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婚姻故事》:一句話點透婚姻本質,愛到最後,誰更重要?

不論你是已婚,還是未婚,都應該去看看電影《婚姻故事》。

《婚姻故事》:一句話點透婚姻本質,愛到最後,誰更重要?

影片講述的故事看似簡單,卻真實、細膩而殘酷。

很多人都感嘆:在影片中看到了生活中的自己。

劇作家和舞臺導演的查理和妻子妮可不僅是生活中的伴侶,也是戲劇上的搭檔,休慼與共、互相成就。然而“東岸到西岸”的分居生活中不得不做出離婚的決定。

《婚姻故事》:一句話點透婚姻本質,愛到最後,誰更重要?

影片犀利地呈現出婚姻和愛情的多面性與親密關係的複雜性。婚姻幻滅了之後,也仍然留存於兩人之間的愛意,既殘酷又美好,是獻給所有人的一份“婚姻經驗帖”。

究竟是什麼讓這對靈魂伴侶從相愛到相殺,婚姻走向終局?

我們又能從中領悟到哪些婚姻之道呢?

《婚姻故事》:一句話點透婚姻本質,愛到最後,誰更重要?

婚姻中最可怕的,不是對方不愛你

妮可在婚姻中放棄了發言權,一切以老公的意願為主。

為了愛他,沒有限度地遷就他,透支自己的愛,漸漸失去自我,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麼樣的生活。

《婚姻故事》:一句話點透婚姻本質,愛到最後,誰更重要?

婚姻裡的相融,不是融化掉自己,更不是犧牲自己。

可是,有時候,你會騙自己,自己的愛很偉大。

沒有人知道你付出了多少,而你只有在夜深人靜,疲憊無助的時候,默默流淚,被無價值感吞噬。

《婚姻故事》:一句話點透婚姻本質,愛到最後,誰更重要?

心理專家李子勳曾說,所有的關係都和自己與自己的關係有關。

在親密關係中,我們都要學習滿足自己的需求,尤其是內在對“關愛、呵護、認同”的需求。

一旦,你能真正和自己相處,接納自己的需求,勇敢做自己,你會發現很多關係也發生了變化。

妮可在演繹事業上的發展,讓她實現了自己的價值。不再依附於丈夫之後,她看問題的角度也就隨之改變。

影片最後,她蹲下身,為查理繫鞋帶。

這是一個不同於其他離婚又破鏡重圓的結局,他們知道再也回不去了,最終選擇了,或者說學會了與自己和解。

《婚姻故事》:一句話點透婚姻本質,愛到最後,誰更重要?

《親密關係》中有一句話這樣說,

“你的親密關係伴侶,是來幫助你更加認識自己,進而療愈你的創傷,最終找回真正的自己。”

伴侶就如同一面鏡子,反映出我們的內在,我們的匱乏、需求、渴望。當你經由這段旅程越發瞭解自己,增長力量,或許就能領悟到愛的真諦。

不管你多愛他,永遠不能失去自我。

《婚姻故事》:一句話點透婚姻本質,愛到最後,誰更重要?

溝通,永遠是婚姻幸福的關鍵

妮可和查理一直忙工作,平時在一起就是談工作。有時候,因為彼此太瞭解,以為對方能懂自己的想法,會覺得無需多說。就算交流也是客客氣氣,浮於表面。

後來,他們發現律師讓他們以為簡單的離婚變得越來越複雜時,終於有一次深度的溝通。

然而,這一場10分鐘的溝通,更像是吵架。

《婚姻故事》:一句話點透婚姻本質,愛到最後,誰更重要?

他們努力袒露心扉,釋放了積壓在心中的憤怒,甚至惡語相向,相互傷害。曾經共同經歷的一切,竟成了“呈堂證供”,成了他們攻擊對方的武器。

最後,兩人抱頭痛哭。

《婚姻故事》:一句話點透婚姻本質,愛到最後,誰更重要?

