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玉米苗期从蕊部腐烂是怎么回事?

用户1655755661732


玉米苗期蕊部腐烂主要是病虫害和气温高造成的。



在玉米苗期,一些吃庄稼秸秆的钻心虫钻入嫩甜的玉米蕊大吃大嚼,拉了很多粪便。早晨露水太重,一出太阳,露珠从玉米的喇叭叶往蕊部淌,经过高温细菌滋生,咬伤的蕊叶组织感染,渐渐腐烂枯萎。



以前防治这种虫害记得用过"六六粉”效果很好。一棵玉米蕊里放一点,再重的露水也冲不走,如果冲走了,玉米叶的旋形从上往下流,药粉流在玉米杆上,对玉米害虫有持续防治作用。

如果有兴趣,可买这方面的杀虫剂,用沙土或更合适的材料兑制,使用起来比喷施农药效果强的多,最大优点就是药性持续持久。


如果大面积地块,也可在喷雾器里搅入细细的沙土或更合适的材料,随药液一起喷洒,其目的是为了药液粘住玉米叶颈,发挥更好更持久的药性作用。:


漫步乡村


应该是玉米苗枯病吧。

玉米苗枯病先在种子根和根尖处产生褐变,后扩展到整个根系。根毛减少,无次生根或少有次生根,并向上引起茎基部水浸状腐烂。叶鞘变褐色撕裂,叶片变黄,叶缘呈枯焦状,心叶卷曲易折。后自下而上叶片逐渐干枯,无次生根的则死苗,有少量次生根的形成弱苗。危害轻的幼苗地上部无明显症状,多在叶尖处发黄,并逐渐向叶片中部发展,严重的心叶逐渐青枯萎焉。

引起玉米苗枯病的病原菌有串珠镰刀菌、禾谷镰孢菌和玉米丝核菌等真菌。长期的低温高湿气候条件,有利于病害发生和流行。

防治方法

①药剂拌种:播种前用天达2.5%适乐时(种衣剂)10克+“天达2116”浸拌种专用型25克,兑水375毫升,拌玉米种子10-20千克。提高出苗率,促根早生,苗齐苗壮。

②发病初期用96%天达恶霉灵6000倍液+天达壮苗灵600倍液喷施玉米基部,顺根入土,效果明显。

③20%的乙酸铜600-800倍液浇根或喷雾。


餐饮管理小哥哥


玉米在苗期从蕊部开始腐烂是"玉米顶腐病",症状:一般任何时期均可发生,玉米心叶鞭状,心叶最外层叶片紧紧包裹内部心叶,使其不能展开而呈鞭状,叶片畸形、皱缩或扭曲,在心叶基部,有时可见腐烂,干腐或湿腐,有或无臭味。

如何防止呢?顶腐病。有两种:1.有臭味的是细菌性的,用中生菌素、辛菌胺、叶枯唑,农用链霉素喷雾防治。2.没有臭味的,是真菌性的,用苯甲丙环唑、丙环唑、己唑醇喷雾防治,间隔5-7天再防治一次。

还有如果顶部叶子卷在一块,及时锐器打开,


乡村木子姐


玉米烂芯在整个玉米生育期都可发生,但苗期发病较重,由斑须蝽象成虫刺吸玉米茎叶传播病菌,且大量繁殖而引起,主要症状为病苗心叶产生明脉,沿脉退绿皱缩,心叶扭曲畸形,退绿成浅黄色,植株矮化,雌穗小、结实少或不结实。




Mherr


俗称玉米细菌性茎腐病,茎基部腐烂,伴有恶臭气味。发现的话拔掉处理深埋, 可以用链霉素,叶枯唑,辛菌胺,中生菌素,噻菌铜,噻森铜,喹啉铜,氯溴异氰尿酸, 多粘类芽孢杆菌等加磷酸二氢钾喷雾,间隔5天在连续喷施2到3次。


四季农家院


玉米烂根的原因:

玉米烂根可能是玉米茎基腐病引起的。玉米烂根是夏玉米苗期的一种新病害,近几年发生面积呈扩大趋势,以盆地内发病较重。病株率一般为10~20%,重者40~50%,个别地块可达80%以上,对玉米产量影响甚大。该病多在玉米雌穗蔫须后表现症状。植株感病后,叶片突然出现青灰色青枯,似霜冻危害,根系和茎基部呈水浸状腐烂,并逐渐变为褐色;茎基部三、四节间,明显失水,变软变空,乃至干缩,后期植株易倒伏;根部空心变软,呈褐色或紫色,须根减少,易拔起;果穗下垂,穗柄柔韧,不易掰离,穗心干缩,脱粒困难,千粒重显着下降。

玉米烂根防治方法:

1、增施硫酸钾、氯化钾或含钾复合肥,每亩用纯钾6~7公斤作基肥。多划锄,提高地温。加强肥水管理,促苗壮。杜绝病株秸秆还田,减少再侵染源。

2、用钾肥灌根防治,病株率在10%以上的,亩用氯化钾3~5公斤,或草木灰50公斤。病株率在10%~20%的,亩用氯化钾8~10公斤,或草木灰80~100公斤。病株率在30%以上的,亩用氯化钾10~15公斤,或草木灰100~150公斤。施用时,将氯化钾溶水灌埯,草木灰宜单独施用,切忌与化肥和水粪一起施用。也可选用多元复合微肥加磷酸二氢钾叶面喷雾。

3、药剂防治,用40%根腐宁600倍液或50%多菌灵+40%乙磷铝1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40%乙磷铝1000倍液每株用100克药液灌根。

此外,建议种植玉米的时候可以采用药剂拌种或者包衣种子,可有效减少玉米烂根的发生。






农村小邱


死苗烂根的原因和防控措施 一、死苗烂根原因 导致花生死苗烂根的原因很多,但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种子质量差,种子质量差,特别是霉变了的种子是导致花生死苗烂根的主要原因。

2、播种过早或过深播种过早,地温偏低,种子酶的活性降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