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年後提漲薪,但公司財務緊張,一月份工資還沒發。如今拿到了兩家新offer,漲薪一半該不該跳?

淺色瀾海


在疫情之下,拿到兩家新offer,並且漲薪50%,真是個令人振奮的好消息,一掃現在裁員、降薪的陰霾。肯定是需要跳槽,不過,在跳槽之前,需要弄清一些問題,以下供您參考。

一、對企業做些基礎瞭解

1、公司最基本的工商情況。

通過天眼查、企查查等了解下公司背景、司法風險、公司風險、經營狀況、知識產權。

其中公司背景:註冊信息、認繳金額、人員規模、參保人數、股權結構等。

2、網上查下,是否有關公司負面信息

很多時候,我們在面試時候,公司描述的非常好,但是很多信息都不公開,都不透明。

比如,公司明明是單休,但是企業方描述是,最近公司是雙休,但是近期1個月內,公司業務發展需要,按照單休作息來執行。

公司已經拖欠工資很久了,但是公司對外還要持續招聘,並且高新招聘,這種現象屢見不鮮,一定要檫亮眼睛了。

公司內部管理一片混亂,公司中高層全部是公司的親戚,七大姑八大爺,企業高薪就完全是為了套取職業經理的價值,然後隨即開掉。

公司經常鳥槍換炮,更換馬甲,但是同一撥人,這樣的企業也要非常小心了。

二、面試時,這樣的老闆,還是不要考慮微妙

結合將近多年的工作經驗來看,如果發現以下一些苗頭,至於跳槽短時間拿到高薪,也不要考慮了。

(一)不給員工漲工資,光給員工談理想的;

(二)整天和員工稱兄道弟的;

(三)八字沒一撇,開口閉口公司要上市的;

(四)企業文化全是情懷、奉獻的,

(五)什麼都敢承諾,什麼都敢保證的;

(六)把自己、老婆或情人的花銷拿公司報銷的;

(七)成天胡吹白道黑道都有人的;

(八)勸員工借錢給公司或給公司投資的;

(九)讓員工給親友銷售公司產品的;

(十)老婆孩子都加入外國國籍的。

當然不侷限於以上十條,基本上從以上十條,腦海裡都能對號入座出一些公司的影子。說實在有時候看到很多公司外表光鮮,其實金玉其外敗絮其中,這點對於目前拿高薪的來說,的確是非常要小心。稍不留意,好不容易從一個坑爬出,又掉進了另一個坑裡。

對於員工來講,拉畫皮扯大旗也好,忽悠也好,最主要的還是要看工資是否有按時發放,並且按照約定的來發放,扯其他的都是無用。

三、薪資漲幅50%,也要看工資基數,和價值貢獻。

1、工資基數比較低,不用著急選擇,多看看多比較,會有更好的。

且不說兩家offer,漲薪都50%,不知道這是個小概率事件,就是20個面試,只有這兩個offer;還是大概率事件,面試了2家,兩家發offer,且工資漲幅50%。

不過小概率、大概率也好,只能說明以往的工作,工作價值被低估了,比如。

你作為一個新入職企業的員工,新媒體運營崗位,工作3年,工資從最初的3500元,漲到了4000元。

從這個基數來看,3年的新媒體運營崗位,工資漲幅50%,薪資是6000元。但是稍微留心下招聘網站,你就會發現很多公司,在不同城市,新媒體3年工作經驗,掛出的崗位薪資都是8000-15000元。你才會發現原來你找到的新工作,原來價值還是被低估,趁著疫情期間,還是可以多投投簡歷,通過遠程視頻面試,多面面幾家。擁有2份offer在手,心理不愁,在薪資期望時,不妨按照市場平均工資水平來填期望工資。說不定更多驚喜等著你。

2、工資基數比較高,慎重考慮,需要考察工資結構,和實際到手工資。

很多公司掛羊頭賣狗肉,工資貌似給的很高,但是拿到手的工資卻非常少。

在考慮薪酬的過程中,儘可能在符合公司薪酬體系之下,最大可能的提升自己薪資固定部分佔比。 很多企業經常會偷樑換柱,崗位明明是固定結構薪資制,入職後就變成了綜合年薪制。

3、關於崗位勝任力匹配程度

有的時候,面試時候,通過短短几個小時的面試,很難看準一個人,同樣也難準確評估一個崗位的勝任情況。也摸不清企業開出優厚條件背後,到底看中自己哪方面的資源。

有的用人方動機不純,為了快速把候選人“哄騙到手”,順著候選人從業的經歷情況,從而達到企業的實際目的。比如企業方從候選人側面瞭解到,候選人的表哥是某個項目的負責人,可以通過這個人弄到項目。而實則這個候選人自己矇在鼓裡,以為自己多厲害,殊不知別人只是考慮在試用期內弄到資源後,就一腳把他踢開。

三、原公司提漲薪,財務資金緊張,1月份工資還未發,已經是危險信號,還是早作打算為妙。

現在雖然在疫情的關鍵時期,都在講共克時艱,共渡困難。但是擺在面前的是,公司的承諾未斷線,並且財務資金緊張,已經拖欠工資。也許這個過程會更久。

從短期來看,面對房貸、車貸、花唄、信用卡等賬單下,誰也不能拍拍胸脯的對企業大無畏的說,我放棄工資、我願意降薪,這叫做道德綁架。

從長期來看,企業如果真的只是資金階段性的短缺,企業也應該有說法,比如工資什麼時候兌現,在關鍵時期,和員工交底,而不是藏著掖著。如果渡過了危機,工資什麼時候進行補發,要給員工吃定心丸。不過這個前提條件也是,老闆平時為人非常不錯,不會剋扣員工工資,並且注重承諾,不是那種忽悠畫大餅的,否則說再多,也是無用。

既然考慮離職了,在離職前,必須要針對於拖欠工資,有個明確的發放協議,留有證據和心眼,讓新公司協助辦理好社保、公積金相關轉移手續,以免公司經營不善,真的破產了,後續很多事情就無人辦理,導致個人受損失。

綜上,有好機會擺在面前,我們不用被道德綁架,檫亮眼睛,選擇一份適合自己的工作,在疫情面前,愛護自己,愛護家人,保護家人,不給社會添亂,能夠有餘力前提下,為這個社會貢獻更大的價值。

二胎媽媽@Coco寶貝1126,分享職場那些事和育兒中的小確幸,歡迎點贊、評論、關注,感謝您的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