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60後漸入老年,假如沒有養老保險也沒醫療保險,以後養老問題怎麼辦呀?

成敗轉換


生活沒錢也要活,有錢也要活。到了老年,只要有吃有喝有穿有住。就是幸福。


賢人伍伍志國


60後人群開始步入老年,現在當前急需要解決的就是:將能夠補上的儘快補上,不能補上的也找方法進行彌補。


首先,養老保險

有很大一部分60後是沒有養老保險的,這是歷史因素造成,而非他們的本意。

所以,如果沒有養老保險,那麼現在的補救方式就是:能夠補交費用購買養老險,儘量去補交上;如果不能補交了,那麼就只有靠自己養老,或者說靠兒女養老,當然若因為特殊原因導致貧困的,那麼就只有靠國家和社會救助和低保體系。

養老說白了就是老年的日常生活。

若身體還可以,可以自己做點兒力所能及的事情,賺取生活費用。


第二、醫療保險

人老了以後,身體各種各樣的毛病也開始慢慢的凸顯出來,因此,疾病醫療問題需要解決。

1、如果在工作時候沒有購買足額年限的職工醫療保險,那麼現在,看一下能否想辦法將職工醫療保險年限補足。

2、如沒有投保過職工醫療保險的,那麼可以投保城鄉居民醫療保險,除了報銷的比例低一點之外,一年也就200多塊錢。投保是完全沒有壓力的。

3、部分60後還可以投保商業醫療保險,只要身體健康情況允許,經濟情況允許,那麼可以去投保商業醫療保險,來補充國家醫保的不足,也是極好的。


最後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苦,因此我們應該趁年輕的時候掙錢,或者說是規劃自己的養老問題。千萬不要等到自己年老了才來後悔,到老才認識到“我已經老了的事實”。

無論是社保還是商業保險,該買就買,該規劃好就規劃好,早規劃早受益,無論什麼保險,都是買的越晚事兒越多不說,能否買到都是問題。


我是 @海哥說險 ,更多接地氣的保險知識普及,關注我吧。


海哥說險


樓主你好,對於60歲以後的人員,那麼如果說沒有自己養老保險,也沒有醫療保險,以後養老肯定是顯得非常的麻煩。當然如果說你還沒有步入60歲,但是已經快接近於這樣的一個年齡,我認為去參加一份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還是完全可以的,因為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有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允許在60歲之前一次性補交完成15年的費用,直接辦理退休享受養老金的待遇。

所以這樣一來的話,那麼你可以在退休之後獲得一部分的養老金的待遇,雖然說這個居民養老金的待遇相對來說比較低,但是總比自己沒有任何的收入還是要強一些,因為畢竟這個居民養老金的待遇也是可以領取終身的,這一點我是完全可以保證的。

那麼醫療保險我們就可以去參加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因為這個醫療保險呢,無論你是在任何年齡階段去參保,都是可以實時的享受到醫保的報銷待遇,並且在退休之後他也不享受退休的待遇,所以說只要你正常的參加一年的費用,那麼都可以享受到一年的報銷待遇。


社保小達人


最大的60後已經接近60歲了,如果是參加了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女性,都已經領取養老金好多年了。可是確實有一些人沒有養老保險,也沒有醫療保險,而且數量還不少。2018年全國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繳費人數只有30104萬人,佔全部勞動力的38.8%,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更少。如此大量的人群,他們應該如何準備未來養老的問題呢?

第一,參加城鄉居民養老和醫療保險。

很多人可能總是誤認為養老和醫療保險就是職工養老和職工醫療,實際上國家為了實現養老和醫療保險的全民全覆蓋,專門建立了適合低收入人群和下崗無業人員的城鄉居民養老和醫療保險。


城鄉居民養老和醫療保險繳費非常低廉。居民養老保險最低繳費檔次只有100元一年,城鄉居民醫療保險2019年最低繳費也僅僅250元一年。相信收入再低的人群,只要擠一擠總能夠參保的。而且對於實在是困難的低保家庭重度殘疾人等特困群體,國家會為他們代繳最低檔次的城鄉居民養老和醫療保險,個人不需要繳納任何費用。

城鄉居民養老和醫療保險由國家補貼。實際上我們按照100元檔次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繳費,國家就要補貼30元,一起進入個人賬戶。而城鄉居民醫療保險按照250元的檔次繳費,政府至少補貼520元,政府補貼是個人繳費的兩倍以上。

