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宝宝马上一岁了,想看几本育儿的书,可不知道从哪本开始,大家可以推荐一下吗?

蒋献凯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给您推荐几本我认为比较精华的几本育儿书。

美国儿科学会 《育儿百科》

推荐这本书不需要理由,这是目前最科学最权威的育儿书。美国儿科学会由全美最优秀的儿科医生组成、在育儿领域有最前沿的研究水平和最丰富的实践经验,如果你没有太多时间看书,那就先看这本。

市面上不少育儿书的内容都是以前的老知识,比如四个月添蛋黄、给宝宝吃煮菜水、高温惊厥时要塞勺子到嘴里等等。

但在这本书里你不用担心看到的是一些已经被淘汰或者过时的知识,因为美国儿科学会每隔几年就会重新修订一次,他们在修改内容的时候非常严谨,哪怕是一个用词可能也需要反复讨论,目前最新的是第六版。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 怎么听孩子才肯说》

养娃的过程就是打怪升级,等你可以从容对付娃的屎尿屁的时候,新的难题又来了,就是和孩子的沟通。

这本书的作者是著名的亲子沟通专家,手把手的教你如何和孩子说话,如何帮助孩子克服消极情绪,如何表扬鼓励孩子,孩子犯错了应该如何正确惩罚等。

书中用了大量的例子来指导,提供了多种解决方案,另外也考虑到当技巧不起作用时可能存在的问题,非常实用。

西尔斯《亲密育儿百科》

如果说美国儿科学会的书像一位权威严肃的医生,那西尔斯的书就像一个育儿经验丰富的妈妈,西尔斯自己也养了8个孩子,所以更了解家长的心,看他的书可以减轻我的焦虑。

他鼓励母乳喂养,主张及时回应哭闹的宝宝,并告诉大家如何在孩子的自然需求和父母的需求中寻找平衡,如果你打算母乳喂养,或者宝宝正好是一个高需求、黏人的宝宝,那这本书很适合你。

当然这本书不如美国儿科学会的书那么严谨,比如推荐宝宝出生后挨着父母睡觉,这个是有一定窒息风险的,所以里面有部分内容需要家长自己判断,但我仍然要给大家推荐这本有“温度”的书。

《游戏力》

这本书对我帮助很大,因为我本身不是一个特别“好玩”的人,一开始和孩子沟通的时候也偏重于讲道理,但很多时候并不管用。

看了这本书,开始用和娃玩游戏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因为大人的说教孩子不一定懂,但玩游戏他们肯定能懂,在和孩子互动的过程中,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这本书给我的启发是:与其和孩子较劲,不如和他成为战友。

还有重要的两点是:

1、跟着孩子的成长挑选书籍。

像你现在宝宝1岁以后,宝宝慢慢有了主见,可能就需要看一些性格、心理、认知的书。

不要贪多想各种书都看一遍,知识点太多会让你无所适从,跟着宝宝的成长需求来选择书籍,自己也会更从容。

2、选择和你价值观吻合的育儿书。

育儿也是分流派的,比如对于宝宝的睡眠问题,有的主张及时回应,而有的主张哭声免疫、睡眠训练,那么这时候就需要自己来判断了。如果这种方法让你和宝宝都更焦虑、更烦恼,总觉得什么地方不对劲,那就可以果断放弃,因为不适合。

以上是我的建议,各位宝妈有其他好的育儿书也可以跟我沟通。






教育孩子早知道


我买过很多育儿书籍,不知道宝妈想看哪个方向的,市面上的育儿书籍实在太丰富了,每一个小点,都可以深挖写成一本书,有专门讲护理孩子屎尿屁的、英语启蒙的、育儿理念的、性格养成的、陪玩游戏的、全脑开发的等等,不可能有一本书,囊括以上的所有。

鉴于宝宝才一岁,我推荐鲍秀兰教授的《0-3岁儿童最佳的人生开端》,是鲍教授结合多年临床医学实践,研究和教学写成的中国宝宝早期教育和潜能开发指南,算是国内的权威著作了,内容包括了孩子每个阶段发育的特点、规律和养育方法,也是中国优生优育协会儿童法语专业委员会指定用书。


第一本育儿书,一定要注意作者和内容的专业性。现在许多大V也把自己的经验文章集结成书,我有时候也会买来看看,只能当做饭后甜品,而不是正餐级别。理由很简单,孩子真的有点什么事儿,咱们得第一时间送去医院看医生,而不是去给大V留言询问吧?



