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孩子的要求太“昂贵”,父母应该理智,这两种答案不可取

黄燕(化名),在结婚之后就做了一名全职的妈妈,但是因为家里的经济全部都丈夫承担着,所以家庭的条件并不是十分的富裕,黄燕为了能够更好的陪伴孩子,给孩子更好的教育所以一直陪伴在家里,没去上班。丈夫也知道,黄燕在家操持不容易,所以会加倍努力的工作,为了能够创造出更好的条件。黄燕看见丈夫如此辛苦,所以也特别的会管家,做事情精打细算,对家用是守着一丝不苟态度。

这几天,黄燕带着孩子来逛水果店,因为正处于冬天,所以水果价格十分的昂贵,其中车厘子和草莓在水果中格外的价格最为突出。

孩子的要求太“昂贵”,父母应该理智,这两种答案不可取


孩子看到那可口的草莓非常的想吃,眼巴巴的看着,轻轻的对妈妈说道:“妈妈,我想吃草莓。”黄燕看着孩子,知道孩子很懂事的。这个时候,店员走了过来,开口就是:“这位女士看好了啊,这是50一斤的奶油草莓,想好了再称啊,同时也要看好孩子啊,这草莓要是碰地上,坏了也是要赔的。”

黄燕看着这一包包精美包装下的奶油草莓,看着价格,知道就算是买了一包也是价格不菲,恐怕几颗就要好几十块钱,且黄燕心里想,非应季水果并不是什么好水果,但是如果买来给孩子过过嘴瘾,尝尝鲜那是不错的。于是经过这样的一番思考之后,黄燕作出了一个决定就是买一颗草莓!于是对店员说:“帮我称一下,我只买一颗草莓。”

孩子的要求太“昂贵”,父母应该理智,这两种答案不可取


店员一下子没反应过来,一脸嫌弃的说:“做了这么多年的水果生意,第一次看见有人是只买一颗草莓的,真是穷酸就别来买高档水果了。”黄燕听到店员的话,瞬间把孩子的耳朵捂住。这时候的黄燕也不开心了,提起嗓门说道:“这要是你家的孩子,今天车厘子,明天草莓,后天车厘子的,我看你那点工资也是不够孩子吃的吧,我用钱买的东西,没有和你白拿,你管好你的店就行了,管我做什么。”黄燕的话语让店员没有再多做声,因为自知理亏。


孩子的要求太“昂贵”,父母应该理智,这两种答案不可取


维护自己的尊严和是否有钱并没有直接的关系:

有些地方的柜姐会根绝顾客的穿着打扮进行直接的判断,对于一些看似是“穷酸的客人”,柜姐往往会冷嘲热讽,嗤之以鼻。

黄燕的这种做法,是用实际行动告诉了自己的孩子,尊严这件事,是容不得被人践踏的,不能让别人对自己进行羞辱,虽然黄燕的孩子才五岁,但是这也是保护孩子的行为,黄燕回家之后,看着孩子吃着草莓很开心,也把这事放下了。

孩子的要求太“昂贵”,父母应该理智,这两种答案不可取


很多家长在带孩子出门的时候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有时候孩子看上的物品是比较昂贵的,就算是比较富裕的家庭条件,可不能孩子想要什么就买什么,那么这时候的家长应该如何行动呢?当自己的孩子看上昂贵的物品之时。

第一点做法:家长不要斥责孩子,不要对着孩子哭穷

很多时候孩子还小,不懂得什么是贵的,什么是便宜,他们对买东西的出发点仅仅是因为自己喜欢,所以这时候家长的反应不需要过于激烈,只需要把孩子想要的东西当成正常行为就好,更不用去当面斥责孩子,因为孩子本身是没有错的。

有些家长买了之后会在家里跟孩子哭穷,但是和孩子哭穷,孩子会陷入自卑的心里,不懂的正确的金钱观念,这都是不好的行为。

孩子的要求太“昂贵”,父母应该理智,这两种答案不可取


第二点做法:家长不要为了让孩子开心就咬紧牙关硬买

有些孩子看上的可能不是车厘子或是草莓,而是名牌玩具,这样的东西对于一些普通家庭来讲,是性价比非常的低的物品,但是家长为了让孩子开心,也会咬咬牙买下来,宁可自己以后省一点也要让孩子开心,分期付也要买。

孩子的要求太“昂贵”,父母应该理智,这两种答案不可取


因为这样的家长养育出来的孩子是“跪族”,有着超前消费的观念,这样的消费观念不是一种好的观念,“跪族”就是跪向高端消费和债务的一族,不要让家长这里教坏了孩子,起了一个不好的头,适当的给孩子一点延迟满足。

第三点做法:家长可以适当的满足孩子的要求

很多孩子的心思是简单的,没有很强的虚荣心,像黄燕女儿的心里,对于草莓也是单纯的好奇,家长给予孩子适当的满足可以满足孩子的好奇心,是有利于孩子对世界的探索和发现。同时这样的好奇,家长可以用其他东西进行替代。

孩子的要求太“昂贵”,父母应该理智,这两种答案不可取


教会孩子真正的价值观念,是每个家长必做的事情,让孩子快乐的成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