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我国珍贵的艺术珍品有哪些?

唐云春


主要应该是指美术作品吧?这个只要是中国美术史上出现的,都是优秀的艺术珍品。太多了,种类就有如下几种:雕塑,工艺美术(瓶瓶罐罐,包括青铜的。陶器等),绘画(墙上的,绢上的,纸上的),书法作品,建筑也算。



兰亭序
(天下第一行书)

宋人小品
(这些画,好多事佚名。不知道到底是谁画的。所以统称为宋人小品)

人物御龙图
(绘画开始独立出来,而不仅仅是器物上的装饰)

青铜器 四羊方尊
溪山行旅图
(天津美术馆有原作)

敦煌 九色鹿壁画(看过九色鹿动画电影嘛,就是根据这个拍的)

陶盆 舞蹈

五台山的一个唐代建筑。


晋祠彩塑 (对这个感兴趣,四大石窟尤其是敦煌莫高窟可以去看看)


科西嘉小强人


如果全部列举出来,只怕得写出一本艺术珍品合集。

厚得睡觉能当枕头,出门能防身那种。

我就简单地,随便地说个三种吧

夹纻干漆佛像

夹纻漆,是传统漆工艺中内胎骨架构成方式之一,最晚在公元四世纪时其制作技术就已经成熟。

这种工艺的兴起与六朝以来佛教造像有着极密切关系。

“纻”在《说文解字》中说:“属,细者为絟,布白而细曰纻。”简单来说就是丝绸苎麻缠裹的佛像。先用泥塑一个泥胎,用丝绸麻布缠裹裹大漆、阴干,反复多次多层缠裹丝绸麻布,完全阴干后形成坚固形象,用特别工具将内胎敲碎取出留下丝绸制作的中空佛像。可以说,“夹纻干漆”造像法是最早的翻模技术。

一般木雕佛像易裂、变形、褪色,经过干漆夹纻工艺的处理,佛像色彩鲜艳,呈现出一种光润亮泽的质感,不宜开裂变形,能更好地保存佛像细腻的纹路和流畅的衣纹。

历经风雨后,依然细腻,动人。


圆明园十二铜兽首

圆明园12兽首铜像是清乾隆年间,由郎世宁主持设计的,座落在海晏堂前。

铸造这些生肖铜像时,郎世宁来到中国,已经是33年了,对中国,对皇帝的喜好,非常了解。据传,原本郎世宁是要建造西方特色的裸女雕塑,可是乾隆皇帝觉得这有违中国的伦理道德,所以重新设计,后来才有了这12尊即有浓郁中国传统审美趣味,也融合了西方造型艺术特点的生肖铜像。如今这12尊生肖同时出现的情景,我们只能通过郎世宁《圆明园西洋楼版画》中观赏到了。


马远《水图》

马远的作品大多喜欢作边角小景,人称“马一角”。

《水图》,并不是他最著名的作品。这幅图共十二段,绢本,分为十二段,有十二种不同的水的姿态描写,十二种不同的意境,现由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我们平时看到的浮世绘里的各种水的画法,以为这是日本人对水的理解么?其实不是,早在南宋,中国人就已经对水的姿态深入研究了


我是冰娉


我国留下来的艺术珍品太多了,有散士盘,金文,石鼓文,晋二王书风及卫夫人,唐朝欧,颜,栁,元朝赵孟頫。行书有祭侄文稿,祭伯父文稿,兰亭序,苏东坡的黄州寒食帖。文征明徐胃皆是历史上大家至于近现代亦不小呀


践行心魂


四羊方尊、马踏飞燕、清明上河图、兰亭集序、司母戊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