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华东师大教授刘良华:在家学习与在校学习的互动与边界丨“防疫有我”

“在校上学”有很多“在家学习”无法替代的优势,但是,如果充分发挥“在家学习”的优势,就可以“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对此,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刘良华给出了几点建议。近日,《教师报》及其新媒体获刘良华教授本人授权,刊发此文,以期帮助大家更好地组织学生在家学习。

2月17号是我国中小学开学的日子,但是,由于“新冠病毒”(2019-nCoV)的疫情仍然严重,全国各地教育主管部门已经发出了延迟开学的通知,推荐采用在家学习的模式。究竟如何引导学生在家学习?我们提出几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华东师大教授刘良华:在家学习与在校学习的互动与边界丨“防疫有我”

本文作者、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刘良华(资料照片)

关于课程选择的建议:学什么?

第一,让学生选择课程。除了学习语文、数学、外语、音乐、体育、美育、劳动、科技、道德与法治等国家课程,学生可以利用在家学习的优势,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选修课程。把选择课程的权利还给学生。

教师和家长可鼓励学生自由选择多样化的课程专题,比如名著阅读(尤其是四大名著阅读)、社会热点问题(尤其是疫情问题)、教育电影、游戏与手工、运动专题,艺术专题、劳动与生涯教育,等等。

在名著阅读方面,一般课本只能选取名著的片段,而在家上学比较适合名著“整本阅读”或“包本阅读”。即便在小学阶段,也可以引导孩子阅读“四大名著”以及相关的电视剧或“小人书”。在“四书”和“四大名著”之间,“四大名著”在大众群体中影响更大,应引导孩子尽早阅读。在此基础上,让孩子逐步阅读《史记》和《古文观止》。

在教育电影方面,教师可以鼓励家长与孩子其观看。只要适合青少年看的电影,都可以称为教育电影。相反,有些电影因为含有色情、吸毒或暴力等镜头,不适合青少年观看,需要父母指导孩子选择。有些电影适合父母与孩子一起观看,可以增进亲子情感交往,比如,依据四大名著拍摄的《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等电视剧以及国外电影《小鞋子》、《天堂的颜色》、《音乐之声》、《回归》(俄罗斯电影)、《奇迹男孩》、《摔跤吧,爸爸》、《小萝莉的猴神大叔》,等等。有些电影有助于提高英语听力与口语水平,比如《迪斯尼神奇英语》、《冰川时代》、《成长的烦恼》、《六人行》、《分歧者》、《哈利·波特》英语影视节目。教师在为学生和家长推荐课程资源时,应严格把关,禁止向学生和家长推荐与教学无关的容易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电影或视频,尽量不推荐非主流价值观的有争议的课程资源。

在社会热点问题方面,教师和家长可根据当前疫情问题,选择观看相关的电影或视频,比如《传染病》、《血疫》、《流感》、《大流感》(也称“杀死5000万人的大流感”)、《揭秘1910哈尔滨大瘟疫》,等等。也可以阅读相关的书籍,比如法国文学家加缪的小说《鼠疫》、美国历史学家麦克尼尔史学著作《瘟疫与人》,等等。观看《传染病》、《血疫》、《大流感》等电影或电视剧不仅有利于学生了解由病毒引起的瘟疫或流行病,提高学生对公共卫生与健康的理解与防患意识,也可以让学生附带学习英语。

在游戏或手工方面,老师和家长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学习和开发丰富的扑克魔术、折纸等游戏和手工。在运动方面,可以引导学生选择转俯卧撑、撑平板、仰卧起坐、室内跑步、呼啦圈等适合室内运动的项目。为了不影响楼下居民的生活,应谨慎选择跳绳、打球等运动。在艺术方面,可以引导学生训练书法、绘画、弹琴、唱歌、舞蹈等技能。

在劳动与生涯教育方面,可以引导学生承担必要的家务劳动。通过对各种职业的了解,体验各种职业的艰难与欢乐,培养孩子的职业生涯意识。

第二,让学生选择教师。教师和为学生推荐不同教师的微课视频,由学生决定自己是否听课以及听哪个老师的讲课。把听课的自由权和选择权还给学生。学生不仅有选择课程的权利,而且有选择老师的权利。自由是权利也是能力。你若逃避自由,就强迫你自由。

在家学习的基本特点就是自由学习,这需要教师和家长引导学生学会选择。由于在线学习具有超时空的特性,学生的在家学习因而更加自由。这是在家学习与在校上学最大的差别。没有必要也没有可能将在家学习的模式完全等同于在校上学的模式。

第三,每个学生一张课表。虽然学校可以制定统一的课表,但学生可以自己决定先学什么,后学什么,以及,每门课程学多久。如果学生有别的学习途径进行有效学习,并能够达到合格水平,学生可以申请免修。

在形式上,学校可以给推荐学习计划,比如,每天上午安排1-2节语文,1节数学,1节英语。下午可以安排1-2节音乐、体育、美育、劳动、科技或者道德与法治,等等。每节课40分钟,课间10分钟。但是,每节课学生只需要观看2-3个微课视频,每个微课视频3-5分钟,所以,在家学习的每节课其实只有15-20分钟。即便一个上午安排4-5节课,也只占上午的一半,其余时间由学生自由支配。

华东师大教授刘良华:在家学习与在校学习的互动与边界丨“防疫有我”

关于教学方法的建议:怎么学?

在家学习包括在线学习和线下学习。就在线学习而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练习与评价等环节提高自学的效率。

第一,阅读,包括读图(主要是观看微课视频)和读文字。班主任或学科教师可以按时提供微课视频,学生是否完整观看微课视频或观看哪些教师的微课视频,由学生自己选择。

教师可以为学生推荐已有的相关课程资源,但教师也可以围绕自己感兴趣的主题录制有用而且有趣的微课视频。每个微课视频最好不超过5分钟。教师可以推荐多个5分钟的微课视频,但总体讲授时间最好控制在15分钟左右。教师应逐步适应在5分钟内完成某个知识专题的讲授,以便把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应把倾听学生的声音当作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素养。

为了在5分钟之内完成某个知识专题的讲授,同时又要避免碎片化学习,教师需要在备课时深入研究学生的学情,合作讨论,精细设计,以便及时为学生的在家学习提供精致的帮助与辅导。

第二,练习,包括老师推荐的练习和学生自己选择的练习。已经达到掌握水平的学生可以不做练习的申请。

观看微课视频后,学生可以在小组内部展开讨论与互动。在家学习应重视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可以自由建立相互帮助的合作学习小组以及相应的微信群。当学生遇到学习的困惑时,主要在合作学习小组内部讨论,主动向同学请教,而不过度依赖教师或家长。如果遇到小组内部无法解决的问题或困惑,可以由组长代表小组提出问题。为了避免发言人数太多而造成嘈杂和混乱,小组长发言或答疑时,其他同学尽量不要发言。

第三,评价,包括评改作业与反馈矫正。在家学习不必也不可能全程监控学生的学习过程,但是,教师可以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指导,为学生的作业提供必要的评价与反馈,以此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必要时,可以采用腾讯课堂、CCTALK、UMU等平台进行互动交流。

学校可以为学生推荐在家学习的课程,由学生自己决定学习的时间。充分发挥在家学习尤其是在线学习的特点和优势,不照搬不套用学校课堂教学方式、时长和教学安排。对小学低年级上网学习不作统一硬性要求。不强行要求学生每天上网“打卡”,不强行要求学生提交作业,不增加学生不必要的负担。


相关阅读:


作者:刘良华(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教授)

华东师大教授刘良华:在家学习与在校学习的互动与边界丨“防疫有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