查理說,她既想反抗,又不要發言權。

《婚姻故事》:一句話點透婚姻本質,愛到最後,誰更重要?

的確,妮可需要把自己的需求明確地表達出來,而不是一而再地遷就對方,憋出內傷。

因為,溝通在親密關係中太重要了。

有一個數據,婚姻破裂的原因,80%源於溝通不暢。

影片中,妮可認為查理不肯為她妥協。可是後來,查理居然也接受了在洛杉磯的某個項目,要在洛杉磯住一段時間。

原來,查理也不是想象中那麼不可理喻,無法溝通。

只是,妮可從來沒有想過,自己可以堅持自己的想法。

波伏娃曾說過:

“我和所有人一樣,一半是同謀,一半是受害者。”

很多時候,是我們自己的選擇,創造了現有的婚姻狀態。

兩個人生活在一起,需要需要不斷成長,不斷溝通,經營彼此的親密關係。

《婚姻故事》:一句話點透婚姻本質,愛到最後,誰更重要?

放下對另一半過高的期待

親密關係最大的衝突,是來自於我們期待對方滿足我們的需求。

一旦我們把所有的期望都放在對方身上,當對方不能滿足我們的需求時,我們會陷入失望、傷心、憤怒、抱怨的負面情緒中,不能自拔。

我們錯誤地做出假定:如果伴侶愛我們,他的反應和表現,就要和我們處處合拍,而不是與我們的期待背道而馳。

心理學家約翰格雷在《男人來自火星,女人來自金星》一書中說,男人和女人對愛情的需求是不一樣的。要想讓愛的魔力永存,雙方都要更好地滿足彼此的需求。

1、女人需要關心,男人需要信任

2、女人需要理解,男人需要接受

3、女人需要尊重,男人需要感激

4、女人需要忠誠,男人需要讚美

5、女人需要體貼,男人需要認可

6、女人需要安慰,男人需要鼓勵

畢淑敏說:

“婚姻的本質像是一種生長緩慢的植物,需要不斷灌溉,加施肥料,修枝理葉,打殺害蟲,才有持久的綠蔭。”

深以為然。

歷久彌新的親密關係,是在滿足自己的基礎上,也儘可能滿足對方真正的需求。

《婚姻故事》:一句話點透婚姻本質,愛到最後,誰更重要?

婚姻裡每一次危機,都帶給你成長的契機

婚姻中的危機,是一份包裝難看的禮物。

對妮可來說,丈夫出軌、迷失自我都是危機。

《婚姻故事》:一句話點透婚姻本質,愛到最後,誰更重要?

婚姻中,難免遇到各種問題。但是,婚姻中的愛,都不是突然消失的。一條條細微的裂縫,早已在無聲發出警報。可惜,夫妻倆都沒有正視這些裂縫。

所以,只要一次出軌,就足以奪走夫妻之間的美好關係、幸福和認同感。

正如一位情感作家說:“多數時候,婚姻不是從面紅耳赤中崩塌,是從一頓飯、一句晚安、一件衣服、一聲早起中開始變質。無聊、不耐煩、失去信心、沒有安全感,這些負面的感觸,從細小的生活瞬間,潛滋暗長,最終主導了婚姻走向。”

《婚姻故事》:一句話點透婚姻本質,愛到最後,誰更重要?

看完這部電影,我們會重新審視自己與另一半的關係。

如果從一開始,我們就坦誠相見,聽聽對方的心聲;

如果從一開始,我們就勇敢做自己而不是一味遷就對方;

如果從一開始,我們就懂得換位思考,學會退讓而不是一味的索取……

如果有如果,彼此的關係會不會不一樣?

當然,現實生活沒有如果。

有時候,離婚,也許是最好的選擇。

雖然我們不再是我們,卻有機會成為更好的“我”和“你”。

婚姻不是愛情的結束,而是婚姻是愛情的進階學校。

我們學習愛他人的同時,更要學習愛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