城鄉居民養老和醫療保險有國家保障。2018年全國將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有70元上調至88元每月,全國各地在國家基礎上也有所提升。多數地區的養老金標準已經上升到了100~170元之間。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個人繳納的費用會全部進入個人賬戶,萬一參保人去世個人賬戶可以繼承,也就不會虧本。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到達60歲時可以一次性補齊15年,這種情況下能補多高算多高,如果能補上5萬元,每個月個人賬戶養老金就能領取到360元。再加上100多元的基礎養老金,每月能領到500元左右,基本生活還是能夠維持的。

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對於老年人來說是必不可少的。醫保報銷比例一般都在50%以上,如果是大病還可以享受到大病醫保待遇。2019年的大病醫保起付線只有當地人均可支配收入的50%,報銷比例可高達60%,能夠大大有效地防止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現象。

第二,依靠兒女養老

父母辛苦把兒女拉扯大,兒女不贍養父母也不像話。贍養父母是法定的義務,並不是可以推卸的責任。只要兒女有贍養能力,應當按照家庭人均收入的50%標準,對父母支付贍養費。當然,如果父母收入高也就罷了,如果父母收入低兒女養老是必須要做的。要不等自己老了,還敢依靠兒女養老嗎?

第三,自立自足。

很多老人年齡大了的時候,兒女都已經長大了。自己也不願意要求兒女支付贍養費,給兒女添加負擔。那麼他們就會通過各種方式,額外掙取收入積攢養老金。很多老年人只要能活動就會想辦法多掙點錢,大家最熟悉的就是經常看到老年人撿一些破爛去賣,雖然說三塊五塊年輕人不在乎,但是老年人覺得像撿到寶一樣。

一些保潔、保安工作,從業的都是五六十歲的老大爺。這些工作雖然工資不高,每月也就兩三千元沒有五險一金,對年輕人沒有任何吸引力,但是對老年人還是不錯的。我母親就幹過五六年的清潔工,自己攢了也不少錢。畢竟我們小兩口每月也就3000多元的收入,她也不好意思開口跟我們要錢。這就是父母。

第四,社會救助和低保

家庭困難是可以得到社會救助的,比如我們常說的醫保救助,如果我們醫療費實在支付不了,可以通過各種渠道籌款來得到幫助。

另外,如果家庭收入實在低,又沒有養老和醫療保險待遇,再加上兒女沒有贍養能力的話,我們確實可以申請成為低保戶。低保戶,有國家給代繳養老醫療保險。發放最低生活保障的生活費,自己再設法掙一點兒也是可以過得去的,但主要是年齡大了之後,僅憑那一點點低保費真的很難過。如果是孤寡老人可以申請入住敬老院,或者民政的救助站,但是生活是基本沒有品質的。

所以,對於60後來說,養老首先還是靠自己,繳納一定的養老和醫療保險,積攢一些積蓄才能過得去。如果自己困難,那麼就得求助兒女支付一定的贍養費,當然還得看兒女的收入。如果兒女無法幫忙,那麼就得求助社會了,國家會給予基本的保障的。


暖心人社


這個情況,在農村可能有一定的代表性。

隨著城鎮職工社保及城鄉居民社保的普及,到退休後沒養老金、沒醫保的情況慢慢的少了。

基本上,城市居民出現這樣情況是比較少的。但農村的農民,特別是60後的農民,由於年輕時沒有參加社保的意識或能力,估計有一些既沒有養老保險也沒醫療保險。

先說說補救的方式。

60後,還有一些沒有達到60歲,可以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相較於城鎮職工養老保險,每年要繳的費用還是比較少的,而且沒有達15年繳費年限的,可以在60歲辦養老金時一次性補足繳費;而醫保也是這樣,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是按年繳按年享受醫保,跟法定退休年齡,以及最低繳費年限沒有關係,一年花個幾百塊錢,也能享受到醫保待遇。

再說說沒有養老金且不願參加城鄉醫保的情況。

對於這種情況,還是隻能根據幾千年的傳統,主要靠孩子了。所以中國人傳統以來多子多福,也是有歷史緣由在裡面,孩子多不僅勞動力多,在農業社會擁有競爭優勢,在養老上也有優勢。一個孩子給100元/月,5個孩子就有500元/月。但如果只有一個孩子,那麼一個月100元就捉襟見肘;一個月給500元,孩子的壓力就比較大。

對於那些鰥寡孤獨的老人來說,主要是依靠政府。這個傳統上也有,新中國成立之後,就比較系統化的照顧鰥寡孤獨的老人,比如農村的五保戶,以前農村的五保戶。

所謂的五保戶,主要包括以下幾項:保吃、保穿、保醫、保住、保葬(孤兒為保教),這在我們國家農村地區,有幾十年時間。針對那些無法定扶養義務人,或者雖有法定扶養義務人,但是扶養義務人無扶養能力的;無勞動能力的人;無生活來源的;以及老年、殘疾、未滿16週歲的村民。

