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有没有懂茶或卖茶的人,介绍一下龙井茶怎么样?谢谢?

木棉和橡树


买茶最要紧的分开龙井茶和西湖龙井茶就行了,其他的都是小事情。

也就这二十多年时间,随着经济的发展,茶叶中茶价的分水岭开始了出现,除了龙井以外,其他的很多名茶都有这个现象,就是原产地价格很高,普通产地口粮级别价格很便宜,很多的人为了追求正宗产地不惜千金一掷,于是假冒产地的茶茶商就是经营。分辨这些产地工艺又需要经验和专业知识,水就越来越混了。

就像你问的是龙井茶,下面回答一大片的都是解释了什么是西湖龙井茶,这些知识百度百科有很多,自己去查一下。你真正想要明白的是你能不能买到西湖龙井茶,西湖龙井茶和龙井茶有什么不同,靠什么简易办法去分辨 。

我是茶商,十几年了 我经营的是普通的浙江龙井,对西湖龙井也算比较熟悉,因为有机会经常去和西湖的茶农讨论对比,从采摘到加工,从青叶到干茶 从下肥到修剪,等等。以下就以一些最基本的对比:

1,茶种,西湖龙井的茶种主要是龙井43和群体,其他茶种很少,其他龙井各种茶种都有,乌牛早,龙井43,平阳早,菊花春,土茶等等,这里面就有一句名言“乌牛早不是龙井”,说这句话的出处是“乌牛早不是西湖龙井”,以讹传讹了,具体我有一篇“乌牛早:我惹了谁”的文章。

2,采摘上的外形,西湖龙井是恪守古代茶叶的加工办法,茶叶采摘从一芽一叶开始,现在的龙井43是一芽一叶初展带奈叶,开始采摘,长度3厘米(龙井43口味好与奈叶发达有关),其他龙井以更小的芽孢开始采摘2厘米以下就开始采摘。我曾经聊过西湖龙井最难复制的不是在工艺茶种上而是在采摘上,其他龙井在采摘达到西湖龙井长度的时候,已经采摘几次了,茶叶逐渐变瘦,起梗了 ,刚好是个长度差,西湖龙井最肥壮是开始采摘,后面由于肥力足采摘的次数多达五六次,其他龙井从芽孢开始短小,肥力差,三次茶农多数放弃采摘了。

3,口味香味,除了现在大行其道的金融茶期货茶是为了获利炒作以为,大多数的茶叶是以喝消费为主的。(这里不想评论普洱是最差工艺,最差等级,最差茶种,最差卫生,金融茶的问题去其他场合可以随时评论)。西湖龙井的特点是下肥的时候基肥,而且分量足,所以在喝茶的时候香味足,不苦涩的,汤色透亮,我也没有很多形容词,而其他龙井因为产地太广泛了,各种各样的香味香型口味都有,一一列出来是不现实的,我只说好茶的要求,鲜香甘润,不苦涩,香味浓,汤色透亮,外形肥壮,完整,泡开成朵倒立,简单一句话,就是说的几乎所有特点,反着来就像一面镜子我们再找最好的,就拿一个最差的来当参照物。

4,就是最核心的产量问题了,西湖龙井区域小,品质好,产量小,小到什么程度呢,龙井茶一年产量五万吨,西湖龙井几百吨,我不敢说大概几百吨怕被人网络暴力,有个2018年数据,西湖龙井一共575吨,其中一级产地129吨。这个数字我用一个品牌来对照,一个年销售量上亿的龙井茶企,一年销售量有接近一百吨 这样的茶企龙井中有N个,还有众多的茶农以及茶农亲戚朋友。也许会有杠精来论证,翁家山650亩,梅家坞1300亩,杨梅岭329亩,龙井村800亩(大致数字),你知道的也许我都知道。

