02.22 李輝:百越遺傳結構的一元二分跡象

【作者簡介】李輝,人類生物學博士,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李輝:百越遺傳結構的一元二分跡象




【摘要】最新的分子人類學材料——Y染色體DNA能對民族系統進行精細的分析。百越系統被發現與中國的其他系統差異很大,而與南島語系民族(馬來系統)特別是臺灣語族群體相當接近。已經研究的百越群體顯示出遺傳發生關係和語言文化類型的差距,這與百越的整體認同和地域分化有關。根據數據的主成分分析得到百越民族系統遺傳結構的三個特點。1.百越有單起源的遺傳學跡象,可能大約三、四萬年前發源於廣東一帶,而後慢慢擴散開來;2.百越二分為以浙江為中心的東越和以版納為中心的西越;3.百越群體在發展過程中曾經由廣東向東北、西北、西南三個方向遷徙。百越接觸過的許多族群也涵入了部分百越的遺傳類型。百越從廣東經江西向浙江的擴散可能發生於很早以前,福建與浙江的越族群體是不同路線遷來的,在臺灣原住民遺傳結構中同樣表現出這種二元性。西部傣族類群是很晚從廣東遷出的。

【關鍵詞】百越;遺傳結構;主成分分析;單起源跡象



一、遺傳研究的百越範圍



民族學在界定民族系統的範圍時,依據的是民族系統的獨有特徵。長期以來,對民族進行的遺傳學研究也期望找到這樣的特徵,但是從血型等早期的民族遺傳指標中找到系統特徵無異於天方夜譚。近十來年人類基因組研究的興起才使民族遺傳研究有了希望。線粒體DNA最先展現了全人類的系統結構①,但是由於它構建的群體系統穩定性較差而遭到了許多罵名。對於精細的民族研究,現有的線粒體標記更是無能為力。隨後研究熱點轉到了Y染色體DNA上②。這是一種純父系遺傳、信息量大、穩定、特異的絕佳遺傳標記,它不但構建了穩定的發生於非洲的全人類譜系樹③,在民族之間更是體現出不同層次的差異④。我們對亞太地區大量群體的Y染色體調查研究畫出了圖1的民族系統親緣樹⑤。

現代百越民族的主體——侗傣民族,顯然很明顯的迥異於國內其他民族系統。而有趣的是,南島語系與之相當接近,其中的臺灣語族更為接近。這可能提示了百越民族與這兩個族群很近的同源關係。

當然,遺傳學上界定的百越範圍與語言學和民族學不一定完全相同。血統上源於百越而語言文化已然改變的群體也完全應當納入百越研究的範圍。東部的越族群體多屬於此。臺灣語族也可能是這一類。另一方面,語言文化上被百越同化的外源民族卻不應屬於百越遺傳研究對象。比如湘桂黔交界的草苗是講侗語的群體,但是遺傳上明顯的漢父苗母,侗族的成分很少,不應看作百越血統的群體。因此,遺傳研究的百越範圍至少應包括侗傣語系的僮傣語族、侗水語族、仡央語族、黎語族,還應包括東部地區的越裔群體,可能還有臺灣幾支原住民。從印度阿薩姆到臺灣幾千裡地域內有大約100個民族群體。


二、百越的遺傳結構



經過筆者及合作者近幾年來的收集,大部分的百越群體的遺傳材料已經採集到了,許多群體的遺傳數據已經實驗得出⑤,包括印度的阿霍姆,泰國的蘭那、東北泰和石族,雲南的傣泐、傣吶,廣西的壯族、毛南族、仫佬族、仡佬族、夜郎、水族、侗族、拉伽,貴州的布依族和水族,海南的黎族和仡隆,上海古今的馬橋人,浙江的於越,臺灣的泰雅、布農、阿美、排灣、曹、賽夏、卑南、魯凱、邵、巴則海。

這些群體的Y染色體遺傳結構體現出相當大的一致性,而與其他系統中研究過的群體完全不同。他們都有大量的M119、M110或M95、M88突變,而外族極少有這些遺傳標記,與百越接觸少的群體則沒有。