對於有法定扶養義務人的,就是靠法定義務撫養人來撫養。孩子少的,獨生子女補貼。基本上都能滿足生存需要。

當然,沒有養老保險也沒醫療保險的60後,老了以後活的比較累是事實。所以,現在不管是農村還是城市居民,年輕時候參與養老保險是必須的。


波士財經


飽經風霜,苦度餘生,冷暖心知,口是心非。望眼世界,無助無奈,苟延殘喘,自生自滅。


遠山的雲海


城市中沒有這兩種保險的老年人可能少之又少,一般他們都有單位,五險一金都是國家規定了的,所有單位必須得無條件執行的,不是個人所決定的,就是你失業了,還有失業保險保證你能夠生存。不好意思,我對城市所有運作了解的太少,可以說是門外漢,在此也不便多嘴繞舌。

現在農村老年人沒有養老保險的肯定是一個大群體,他們大多是靠二畝薄田過活。年輕時倚仗身體好出外去打工,多少攢了些少的積蓄,但是想靠此微薄的收入來養老肯定是杯水車薪。但是,也不能說農村就沒有富裕階層,改革開放幾十年,人民的生活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有些人不靠保險照樣活的有滋有味。

農村老百姓基本上實現了新型的農村合作醫療保險簡稱新農合,新農合是指由政府組織、引導、支持,農民自願參加,個人、集體和政府多方籌資,以大病統籌為主的農民醫療互助共濟制度。採取個人繳費、集體扶持和政府資助的方式籌集資金。農村合作醫療是由我國農民自己創造的互助共濟的醫療保障制度,在保障農民獲得基本衛生服務、緩解農民因病致貧和因病返貧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雖然保費逐年增加,但也是在老百姓所承受的範圍之內。新農合經過多年實踐證明,的確是老百姓的好幫手更是給老百姓帶來了福音,他們有大病敢瞧敢治不在畏首畏尾久拖不決,更不存在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現象。

也許從現在到將來很長一段時間內,農村養老可能還是沿襲傳統的養老習慣和方式,有兒靠兒,沒兒靠女,無兒無女靠政府。在農村思想保守的人還是佔多數,錢拿出去十幾年不見收益,心裡是沒底的,賣保險的人把保險的好處說的天花亂墜,有些人就是不輕易點一下他那倔強的頭。只有政府引導或者主導,還能像新農合一樣的去推廣,農民養老才有可能從此發生根本性的改變。農民翹首以盼國家能夠加大對農民養老保險的支持力度,希望又一項惠農政策的早日到來,解老百姓真正的後顧之憂,讓農民再次地感受祖國的偉大、國家的富強!




放晴的天空190219623


樓主你好,60歲進入老年,假如自己沒有養老保險,也沒有醫療保險,以後養老該怎麼辦呢?對於自己沒有養老保險,那麼也就對應的沒有基本養老金的待遇,同時沒有醫療保險,那麼實際上這個醫療保險還是可以參保的,因為即便是自己到達法定退休年齡之後,也依然是可以參加城鄉居民醫療保險。

這個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它的繳費水平相對來說是比較低的,每一年僅僅只需要200元到300元左右,這樣的水平同時居民醫療保險是沒繳納一年的費用,那麼就可以享受到一年的醫保報銷待遇,它不需要累積繳費年限,所以說你隨時隨地都是可以進行參保的報銷比例,並且可以達到50%。

至於這個養老保險,如果說你已經過了60歲的法定退休年齡,那麼很明顯是無法來進行參保的,如果說你還沒有過了60歲的法定退休年齡,那麼我個人建議,還是儘早的去參保一份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因為這個養老保險有一個特點,就是在60歲之前是允許一次性補交15年的費用,那麼這樣一來的話,你將來就可以享受到居民養老金的待遇,雖然不是很高,但畢竟有一份穩定的收入,對自己的養老還是有一定幫助的。


懂社保


假如,既然是假如,那就由你來給吧,你有本事你可以給養老金,豐你一個綽號,你是全世界最善良,最善良的人


桂華79機電


你是否太年輕,太意懶別人養你,六十年代,七十年代的人,沒有這個那個的養老,不照樣活八,九十以上嗎?你實際想一下農民靠那一百多元的養老金真的能養老嗎?笑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