就随便聊一点吧。







龙井茶痴


龙井茶属于绿茶,为浙江特产,特级龙井茶扁平光滑挺直,色泽嫩绿光润,香气鲜嫩清高,滋味鲜爽甘醇,叶底细嫩呈朵。

龙井茶素以色翠、形美、香郁、味醇冠绝天下,其独特的“淡而远”“香而清”的绝世神采和非凡品质,在众多茗茶中独具一格,冠列中国十大名茶之首。

1、外形特征:看茶叶外形,以鉴别茶叶身骨的轻重和制工的有劣,内容包括嫩度、整碎、色泽、净度等。一般西湖龙井茶以扁平光滑、挺秀尖削、均匀整齐、色泽翠绿鲜活为佳品。反之,外形松散粗糙、身骨轻飘、筋脉显露、色泽枯黄,表明质量低次。

2、香气特征:取上一泡茶叶放在手心,用嘴轻轻地哈一口气,马上就能够闻到茶叶原汁原味的干茶香,龙井茶有花香、栗香、清香、高火香,如果是有异味,或者是香味很淡,那有很有可能就是受潮了,或者是掺茶,好的龙井茶香气浓郁。

3、滋味特征:西取3至4克龙井茶置于杯碗中,冲入沸水150至200毫升,5分钟后先嗅香气,再看汤色,细尝滋味。春茶滋味清爽,夏秋龙井茶,色泽暗绿或深绿,汤色黄亮,有清香但较粗糙,滋味浓略涩。

4、汤色特征:汤色是茶叶里的各种色素溶解于沸水中而显现出来的色泽,主要看色度、亮度和清浊度。西湖龙井茶的汤色以清澈明亮为好,汤色深黄为次。

5、叶底特征:茶叶用玻璃杯泡开,静置待茶叶舒张开来,在看茶汤是否清澈明亮,叶底翠绿有光泽。如果茶汤浑浊,有杂质叶底红边那么这款茶叶就比较次了。


美食教练


龙井茶素以色翠、形美、香郁、味醇冠绝天下,其独特的“淡而远”“香而清”的绝世神采和非凡品质,在众多茗茶中独具一格,冠列中国十大名茶之首。

龙井茶采摘有三大特点:一早,二嫩,三勤。茶农常说,“茶叶是个时辰草,早采三天是个宝,迟采三天变成草。”龙井茶还以采摘细嫩而著称,鲜叶嫩匀度构成龙井茶品质的基础。勤是指采大留小分批采摘,全年采摘在30批左右。

传统的龙井炒制有十大手法:抛、抖、搭、煽、搨、甩、抓、推、扣和压磨,不同品质的茶叶又有不同的炒制手法。由于产地生态条件和炒制技术的差别,西湖龙井向有“狮”“龙”“云”“虎”“梅”五个品类之别。

特级龙井茶扁平光滑挺直,色泽嫩绿光润,香气鲜嫩清高,滋味鲜爽甘醇,叶底细嫩呈朵。

春茶中的特级西湖龙井、浙江龙井外形扁平光滑,苗锋尖削,芽长于叶,色泽嫩绿,体表无茸毛;汤色嫩绿(黄)明亮;清香或嫩栗香,但有部分茶带高火香;滋味清爽或浓醇;叶底嫩绿,尚完整。其余各级龙井茶随着级别的下降,外形色泽由嫩绿一青绿一墨绿,茶身由小到大,茶条由光滑至粗糙;香味由嫩爽转向浓粗,四级茶开始有粗味;叶底由嫩芽转向对夹叶,色泽由嫩黄一青绿一黄褐。夏秋龙井茶,色泽暗绿或深绿,茶身较大,体表无茸毛,汤色黄亮,有清香但较粗糙,滋味浓略涩,叶底黄亮,总体品质比同级春茶差得多。机制龙井茶,当前有全用多功能机炒制的,也有用机器和手工辅助相结合炒制的。机制龙井茶外形大多呈棍棒状的扁形,欠完整,色泽暗绿,在同等条件下总体品质比手工炒制的差。

浙江龙井茶分为特级和一至五级,共6个级别样。


青山虎52671181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西湖龙井茶按产区区分等级的,分为一级产区和二级产区:

1、一级产区包括传统的“狮(峰)、龙(井)、云(栖)、虎(跑)、梅(家坞)”五大核心产区;“狮”字号为龙井狮峰一带所产,“龙”字号为龙井、翁家山一带所产,“云”字号为云栖、五云山一带所产,“虎”字号为虎跑一带所产,“梅”字号为梅家坞一带所产。

