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衰老密码破解者:带领我国衰老研究从无到有

衰老是不可抗拒的,就像时间的流逝不可阻挡。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关于衰老的研究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也逐渐受到越来越多的科学家重视。

今天介绍的科学家,被称为“破解衰老密码的人”。他建立了细胞衰老评价体系,带领中国的衰老研究走向国际前沿;为谋划国家科技的长远发展,主张改革国内博士后制度;以学术研究和传播科学为己任,积极创办网站开展科普宣传。

他就是生物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童坦君

衰老密码破解者:带领我国衰老研究从无到有

童坦君


1934年8月,童坦君出生于浙江省,高祖父为他取名“坦君”,意为“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希望他人生平坦,且有君子德行。

1954年,童坦君考入北京医学院(今北京大学医学部)医疗系专业。医学院的学生学习都非常刻苦。童坦君对比自己小一届的钟南山印象十分深刻。他听说钟南山曾经尝试将一本英文字典从头到尾背下来,他非常佩服。

大学期间,他凭借自己的英语基础,靠一部英汉词典,自学了英文版的《内科学纲要》。

衰老密码破解者:带领我国衰老研究从无到有

1956年童坦君就读于北京医学院时的英文学习笔记


1959年,童坦君从北京医学院医疗系毕业后,再次考入北京医学院,攻读生物化学专业研究生,师从我国生物化学奠基人之一的刘思职教授。

1964年,童坦君研究生毕业后留在母校北京医学院,从事生物化学科研与教学工作。

衰老密码破解者:带领我国衰老研究从无到有

1964年7月,童坦君的研究生毕业的证书


1978年,“科学的春天”到来,国家派遣了首批52位青年学子赴美留学。童坦君就是其中之一。

在美留学期间,童坦君先进入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学习,半年后成为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NIH)的博士后。

衰老密码破解者:带领我国衰老研究从无到有

1978年冬季,童坦君赴美留学时在白宫前留影


1981年,童坦君获得了NIH(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颁发的博士后证书。他是第一批获得美国政府奖学金的中国学者之一,也是我国第一批获得美国NIH博士后结业证书的中国学者之一。

衰老密码破解者:带领我国衰老研究从无到有

1981年,童坦君获得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颁发的博士后证书


在美国NIH学习期间,童坦君曾参观了NIH位于美国巴尔第摩的衰老研究所。这次经历让他意识到,大多数研究人员只关注老年病的临床治疗和社会养老问题,对衰老的基础研究重视不够。所以回国后,童坦君将研究方向转向到了衰老研究。

在童坦君看来,衰老研究的意义并不在于延长人类的寿命。他说:“我想做的是延长老人的健康期,缩短带病期。如果能够延长人的健康期,缩短带病期,这对于国民经济具有重要的意义。”

回国后,妻子张宗玉的实验室要处理掉一批“老龄”鼠,于是童坦君和妻子就“废物利用”,开始了衰老实验。

童坦君主攻细胞衰老的分子机理研究。他率先将细胞生物学与分子生物学理念和技术引入我国老年医学基础研究;领导团队系统揭示了p16 等细胞衰老相关基因的作用机制,证实环境因素不仅可直接作用,也可引发基因变化,间接影响衰老。p16基因的破解,对人类的衰老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为观察不同因素对衰老的影响,他们创建了估算人类细胞“年龄”的基因水平生物学指征,建立了一套国际承认的评估细胞衰老的定量指标,可用于衰老理论研究和药物抗衰效果评价。

他们从细胞和分子水平开创了中国衰老基础研究的先河,研究成果得到了国际学术界的肯定和评价。在童坦君的领导下,我国衰老研究团队从无到有,他也被誉为“破解衰老密码的人”

衰老密码破解者:带领我国衰老研究从无到有

童坦君实验室的科研记录本


在童坦君的实验室里,有一个颇具特色的科研记录本。他指导的每一位学生,都有一本自己的科研记录本。童坦君要求学生每天如实客观地将实验内容、步骤、数据及分析总结,记录在册。每个周末,他都会详细检查学生的科研工作,了解每一位学生的科研动态,并及时进行指导和督促。

2004年3月,以童坦君实验室为主体,北京大学衰老研究中心正式成立了,童坦君担任中心主任。

为了更好的向社会展示衰老研究中心的研究成果和衰老领域的前沿进展,年过六旬的童坦君开始学习互联网知识,他带领团队紧跟时代潮流,筹建网站。

2005年,童坦君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他深知科学研究不能仅凭一人之力,建设科研队伍才是长久之道。作为第一批在美国获得博士后证书的中国学者,他根据多年科研经验,考虑国家发展需求,与多位院士联名提出“以项目为基础、以导师为核心”,作为中国博士后管理制度化运作的基本理念。

衰老密码破解者:带领我国衰老研究从无到有

2015年12月20日,北京大学医学部生化楼241室,童坦君(左4)与课题组全体人员合影留念


如今,国内的科研院所和各个高校,博士后已经成为不可缺少的科研力量,童坦君等多位院士功不可没。

在童坦君的带领下,我国衰老研究的科研队伍还在不断壮大。

衰老密码破解者:带领我国衰老研究从无到有


童坦君

(1934.8.15-)

生物化学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参考文献:

1.《童坦君:君子坦荡厚积薄发,衰老世界探究引领》,中国科学报

2.《与肿瘤相识,与衰老同行——童坦君传》,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研究报告

3.《童坦君》,九三学社宣传部

4. 本文图片来源于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