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马来海战中,英国海军为何被帝国海军按在地上摩擦

1941年12月,在马来亚附近海域发生了一场激烈的海战,这就是著名的马来海战。马来海战中,英国海军败给了日本海军,而且输得一塌糊涂。大英帝国因为这场海战饱受诟病,英国海军也被贴上了无能的标签。实际上,这场海战本身就是一场实力不对称的战役,英国海军被击败并不奇怪。

马来海战中,英国海军为何被帝国海军按在地上摩擦

萨拉托加号与\u0001英国远东舰队\u0001结束联合作战道别

二战爆发后,德国席卷欧洲,所向披靡。在法国战役中,英法联军败给了德国,法国举旗投降,英国狼狈逃回本土。法国投降后,英国只能以一己之力独自对抗德国和意大利。德国是当时世界第一军事强国,空军和陆军几乎没有对手,虽然海军有点蹩脚,但也不好对付,特别是德国的潜艇,对英国形成了巨大的威胁。更让英国头疼的是,德国还有一个海军排名世界第四的盟友意大利,意大利在北非和地中海等地对英国人形成了挑战。英国独自面对德国和意大利的进攻非常吃力,所以把精力都放在了对抗德国和意大利上面。由于英国把大部分军事力量都投入到了欧洲和北非,所以在远东地区的军事力量非常薄弱,这给了日本人以可乘之机。

马来海战中,英国海军为何被帝国海军按在地上摩擦


马来海战前,英国在远东地区的陆军虽然有14万之众,但大部分是没有什么战斗力的殖民军队,根本无法和日本抗衡。海军方面,英国则显得更为寒酸。由于英国的海军主力都在本土和地中海,英国在远东的海军力量非常薄弱。尽管英国人战前向远东地区增派了一支由“无敌号”航母、“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反击”号战列巡洋舰以及四艘护卫舰组成了舰队(“Z”舰队),试图加强在远东地区的海军力量。但这支舰队对于远东的局势而言只是杯水车薪,特别是执行空中护航任务的“无敌号”航母由于在西印度群岛训练时触礁,不得不返回本土维修,没有加入Z舰队,所以造成了远东海军严重缺乏防空力量,这是英国Z舰队在马来亚海域被日本空军击沉的重要原因。

马来海战中,英国海军为何被帝国海军按在地上摩擦

12月8日,大英帝国远东舰队司令、海军中将菲利普斯爵士率领Z舰队北上,试图偷袭日本的运兵船。但在北上的途中,Z舰队遭到了来自越南西贡的日本飞机袭击。由于缺乏舰载机的保护,英国军舰的防空火炮又出现了故障,导致舰队遭到日本飞机的狂轰滥炸,Z舰队几乎全军覆没。实际上,即使Z舰队没有遭到日本航空兵的轰炸,这点可怜的力量也根本不是日本人的对手。马来亚战役中,日本出动了3艘航母、9艘巡洋舰、16艘驱逐舰、16艘潜艇以及大量的辅助舰只,舰艇数量高达60多艘,仅仅作战飞机就有约600架。Z舰队的6艘舰艇根本不够日本人塞牙缝。

马来海战中,英国海军为何被帝国海军按在地上摩擦

其实,英国人也没想和日本海军进行海上决战,英国人只是想偷袭日本的运兵船,并为正在抵抗日本人登陆的陆军提供帮助。马来海战的失败因素很多,但主要因素是英国海军在远东的海军实力不足,如果无敌号航母能够随行,起码英国海军不会输得那么惨。当然,一场海战并不能说明日本海军比英国更强,只能说明日本在一次海战中打赢了英国。对于英国人而言,远东过于遥远,重要性和欧洲根本没法比,所以英国人根本顾不上远东,也没把远东放在心上。如果英国人没有德国和意大利的牵制,和日本海军来一次真正的对决,输的很可能是日本。英国人可不是纸老虎,是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二大海军强国,和美国一样,属于越打越多的类型。二战中,英国装备了96艘航母和上千艘军舰,工业潜力和造船能力远远超过日本,资源方面更是日本没法比的。英国的欧洲舰队可是同时封锁意大利和德国,捎带手还把法国海军主力给灭了的狠角色。即使亚洲的莱特湾海战,英国人也没有闲着,仅仅航母就出动了3艘。如果不是二战爆发,借日本个胆子也不敢打英国的主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