2、二级产区是除了一级产区外西湖区所产的龙井。

西湖龙井茶之所以稀少珍贵,最主要的就是它对于地理环境、温度气候条件的苛刻。杭州西湖龙井茶基地为国家一级保护区,连绵不断的雾气如童话中的仙气一般将其笼罩,使得当地的气候温润潮湿,年平均气温在16℃上下,降水量1500毫米左右,最适合茶树的生长。

真正的明前西湖龙井茶必须是出自杭州市人民政府划定的168平方公里保护区范围内的,这其中又以“狮峰山、龙井村、云栖、虎跑、梅家坞”五处的西湖龙井茶品质为最优。

除了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外,种植茶树的山体土层深厚,排水性非常好。加之周边树木繁茂,溪流水源充足,使得土壤营养丰富。

标准的西湖龙井茶采摘时很有讲究。采摘初展的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这都完全依赖于采茶工手上的准头,只有采摘的鲜叶漂亮,最后冲泡后呈现在水中的茶叶形态才会优美舒展、赏心悦目。另外,选茶小知识:

1、看色泽。新茶鲜活明亮,富有光泽,嫩绿中带有糙米黄;

2、闻香气,茶叶存放时间越长,芳香物质容易挥发,会导致香气降低,陈味突出;

3、品滋味,新茶滋味醇厚鲜爽,陈茶滋味则是淡而不爽。


浓眉哥美食记


西湖龙井,属绿茶,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产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龙井村周围群山,并因此得名。具有1200多年历史[1]。清乾隆游览杭州西湖时,盛赞西湖龙井茶,把狮峰山下胡公庙前的十八棵茶树封为“御茶”。西湖龙井按外形和内质的优次分作1~8级。

特级西湖龙井茶扁平光滑挺直,色泽嫩绿光润,香气鲜嫩清高,滋味鲜爽甘醇,叶底细嫩呈朵。清明节前采制的龙井茶简称明前龙井,美称女儿红,“院外风荷西子笑,明前龙井女儿红。”[2]西湖龙井茶与西湖一样,是人、自然、文化三者的完美结晶,是西湖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3]。

西湖龙井茶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中国唐代,当时著名的茶圣陆羽,在所撰写的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中,就有杭州天竺、灵隐二寺产茶的记载。西湖龙井茶之名始于宋,闻于元,扬于明,盛于清。在这一千多年的历史演变过程,西湖龙井茶从无名到有名,从老百姓饭后的家常饮品到帝王将相的贡品,从中华民族的名茶到走向世界的名品,开始了它的辉煌时期。[4]

早在北宋时期,龙井茶区已初步形成规模,当时灵隐下天竺香林洞的“香林茶”,上天竺白云峰产的“白云茶”和葛岭宝云山产的“宝云茶”已列为贡品。北宋高僧辩才法师归隐故地,也是当年与苏东坡等文豪在龙井狮峰山脚下寿圣寺品茗吟诗之处,苏东坡有“白云峰下两旗新,腻绿长鲜谷雨春”之句赞美龙井茶,并手书“老龙井”等匾额,至今尚存寿圣寺胡公庙、十八棵御茶园中狮峰山脚的悬岩上。

南宋,杭州成了国都,茶叶生产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元代,龙井茶的品质得到进一步提升。龙井附近所产之茶开始露面,有爱茶人虞伯生始作《游龙井》饮茶诗,诗中曰:“徘徊龙井上,云气起晴画。澄公爱客至,取水挹幽窦。坐我詹卜中,余香不闻嗅。但见瓢中清,翠影落碧岫。烹煎黄金芽,不取谷雨后,同来二三子,三咽不忍漱。”可见当时僧人居士看中龙井一带风光幽静,又有好泉好茶,故结伴前来饮茶赏景。[4]

明代,西湖龙井茶开始崭露头角,名声逐渐远播,开始走出寺院,为平常百姓所饮用。明嘉靖年间的《浙江匾志》记载:“杭郡诸茶,总不及龙井之产,而雨前细芽,取其一旗一枪,尤为珍品,所产不多,宜其矜贵也。”明万历年的《杭州府志》有“老龙井,其地产茶,为两山绝品”之说。万历年《钱塘县志》又记载“茶出龙井者,作豆花香,色清味甘,与他山异。”此时的西湖龙井茶被列为中国之名茶。明代黄一正收录的名茶录及江南才子徐文长辑录的全国名茶中,都有西湖龙井茶。

