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月亮和六便士》-思特里克蘭德:藝術世界裡的“癮君子”

《月亮與六便士》簡介:《月亮和六便士》是威廉.薩姆塞特.毛姆於1919年出版發表的長篇小說。作品本身是以法國印象派畫家保羅.高更的生平為素材,作者作為書中的第三方人物,以旁觀者的角度為我們大家講述了一個執著於畫畫的藝術家的一生。作品將月亮比作理想、自由;將六便士比作現實,平凡。通過描寫主角的選擇,誘發讀者思考,到底什麼是月亮,什麼是六便士以及引導我們去選擇。作品淋漓盡致的展現了家庭與理想以及信念之間的矛盾,以藝術為刮骨刀,殘忍的展現了血肉下堅定的理想。

《月亮和六便士》-思特里克蘭德:藝術世界裡的“癮君子”

月亮和六便士


本文主要講解思特里克蘭德傳奇精彩的故事,通過三個地點來發現其三個時期的變化及性格變化的剖析。

人生是在不斷做加法,他卻在做減法。人的每一種身份都是一種自我綁架,唯有失去是通向自由之途。所以查爾斯拒絕再做“丈夫”、“爸爸”、“同事”、“英國人”,他甩掉一個一個身份,如同脫去一層一層衣服,最後一抬腳,赤身裸體踏進內心召喚的冰窟窿裡去。縱觀思特里克蘭德的一生其實也就是返璞歸真的過程,從世俗掙脫,走向自由理想的過程。

我們本來是感性的,當你放棄感性追求理性的時候,難免會被世俗所不容,這是很難抉擇,很難達到的。他的眼裡只有自己,沒有別人,自私,沒有責任心,不屑和“社會”發生任何關係。但他又很無辜,因為他的眼裡豈止沒有別人,甚至沒有自己。他不是選擇了理想,而是被夢想擊中。像思特里克蘭德所說:“我必須畫畫,就像溺水的人必須掙扎

”。

我們從出生開始就樹立了理想,但在現實中,我們離它卻越來越遠。我和我們有時候是一樣,有時候又不一樣,一樣的是我們大多數人都走偏了,不一樣的是我堅持了自己的理想。滿地盡是六便士,他卻抬頭看見了月亮。

《月亮和六便士》-思特里克蘭德:藝術世界裡的“癮君子”


一、 倫敦的“偽裝者”

“有思特里克蘭德先生這個人嗎?”

“有啊,他還是縣城裡有頭有臉的人呢,好像是股票經紀人吧。他這個人很無趣。話很少,對藝術一點興趣都沒有“

“他不會假裝自己是天才。他甚至在證券交易所賺到的錢也不多,但他人極好也非常善良”

說到這裡,這人還是很不錯的,就拿現在來說,有房、有穩定的工作、有頭有臉,而且人還很好是個不錯的對象。但是這也只是書本開始的介紹,一切只是源自別人的介紹,簡而言之,只是聽說,聽說遠不如意見。但我們從這幾句話聽聞可以看出,思特里是一個比較內向的人,內向的人附加的屬性是善良。商業化、不懂藝術、善良的標籤便強加在這樣一個有頭有臉的人身上也沒顯得很突兀、不同,一切感覺也很符合常理。

“他丟下老婆跑了。”

當一個原本善良的人做出不善良的事便會在社會上引起軒然大波,很顯然思特里就是。他走了,離開了他老婆,據說是帶著小三去了巴黎,並且住在一個很豪華的酒店。一時間,有頭有臉的人物在社會上變成了口誅筆伐的對象。一個原本話少、善良、無趣的思特里為何突然變了?他不愛他老婆、孩子?據說他走時,連錢都沒留。殘忍!!!做事如此決絕並不像傳聞中的那樣,當然也不像我們第一次見面的那樣。他彷彿就是一個偽裝者一般。


二、 巴黎的“渣男”

“我”再一次見到思特里克蘭德是在巴黎的一家“比利時旅館”那裡,那裡的環境用一個詞:破爛不堪。“我”原本所有的情緒變成了質疑。質疑會讓你變成一個不明白自己的野獸,但是思特里好像就是太過於明白,以致於與野獸無異。