另一方面,這些群體彼此間的遺傳關係則體現出與語言學和民族學分類不同的格局。特別是侗水和仡央兩支,完全打破了文化的分類而重新組合。

這種系統發生和文化類型之間的差異是可以理解的。整個百越民族早期是個內部認同很強的人群,所以史書上百越分佈於會稽到交趾的記載也證明古人很容易把這個民族群體整體化地看待。其內部分支間的文化交流早期是沒有障礙的。所以較早遷到同一地域的不同分支會在文化上一定程度的同化。這種同化有時不完全,也會保留一些發生歷程的痕跡,比如夜郎和拉伽之間就有其他分支沒有的共同詞彙。

當然隨著對更多群體更多材料的深入研究,這個系統結構也會調整擴充。


三、百越的地理分化



根據現有的百越民族群體Y染色體數據,我們應用主成分分析的數理統計方法,把數據中的主要趨勢信息抽提出來,得到了三個主成分(趨勢)。按各個群體的對應值把三個主成分按等高線繪製原理作成三張地圖。這三張地圖體現了百越遺傳結構中的三個主要特點。

第一主成分佔到信息總量的47.0%,單一中心、梯度平緩的分佈格局明顯看出,所有的百越群體首先是有整體性的,共性是最主要的。因此百越的血統只有一個主要來源。圖中的分佈中心在廣東一帶,所以廣東最有可能是百越民族血統最早的發源地,而後漸漸向四周擴散。

第二主成分佔到信息總量的35.6%,一個在浙江一帶,另一個在版納一帶。因此,百越民族在一元性之後的另一主要特徵是二分性,即分化為東越和西越。但是,特別要補充說明的是,西部的侗族、仡佬族歸入了東越類,而福建歸入西越類。這背後可能還有故事。


第三主成分佔信息總量的17.4%。從廣東向西南、西北、東北三個方向延伸出三個不同的結構。這張圖體現的是與第一主成分的擴散不同的百越民族遷徙的過程。廣東等地受到漢族移民衝擊之後,百越原住民開始搬遷,在別處重新定居。

所以,百越的遺傳結構特點至少可以歸納為“一元二分”,至於“三角”方向的遷徙,還有待於補充論證。


四、受百越影響的族群



百越長期以來作為南方的主體民族,曾經與許多外系統民族接觸交流,也發生了一定的基因交流。浙閩地區曾是百越的主要政治中心,所以這一地區現代的漢族群體中保留了相當比例的越族特徵遺傳標記。以M119突變比例為例⑦,上海和浙江都是26%左右,是全國漢族中最高的,其次是廣東20%、安徽18%、遼寧和湖北17%、江蘇16%、江西14%、湖南13%、河南11%、山東9%、四川7%、雲南4%,實際上是以浙江為中心沿海岸線擴散。值得一提的是,M119突變類型中的M110突變亞類型,更具東越特色,但是在一般漢族群體中沒有發現,在上海馬橋原住民中有相當比例。福建的類型不一樣,有8%的西越特有的M88突變,廣東有7%。

漢族吸收越族的血統的現象,符合強勢民族吸收外族血統的理論。這在其他民族的遺傳結構中也有表現,特別是與百越關係最密切的百濮民族(南亞語系)。這些民族中較強勢的民族含有百越特徵的成分,而弱勢民族則沒有。比如,京族是越南的主體民族,當然是相對強勢的,其中含有7%的M119突變;高棉族是柬埔寨的主體民族,其中含有4%的M119突變、4%的M110突變和12%的M88突變。而南亞系統中的較弱勢的芒族、布朗族、佤族中則還沒有發現過百越特徵的成分,弱勢群體向百越的基因流動可能是單向的。

苗瑤族群受百越的遺傳影響現在還很不清楚。氐羌族群中也有幾個地區性的強勢民族吸收了百越的成分。最典型的是土家族,其中含有20%的M119突變和10%的M88突變,可能來自侗族、仡佬族和布依族。此外,傈僳族含有20%的M88突變,拉祜族含有8%的M88突變,這幾乎可以肯定是來自於傣族。