我还买过一本《育儿圣经》,当时朋友推荐给我,说这本书是一本在手,宝宝3岁前都不生病。美国人写的,许多内容,根本不适合中国的国情,比如辅食的材料,就跟我们不一样。经过对比,我觉得还是鲍秀兰教授的书,专业、丰富且接中国的地气。


早教、开发、育儿理念类的书籍,可以选美国作者写的,但是宝宝的护理类书籍,还是推荐中国医生的著作,因为他们经手过许多中国孩子的案例。


欣姨说


《童年的秘密》

儿童的成长有着其内在的精神驱动和规律,需要依靠他们自身不断的、有意识的、自主的、独立的与外界环境进行活动来获得。“儿童是成人之父”是蒙台梭利在本书中提出的富有哲理的观点。蒙台梭利有丰富的与孩子一起生活的经验,相信可以给家长以启发。

《正面管教》

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管教孩子的方法。孩子只有在一种温柔而坚定的环境中,才能培养出自律、有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爱和自由》

当给儿童自由时,这是自序的第一句话也是本书的立足点。成人要尽可能地去了解自己的孩子,给予他们科学的爱,合理范围内尽可能的自由。“爱和自由”是自动给予的,如果变成了功利的施舍,对于孩子的成长就变了味。

《捕捉儿童的敏感期》

敏感期是指0~6岁的成长过程中,儿童内在生命力的驱使,在某个时间段内专心吸收环境中某一事物的特质,并不断重复实践的过程。这本书收录了两百多个孩子的真实案例,对于家长来说非常值得借鉴。

《完整的成长》

讲述儿童如何在成人创造的外在世界中创造“自我”,如何让儿童成为自己身体、情绪、感觉、心理、认知和精神的主人。如何在关爱儿童的同时看到儿童自我成长的力量,将其培养成一个完整的人。







夏夏夏苒啊


推荐给1岁左右孩子家长的书籍,我选择这几本:

1、《双向养育》 作者:美国的杰恩.梅杰。这是一本告诉家长:养育,是父母和孩子共同成长的人生旅程……成长不光是孩子的事情,同样父母最需要的也是成长。教会父母一种基于“爱”的养育方式,能让父母更加轻松,孩子更加自律。适合0-100岁人群阅读。

2、《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见》作者:加拿大的戈登和加博尔。这本书的副标题是给孩子一个更好的原生家庭。如果把孩子的成长比作一颗树的成长,那么家庭环境就是这棵树的土壤。家庭生活中有爱的流动,会给一个孩子的生命打上温暖的底色,所以一个幸福的原生家庭,幸福的妈妈就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3、《完整的成长》作者:孙瑞雪。这是一本让父母更了解,更敬畏孩子的书,它完整的诠释了孩子的心理发展规律。核心观点是:成长的目标是尽可能由孩子自己创造出一个完整的自己,以便成年后达到一个自我实现的过程。

另外,就我多次带读书会的经验,我有一些关于读书的心得:

1、  读一本书,哪怕这本书的体系脉络没有搞清楚,哪怕这本书的精华也没看领会,但或许只是这本书的某个故事、某个段落、甚至是某句话对我们的生活是有启发,那就是读书的价值。

 

2、比起任何一本书,我们读书的人更加重要。书提供的是以知识的形式展现的作者的智慧,而作为读书的人,只有将这些知识结合到我们自己的成长经历,自己的育儿生活中,才能成为我们自己的智慧,才能更加促进我们的成长。

我是从事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的二宝妈妈,希望我的回复对您有用。





父母心理


很高兴能回答这个问题,你现在开始看育儿书,已经超过了很多父母,一岁也是一个关键的年龄,大部分孩子都开始学走路了,不过面临的问题也会接踵而来,根据你的孩子的年龄,我就把我看过的书做个推荐。

1.《童年的秘密》

这本书的核心观点是我们要尊重孩子的本能,尊重孩子学习的规律,尊重他去探索这个世界。对他保持足够的尊重,把他当作大人一样对待。这时候,你发现孩子完全可以成长得非常阳光、健康、开朗。

