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汽車產業壓力陡增,零部件巨頭紛紛加速電動化轉型

汽車產業壓力陡增,零部件巨頭紛紛加速電動化轉型

前言

2020是全新的一年,也是極為特殊的一年。始於18年的車市下行“寒冬”至今仍未消散,當大家都在期盼新年新氣象來場“開門紅”時,突如其來的瘟疫卻如當頭一棒,讓原本就不順風的汽車市場雪上加霜。

汽車產業壓力陡增,零部件巨頭紛紛加速電動化轉型

據悉,病毒不僅導致國內大批零部件企業停產,幾乎所有在華投產的零部件企業也宣佈延遲復工,這意味著大量國內外車企的零部件貨源暫時“廢了”!工廠沒有原料,停產將只是時間問題。至此,好似病毒也在車企中傳播了起來。

汽車產業壓力陡增,零部件巨頭紛紛加速電動化轉型

值得一提,日本作為汽車生產大國,37%的進口汽車零部件來自中國,受疫影響不言而喻。

還有,在疫情最重的武漢市就有近1200家汽車零部件企業,其中包括博世、法雷奧等世界汽車零部件巨頭均在武漢設有工廠及研發中心,它們的“癱瘓”勢必會如多米諾骨牌般,牽連更多車企。

汽車產業壓力陡增,零部件巨頭紛紛加速電動化轉型

與此同時,中國和歐盟兩大汽車市場卻紛紛迎來了“極嚴”的排放新規,多項指標大幅變動,國六b的CO、THC量相比國5減排50%;歐六d氮氧化物相比歐5減排67%。面對如此陷境,零部件大佬們將如何脫困?

汽車產業壓力陡增,零部件巨頭紛紛加速電動化轉型

此路不通,另尋他路

眾所周知,排放標準限制的是燃油車,而零排放的新能源汽車則不受限制。因此,各大車企與其苦苦等待零部件廠商完成漫長的產品排放升級測試,不如加快自身電動化轉型的力度。

汽車產業壓力陡增,零部件巨頭紛紛加速電動化轉型

那麼,新能源汽車市場近來“過得好嗎”?據中汽協公佈數據顯示,19年新能源汽車銷量120.6萬臺,同比下滑4%,首次出現年度下降!再看全球趨勢,19年全球新能源汽車累計出售220萬臺,雖增速10%,但相比往年存在明顯放緩...

汽車產業壓力陡增,零部件巨頭紛紛加速電動化轉型

緩衝期不長久,新標持續施壓

不過,即使當前新能源汽車市場並不“紅火”,車企們的轉型力度卻會不降反增。要知道,無論國六還是歐六目前都屬於緩衝期,這一階段內的標準實為“閹割版”

國六分為a和b兩個版本,後者較前者更嚴格,預計將於3年後正式執行。歐盟方面更加直接,直接限制排放物總量,要求2021年前乘用車排放量不得高於95g/km的95%,且將會於2025年後持續減少。

汽車產業壓力陡增,零部件巨頭紛紛加速電動化轉型

因此,在如此之多的壓力疊加之下,就算是豐田、大眾、戴姆勒等世界巨頭車企都有些“力不從心”,不得不擴大對新能源產品的佈局。如此一來,主機廠需求變動,不僅下游供應商跟著轉型,也會“排擠”傳統內燃機市場,將會更加迅猛地促進零部件企業加速電動化轉型。說白了,新能源產品將成為唯一的出路。

汽車產業壓力陡增,零部件巨頭紛紛加速電動化轉型

動力電池成突破口

出路已有,出路上的突破口又在哪?那毫無疑問就是新能源汽車相比傳統燃油車所不同的電動系統,而在電動系統中,電機、電池以及電控技術則是電動化轉型的關鍵所在!

據悉,在新能源汽車的諸多零部件中,動力電池其實佔據著整車成本的4成,但同時也是問題最多的部件。因此,在新能源汽車發展如此迅速的時代洪流下,誰能領先掌握電池技術突破,誰就能取得主導權。

汽車產業壓力陡增,零部件巨頭紛紛加速電動化轉型

寶馬i3 電池板結構

據馬牌輪胎生產商——汽車零部件巨頭“大陸集團”19年財報表示:將不再考慮涉足固態電池生產領域。原因在於目前全球動力電池市場已被中日韓三國企業所壟斷,後來者很難再有作為。果不其然,博世、採埃孚等巨頭也隨後相繼放棄相關計劃,原因無需多言。

汽車產業壓力陡增,零部件巨頭紛紛加速電動化轉型

德國大陸集團

不過,放棄動力電池並不意味著放棄對整個電池系統的研發,畢竟電池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據悉,2019年11月博世中國氫燃料電池中心在無錫奠基,據博世透露,2020年還將在包括燃料電池技術在內的電氣化交通領域投資5億歐元,以推動燃料電池技術的儘快實現。

汽車產業壓力陡增,零部件巨頭紛紛加速電動化轉型

總結

對於每一個在寒冬拉力賽中奮勇前行的車企而言,無論轉型是否順利,都應清楚的認知到,剩下的時間並不充裕。回首寒冬依舊,變革已然加速。


汽靈靈感謝您的觀看!

汽車產業壓力陡增,零部件巨頭紛紛加速電動化轉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