清代学者郝壹恣行考“茶之名者,有浙之龙井,江南之芥片,闽之武夷云。”乾隆皇帝六次下江南,四次来到西湖龙井茶区观看茶叶采制,品茶赋诗。胡公庙前的十八棵茶树还被封为“御茶”。从此,西湖龙井茶驰名中外,问茶者络绎不绝。近人徐珂称:“各省所产之绿茶,鲜有作深碧色者,唯吾杭之龙井,色深碧。茶之他处皆蜷曲而圆,唯杭之龙井扁且直。”在清代,相传,乾隆皇帝巡视杭州时,曾在龙井茶区的天竺作诗一首,诗名为《观采茶作歌》。西湖龙井茶向以“狮(峰)、龙(井)、云(栖)、虎(跑)、梅(家坞)”排列品第,以西湖龙井茶为最。龙井茶外形挺直削尖、扁平俊秀、光滑匀齐、色泽绿中显黄。冲泡后,香气清高持久,香馥若兰;汤色杏绿,清澈明亮,叶底嫩绿,匀齐成朵,芽芽直立,栩栩如生。品饮茶汤,沁人心脾,齿间流芳,回味无穷。




宣威火腿香


龙井茶,浙江省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特级龙井茶扁平光滑挺直,色泽嫩绿光润,香气鲜嫩清高,滋味鲜爽甘醇,叶底细嫩呈朵。

2001年,国家质监总局正式批准“龙井茶”为原产地域保护产品(即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中文名龙井茶类型茶口味鲜爽甘醇主要原料茶叶适宜人群所有人群批准时间2001年10月26日地理标志国家质检总局地理标志产品批准文号国家质检总局公告2001年第28号产地名称浙江

产品特点

龙井茶素以色翠、形美、香郁、味醇冠绝天下,其独特的“淡而远”“香而清”的绝世神采和非凡品质,在众多茗茶中独具一格,冠列中国十大名茶之首。

龙井茶采摘有三大特点:一早,二嫩,三勤。茶农常说,“茶叶是个时辰草,早采三天是个宝,迟采三天变成草。”龙井茶还以采摘细嫩而著称,鲜叶嫩匀度构成龙井茶品质的基础。勤是指采大留小分批采摘,全年采摘在30批左右。

传统的龙井炒制有十大手法:抛、抖、搭、煽、搨、甩、抓、推、扣和压磨,不同品质的茶叶又有不同的炒制手法。由于产地生态条件和炒制技术的差别,西湖龙井向有“狮”“龙”“云”“虎”“梅”五个品类之别。

特级龙井茶扁平光滑挺直,色泽嫩绿光润,香气鲜嫩清高,滋味鲜爽甘醇,叶底细嫩呈朵。  

春茶中的特级西湖龙井、浙江龙井外形扁平光滑,苗锋尖削,芽长于叶,色泽嫩绿,体表无茸毛;汤色嫩绿(黄)明亮;清香或嫩栗香,但有部分茶带高火香;滋味清爽或浓醇;叶底嫩绿,尚完整。其余各级龙井茶随着级别的下降,外形色泽由嫩绿一青绿一墨绿,茶身由小到大,茶条由光滑至粗糙;香味由嫩爽转向浓粗,四级茶开始有粗昧;叶底由嫩芽转向对夹叶,色泽由嫩黄一青绿一黄褐。夏秋龙井茶,色泽暗绿或深绿,茶身较大,体表无茸毛,汤色黄亮,有清香但较粗糙,滋味浓略涩,叶底黄亮,总体品质比同级春茶差得多。机制龙井茶,当前有全用多功能机炒制的,也有用机器和手工辅助相结合炒制的。机制龙井茶外形大多呈棍棒状的扁形,欠完整,色泽暗绿,在同等条件下总体品质比手工炒制的差。