“我”問了他為什麼要離開他的家庭、問了他小三、問了為什麼住在這裡以及來做什麼等等,但是,他殘忍的回答讓我羞於說出口,這不像一個正常的、有感情的、善良的人說的話,倒是有一點沒變,他話很少。

“她做了什麼讓你這樣對她?”---”沒有“

“你對她有什麼怨言嗎“---”沒有“

“那你這樣離開她豈不是很惡劣,你們都17年夫妻了“---”確實很惡劣“

“你不能拋棄女人,讓她身無分文“

“為什麼不行,她要怎麼過活,我已經養了她17年,為何她就不該養活自己試試看。“

“你不再愛她了嗎“

“一點也不“

他回答的方式厚顏無恥到歡快的地步,他回答的行為簡直可惡至極。思特里,原本老實巴交的一個人,突然性情大變,變成一個六親不認的野蠻怪獸。對於他老婆除了殘忍,我想不出第二個詞;對於他,除了野獸,其他形象簡直友好。

“我想畫畫“

“我就是得畫“

“我就是得畫“

此時得思特里聲音中帶有熱情,眼神堅定。對待畫畫,他莫名其妙、無比堅定。但是對於其他,用作者的話說:你是個不折不扣的無賴。丟棄一切美好,委身於這破爛不堪的旅館,我想無論是什麼人都難以想清楚。但是此處便有一個矛盾點,一個思想匯聚點:美是什麼?到底是富裕美好的家庭,還是虛無縹緲卻又深存人心的理想;到底他是丟棄美還是尋找美。也許只有他知道。對於畫畫以外的事物,他毫不在乎;對於畫畫,他堅定不移

後面的故事則主要講解了他充當第三者的故事,關於這段故事有另外一個人物形象的刻畫,可以查看我另一篇文章


三、 塔希提的“本地人”

我覺得,有些人就是生錯了地方。命運捉弄把他們丟到了某些環境中,但他們心中永遠都會懷抱著對某個未知地的鄉愁。他們在出生地是異鄉客,從小便熟知的林蔭巷弄或玩耍的繁忙大街對他們來說依然是過境之處。在自己的同胞當中,他們可能一輩子都是異國人;置身這輩子唯一熟悉的環境裡,讓人們背井離鄉尋找可以歸屬的永恆之處;或許是某種深植內心裡的返祖現象,驅使遊子返回他的祖先在歷史幽冥之初離開的故土。有時候人會偶然遇見讓自己莫名其妙感到歸屬的地方。這裡就是他尋尋覓覓的家,他會定居下來,生活在他不曾見過的風景中,與他不認識的人相處,然而這一切卻彷彿打孃胎便已熟悉。找到家的“本地人“會更加清晰明瞭的認清自己,也更能明白何處是”六便士“,何處是”月亮“。

在思特里後半生活中,他生活在塔希提這個島上,和許多當地人一樣愛上了這裡,這裡的一切彷彿原始社會一樣,他過著原始般的生活。他娶了一個叫愛塔的妻子,他也只是畫畫,一直畫畫。感覺時間在他這裡早已回到了最開始的時間,這個時間可以是人類文明開始的時間,也可以是故事開始的時間。他確實愛畫畫,他畫了大半輩子,為了畫畫,他也放棄了很多。為了理想他可以不顧一切,就算是貧窮和疾病都不能夠。在最後病死階段,在最後失明前夕,在畫布耗盡之後,他將他一幅鉅作畫在了牆壁上。可以說,他是畫畫最忠誠的教徒。

他過得比任何藝匠都還要貧窮,也比他們都來得努力。他完全不在乎我們大多數人藉以使生活變得優雅美好的事物。他對金錢無動於衷。他對名聲視若無睹。你也不能因為他抗拒我們大多數人都屈服的諸多妥協,便讚揚他。他不受這些的誘惑。他腦海中不曾思考過妥協的可能。為了追尋目標,他不僅能犧牲自己——這一點許多人都辦得到也不惜犧牲別人。他心裡有個願景。


思特里克蘭德雖然可憎,但我依然覺得他是個偉大的人。


《月亮和六便士》-思特里克蘭德:藝術世界裡的“癮君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