特別有意思的是,在東部的阿爾泰系統的民族中也含有少量的M119突變,這些成分是他們原本就有的,還是百越帶進來的,這有待於進一步的研究。布里亞特最多為35%,尼烏柯(Nivkh)6%,滿族5.6%,蒙古族4.2%,烏爾奇(Ulchi)3.8%,日本人3.4%,葉尼塞鄂溫克3.2%。百越和阿爾泰系統通古斯民族的遺傳和文化相似性究竟是由於發生關係上較近還是相互交流影響,這是一個值得深入的課題。

百越與外族的交流融合是一個非常複雜的過程,既有百越的成分流向外族,又不斷有外族融入百越,甚至可能有過西部的許多小民族整體性地融入百越族群的事件,這又是一個值得研究的課題。而東部的越族由於漢化程度很高,其分佈和結構的研究需要大量的田野調查。像上海馬橋這樣的較純的越裔群體在浙江和福建的某些地區也應該存在。對其研究的意義應該是不言而喻的。


五、對百越發生和分化的大膽猜測



對百越的遺傳結構成因的解析可能是多種多樣的,這裡我們想提出一種猜測,以供史學家和以後的百越民族遺傳學研究者借鑑推敲。

首先是百越民族的起源問題。最初從非洲來到東南亞時,百越和南島民族可能是同一個群體。而後百越民族北遷至廣東,南島民族南遷至馬來。兩者分開後分別發展成兩個系統。臺灣語族究竟來自於南島民族還是百越民族,這將由以後更多的遺傳學研究數據來解答,但是目前的數據更偏向於後者。在兩廣,百越民族可能居住了很長的一段時間(幾萬年)而沒有外遷,因此發育出了統一的體質和文化。內部幾個分支的分化發生在外遷前還是外遷後還無法得知。可能百越先分成南北兩部分,南部是壯傣和黎的祖先,北部是侗水和仡央的祖先。

由於廣西西部和雲南居住著百濮民族,湖南北部居住著三苗族群,所以百越最早的擴散方向是空曠無人的東北和正東。這是兩條不同的路線,攜帶了不同的遺傳標記。發生的年代相當早,至少在河姆渡文化之前。向東北遷徙的越人出於北部類群,先進入江西,形成後來的幹越。部分幹越後來西遷,很可能就是今天的侗族(Kam),侗族的起源學說中有江西說一種⑧。這解釋了為何侗族遺傳結構會歸入東越類型。從江西進入浙江一帶的越人形成了於越,在太湖平原和寧紹平原創造了燦爛的文化。向正東方向遷徙的越人出於南部類群,進入福建,形成了閩越各部。甌越還沒有調查,不知道屬於上述哪一支。臺灣原住民如果是來源於百越的話,也是分別來自於這兩個分支的。明顯布農與閩越相似,賽夏也有部分成分與福建相似,而其他族則多與於越相似。百越渡海到臺灣的可能性是相當大的,值得深入研究。

仡央族群的遷出也是較早的事件,不知道他們是不是直接遷到貴州西北部,但至少在周朝就有貴州夜郎國的記載了。他們應該是侗水族群中分化出來的。黎族進入海南島也較早,但是全部進入海南是較晚的事件。壯傣族群的大規模西遷肯定是漢朝時南越國滅亡之後,傣族進入元南和泰國據證也只是唐朝的事情⑨。而從雲南的勐卯國西遷至印度則是公元1215年⑩。所以西部越族發源於廣東的歷史是清晰的。但是西部越族的各支系的分化路線相當的錯綜複雜,完成對其遺傳研究這項艱鉅的任務對東南亞各國的意義卻相當重大。

本文就目前對百越遺傳結構研究得到的數據分析了其結構的“一元二分”的特點,並對這種結構特點的成因作了一些大膽的猜測,希望能拋磚引玉,在百越史研究中啟發一些新的思路,也激勵對百越族群的遺傳研究的廣泛深入的後續工作。


【致謝】廣西民族學院民族學人類學研究所、共青團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委員會、共青團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委員會、共青團上海市委員會、中華民族史學會、海南省遷瓊先民研究會、廣州軍區政治部、紹興市禹陵村委在田野調查中給予了傾力的支持和幫助。




【來源】廣西民族研究,2002年第4期,第26-31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