浙江龙井茶分为特级和一至五级,共6个级别样。

• 群体种

群体种是龙井茶最早的品种,也是当前来看茶叶品质最好的,如今人们常说的狮峰山上的西湖龙井茶就是这个品种。一般来说,群体种采摘的时间较其它品种要晚一些,大约在清明左右。该品种的种植面积仅限于西湖产区,面积十分有限。

龙井43

龙井43是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从龙井群体中选育出来的无性系国家级品种。灌木型,中叶类,树姿半开张,分枝密。特早生种,在青岛地区一芽一叶期为4月中、下旬。育芽能力特强,发芽整齐密度大,芽叶短壮少毛,春茶一芽二叶干样约含氨基酸3.7%、茶多酚18.5%、儿茶素总量12.1%、咖啡碱4.0%。适制雀舌、龙井、玉叶等扁形名优绿茶。

特点:香味和浓度都适宜,回甘持久,龙井43一般适合炒制成绿版,汤色清绿明亮。

• 平阳特早

中叶类、灌木型、特早生种。青岛地区名茶开采期4月中、下旬,发芽密度大,育芽能力强。特点:香气高是它显著的特点,同一时期采的茶叶,平阳早品貌上要好些,但口味稍微清淡。

• 浙农117

浙江大学选育的优质、高产、早生的红绿兼用的无性系良种,2002年通过浙江省省级鉴定,列为浙江省重点推广品种。持嫩性强、适制扁形与针形茶、芽壮色绿。发芽时间早、青岛地区名茶开采时间在5月上旬、育芽力强、抗逆性强,特别是抗寒性突出、制成的绿茶香高持久、滋味浓鲜爽口。

• 浙农139

浙江大学选育优质、高产、早生的无性系良种茶树良种,2002年通过浙江省省级鉴定,列为浙江省重点推广品种。春茶开采期比早生种福鼎大白茶早7天左右,适制名优绿茶,香气高而持久、味鲜醇有回甘,并有耐贮藏的特点,单产比福鼎大白茶增27%。叶色翠绿、产量高。优点是持嫩性好、抗寒性强,缺点是抗病性稍弱。

• 乌牛早

该品种成熟最快,一般立春一到就开始发芽,公历3月上旬就可以开摘。由于乌牛早外形和西湖龙井相似,产量也很大。

历史渊源

隋唐之前杭州茶文化处于兴起阶段。三国两晋时期,钱塘江两岸经济文化逐渐发展,灵隐寺建成,佛教和道教等宗教活动逐渐盛行,西湖名山胜水也渐次开拓,茶随着寺庙道观的建立而被栽种传播。隋朝开通京杭大运河后,杭州因水陆交通的地理便利,一时成为东南物产聚散的“巨富名邑”,唐代杭城的繁华初显。此时,茶叶在杭州境内广为栽培。  

北宋时期,龙井茶区已初步形成规模,当时灵隐下天竺香林洞的“香林茶”、上天竺白云峰产的“白云茶”和葛岭宝云山产的“宝云茶”已列为贡品。明嘉靖年间,有“杭郡诸茶,总不及龙井之产,而雨前细芽,取其一旗一枪,尤为珍品”的记载。  

元代龙井茶初具美名,爱茶之人虞集写有《游龙井》饮茶诗,诗中“徘徊龙井上,云气起晴画。烹煎黄金芽,三咽不忍漱”的佳句广为传唱。

清时,乾隆皇帝六下江南,四上龙井,题写六首龙井茶御诗,亲封“十八棵御茶树”,将龙井茶上升为至尊地位。

民国后,龙井茶逐渐成为中国名茶之首。  

产地环境

浙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季风显著,四季分明,年气温适中,光照较多,雨量丰沛,空气湿润,雨热季节变化同步,气候资源配制多样,气象灾害繁多。年平均气温15~18℃,1月、7月分别为全年气温最低和最高的月份,5月、6月为集中降雨期。极端最高气温44.1℃,极端最低气温-17.4℃;浙江省年平均雨量在980~2000毫米,年平均日照时数1710~2100小时。   地形自西南向东北呈阶梯状倾斜,西南以山地为主,中部以丘陵为主,东北部是低平的冲积平原。大致可分为浙北平原、浙西丘陵、浙东丘陵、中部金衢盆地、浙南山地、东南沿海平原及滨海岛屿等六个地形区。