2.《父母的语言》

这是一本帮助孩子学习语言的书籍,我翻了几页后一口气读完,强烈推荐这本书,你会发现一个不花钱远胜所有早教的育儿方法。

3.《P.E.T 父母效能训练》

强烈推荐,我个人觉得是亲子沟通上写的非常赞的经典作品,值得反复品读。书中包含很很多沟通案例,虽然沟通技巧在亲子之间,我觉得依然可以活学活用到同事、夫妻、朋友之间,强烈推荐。

4.《美国儿科学会育儿百科》

看名字就知道这是百科全书,细到怎么拍嗝?怎么换尿布?疫苗需要接种哪些?孩子生病发热都有,还有一些家庭教养上的问题,只有你想不到的,这本书都有系统的、详细、准确的答案。

5.《正面管教》

这本书1987年问世,现在依然畅销不衰。所有父母都应该学习温柔而坚定的方法来帮助孩子,既建立自己内心的爱和安全感,同时又能够拥有独立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规则,让孩子依天性健康地成长。

6.《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

这本书分析了父母与孩子相处的几个典型误区,然后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情感引导"来给孩子埋下一颗爱的种子;接着观察和体察孩子的感情;然后,引导孩子接下里应该怎么做;最后,孩子做对的时候,一定要表扬他。有个观点我非常赞同:培养孩子最重要的时候不是在他做错事的时候,而是在他做对的时候。

7.《捕捉儿童敏感期》

这本书收录了200多个孩子(0到10岁)敏感期的真实案例,全面深入的揭示了孩子的敏感期,已经父母应该如何做,是父母的必读书籍之一。

8.《游戏力》

这不是一本教小孩子玩游戏的书,这本书提倡通过“玩给他看”的游戏方式,与孩子建立健康的联结,让孩子在与他人的互动中主导游戏、解决问题、寻求满足与自信。

总结

我推荐的书只是一部分,还有大量书籍可选,我顺便说下我是怎么选书的。

  1. 从引进国外的,多次印刷,多次改版的书找,一般都没错。

  2. 有大量真实例子的,比较客观,读起来也有很轻松。

  3. 不要去某宝某东查销量,很多书良莠不齐,抄袭严重,源头都是国外的书。

  4. 理论结合实际,尽信书不如无书,多看,带着辩证的思维去看,不符合国情和不符合自己的直接忽略,结合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不断的应用实践,去记录去反思,然后再实践。


浩爸育儿


《杀死一只知更鸟》

最近刚看完,看完就觉得自己看得太晚了,强烈推荐趁早看。

这是一本极具成长教育意义的书,很多时候,我们过多地关注着孩子的智力、成绩、成就,但是不是忽略了孩子的人格培养?而对于孩子来说,到底什么才是最好的教养?这本书会给你答案。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几年前没孩子的时候就看过,当时就被尹建莉老师育儿理念折服。比如很多家长对于孩子拖延、喜欢看电视、喜欢打游戏……等等问题很苦恼,这本书中都有具体的案例和应对方法。值得学习!


《教养的迷思》

这本书推翻了很多我们关于孩子教育的普遍认知,用大量的研究与实际案例来告诉你,孩子的人格到底是如何塑造成的。

作者的中心理论是: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孩子的成长不起作用。

儿童不是被父母社会化的,而是被同辈社会化的。他的行为习惯、语言习惯,更多的受他身边同龄人的影响,而不是父母。

事实上我们确实经常会发现,父母眼中孩子,和同学眼中的孩子,往往不太一样。


带娃二三事


插图类绘本都可以,图片上的都可以哈,睡前故事也从这上面选来读一读,提高孩子对书本兴趣



樱桃和安安的妈


推荐,,,,最后一本是专业心理学书,可能有点难懂,但很经典。


我想我是一只鸟


市面上的育儿书有很多,可以先从简单的绘本入手,每晚睡前坚持给孩子读,坚持很重要,别觉得孩子小听不懂,耳濡目染,声情并茂的给孩子读,长此以往,孩子听得多,大脑的词汇量会很惊人,等到三岁后,宝宝会说话后,你会发现你的付出一切都是值得的。


岁月169219862


我自己的经验,希望能帮助到你们。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92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89feef7526d44874a3b22a5d4da32bd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