生产情况

龙井茶[产于浙江杭州西湖一带的绿茶]

杭州栽茶、制茶、茶叶经营的历史悠久,茶叶基地、茶树品种、茶类等资源丰富,茶叶生产技术、加工技术、科技力量雄厚。茶树种植遍及3市2县4区,江干、拱墅2区亦有少量茶园。杭州市有茶园53.8万亩,2012年茶叶总产量1.96万吨,茶叶总产值22.83亿元。  

2013年,龙井茶产量2.3万吨,产值36.8亿元。  

2015年,龙井茶产量2.5万吨。  

产品荣誉

2009年,龙井茶被授予“浙江省特别荣誉名茶国家礼品茶”称号。  

地理标志

根据《原产地域产品保护规定》(原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令第6号),总局组织完成并通过了龙井茶原产地域保护申请的审查,批准自2001年20月26日起正式对龙井茶实施原产地域保护。  

地域保护范围

根据龙井茶的历史和现状,确定杭州市西湖区、余杭区、临安市、富阳市、萧山区、桐庐县、淳安县、建德市、绍兴县、诸暨市、嵊州市、新昌县等12个县(市、区)行政区域贩龙井茶产区,以及上虞市毗邻绍兴的磐安县、东阳市、天台县等4个县的部分龙井茶产品为受保护区域。龙井茶生产分为三大产区:龙井茶西湖产区、龙井茶杭州产区、龙井茶绍兴产区。  

质量技术要求

2002年,GB18650—2002《原产地域产品 龙井茶》正式实施。

2008年10月,GB18650—2008《地理标志产品 龙井茶》正式实施。  

专用标志使用

在龙井茶原产地域范围内的生产者,如使用龙井茶“原产地域产品专用标志”,须向当地质量技术监督局设立的申报机构申请并经初审合格,由国家质检总局公告批准后,方可使用龙井茶“原产地域产品专用~





生生yzl


龙井茶的级别评定龙井茶的级别应对照标准茶样而定,若外形与标准样有差别的,只能按嫩度确定。龙井茶的级别与色泽有一定关系,高档春茶,色泽嫩绿为优,嫩黄色为中,暗褐色为下。浙江龙井茶分为特级和一至五级,共6个级别样。

群体种--是龙井茶最早的品种,也是当前来看茶叶品质最好的。

龙井43--是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从龙井群体中选育出来的无性系国家级品种。

平阳特早--是中叶类、灌木型、特早生种。同一时期采的茶叶,平阳早品貌上要好些,但口味稍微清淡。

浙农117--浙江大学选育的优质、高产、早生的红绿兼用的无性系良种,2002年通过浙江省省级鉴定,列为浙江省重点推广品种。

浙农139--浙江大学选育优质、高产、早生的无性系良种茶树良种,2002年通过浙江省省级鉴定,列为浙江省重点推广品种。

乌牛早--该品种成熟最快,一般立春一到就开始发芽,公历3月上旬就可以开摘。



爱吃酸菜的林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希望可以帮到你!

龙井茶是浙江省特产!冠列中国十大名茶之首。

龙井茶素以色翠、形美、香郁、味醇冠绝天下,其独特的“淡而远”“香而清”的绝世神采和非凡品质,在众多茗茶中独具一格,冠列中国十大名茶之首。

龙井茶采摘有三大特点:一早,二嫩,三勤。龙井茶还以采摘细嫩而著称,鲜叶嫩匀度构成龙井茶品质的基础。勤是指采大留小分批采摘,全年采摘在30批左右。

传统的龙井炒制有十大手法:抛、抖、搭、煽、搨、甩、抓、推、扣和压磨,不同品质的茶叶又有不同的炒制手法。由于产地生态条件和炒制技术的差别,西湖龙井有“狮”“龙”“云”“虎”“梅”五个品类之别。

特级龙井茶扁平光滑挺直,色泽嫩绿光润,香气鲜嫩清高,滋味鲜爽甘醇,叶底细嫩呈朵。

春茶中的特级西湖龙井、浙江龙井外形扁平光滑,苗锋尖削,芽长于叶,色泽嫩绿,体表无茸毛;汤色嫩绿(黄)明亮;清香或嫩栗香,但有部分茶带高火香;滋味清爽或浓醇;叶底嫩绿,尚完整。其余各级龙井茶随着级别的下降,外形色泽由嫩绿一青绿一墨绿,茶身由小到大,茶条由光滑至粗糙;香味由嫩爽转向浓粗,四级茶开始有粗味;叶底由嫩芽转向对夹叶,色泽由嫩黄一青绿一黄褐。夏秋龙井茶,色泽暗绿或深绿,茶身较大,体表无茸毛,汤色黄亮,有清香但较粗糙,滋味浓略涩,叶底黄亮,总体品质比同级春茶差得多。机制龙井茶,当前有全用多功能机炒制的,也有用机器和手工辅助相结合炒制的。机制龙井茶外形大多呈棍棒状的扁形,欠完整,色泽暗绿,在同等条件下总体品质比手工炒制的差。

浙江龙井茶分为特级和一至五级,共6个级别样。


大熊下午茶


龙井茶 是中国传统名茶,著名绿茶之一。产于浙江杭州西湖龙井村一带,已有一千二百余年历史。龙井茶色泽翠绿,香气浓郁,甘醇爽口,形如雀舌,即有"色绿、香郁、味甘、形美"四绝的特点。龙井茶得名于龙井。龙井位于西湖之西翁家山的西北麓的龙井茶村。龙井茶因其产地不同,分为西湖龙井、钱塘龙井(萧山、富阳)、越州龙井(绍兴地区:包括新昌县(大佛龙井)、嵊州市(越乡龙井))三种,除了杭州市西湖区所管辖的范围(龙井村梅家坞至龙坞转塘 十三个生产大队)的茶叶叫作西湖龙井外,其它产地产的俗称为浙江龙井茶。浙江龙井又以越州龙井为胜。

西湖龙井位列中国十大名茶之首,清乾隆游览杭州西湖时,盛赞龙井茶,并把狮峰山下胡公庙前的十八棵茶树封为"御茶"。得名于龙井。龙井位于西湖之西翁家山的西北麓,也就是现在的龙井村。龙井原名龙泓,是一个圆形的泉池,大旱不涸,古人以为此泉与海相通,其中有龙,因称龙井,传说晋代葛洪曾在此炼丹。离龙井500米左右的落晖坞有龙井寺,俗称老龙井,创建于五代后汉乾佑二年(949年),初名报国看经院。北宋时改名寿圣院。南宋时又改称广福院、延恩衍庆寺。明正统三年(1438年)才迁移至井畔,现寺已废,辟为茶室。


君634634


龙井茶其实也是属于绿茶类的,而且还是我国绿茶中比较著名的,龙井茶色泽翠绿,香气浓郁,甘醇爽口。其主要产区为浙江杭州西湖,其中又可以分为西湖龙井、钱塘龙井和越州龙井三种。特级龙井茶叶色泽嫩绿,不过随着龙井级别的下降,茶叶色泽也会随之改变,从嫩绿一嫩黄一青绿一黄褐一墨绿。龙井茶制作经过摊放、炒青锅、回潮、分筛、辉锅、筛分整理、收灰贮存数道工序而制成。综合上面的几点主要介绍我们不难看出龙井茶与绿茶之间有很多相同的地方,因此龙井茶是属于绿茶而且还是我国绿茶中比较著名的,龙井茶色泽翠绿,香气浓郁,甘醇爽口。其主要产区为浙江杭州西湖,其中又可以分为西湖龙井、钱塘龙井和越州龙井三种。特级龙井茶叶色泽嫩绿,不过随着龙井级别的下降,茶叶色泽也会随之改变,从嫩绿一嫩黄一青绿一黄褐一墨绿。龙井茶制作经过摊放、炒青锅、回潮、分筛、辉锅、筛分整理、收灰贮存数道工序而制成。综合上面的几点主要介绍我们不难看出龙井茶与绿茶之间有很多相同的地方。茶能生津止渴,也能促进肠道吸收,但是要记住,喝茶不要太浓,否则容易结石,晚上也不能喝浓茶,否则会睡不着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