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种一辈子地的农民,临走前两天还在劳动,却突然去世,这样的人生您怎么看?

农村里的逍遥


我妻子的一位叔叔,勤俭一生,吃苦耐劳,从来没见过他穿一身新衣服,穿一双新鞋,就是下地干活,回家吃饭睡觉,起床又干活。如果农闲了,就跟着建筑队挣钱,从来没有见到他清闲过一天。直到有一天,他在建筑队晕倒在地,吐了一口血,再也没有醒过来!这位叔叔死了以后,那婶子哭的死去活来的,嘟嘟囔囔个不停。但是没有一个人劝她,安慰她。因为她从前不珍惜自家男人,不关心他的身体,不舍得给他买好吃的,穿好衣服,就是建筑队发的香烟,也给卖到小卖部换钱!他活着,没觉得咋的,也没想到他六十来岁了,需要休息,或者检查一下身体。也不问询他哪哪不舒服,把他当做机器一样使用!直到他死了,才感觉重要性?是死了一匹骡马的感觉吗?!

在农村,不乏这种不声不响,一直劳作,最后触地而死的劳动者,以及他的苛刻的,永远不知道满足的老婆!


中华新诗经


不要见怪不怪了,生活在农村的人,哪个不是这样的结局。

其实说实话这样的结局算是善终了,没有什么痛苦,啥都不知道就走掉了,你不知道的是那些在床上大半年走掉的多痛苦,人都折磨的美型了。

我老祖去世的时候,我还小,那时候不懂事,只记得她很高,小脚。我们老家是云南的一个小镇,世世代代以农为生,她那时候应该有七八十岁,小脚嘛重活干不了了,每天伺候着她的一点菜地,种种蔬菜浇浇水,然后某一天就去世了,跟你描述的这种差不多,头一天还在地里,我记得那年是过年,恰好就是正月初一的就去世了,虽然小,但我还记得她死的时候面色苍白,很安详,别问我怕不怕,你家的亲人,你会怕吗?

我奶奶的去世很痛苦,那年我大三,等我到家的时候,她已经在病床上躺了半年了,奶奶是这个世界上对我最好的一个人,孙子辈的无一没有不爱她的,没有谁不流下伤心的泪水,到家的第二天,她走了,我没有很悲伤,反而觉得奶奶解脱了,去到了一个没有病痛的世界,跟她那边的亲人在一起,奶奶咽气的时候,我拉着她的手,她流下了最后一滴泪,我帮她擦干净了,然后就是给她发丧,给她抬棺,每年回去,我一定会去她的坟前,给她上香,陪她坐会儿,因为那是我最爱的奶奶,有一次天黑了,我坐在奶奶坟前,妈妈问我为什么不怕,我说这是我奶奶,我为什么要怕,就算这一刻她出来了,会伤害我吗,肯定不会的,所以我没有必要害怕。

以上可能煽情了,但是让我想起了我的两位亲人,生活在农村,我想最好的善终方式,可能就是没有病痛的走掉,自己也不受苦,后面的人也不受苦吧。


滇西武大郎


我觉得突然离世挺好的。不用到医院开肠破肚、切割气管地抢救,农村经济条件又不好,省的儿女们为医药费发愁。就是去世太突然,活着亲人们感情上接受不了,要伤心难过很久。我的婆婆35岁,男人就心脏病去世,他带着一个儿子,俩个女儿,熬寡30年。苦哈哈一辈子,问她,年青的时候咋不再嫁呢?她说怕儿女带过去受气,苦了自己一辈子。我们一家三口生活在城市,她不习惯,喜欢农村,偶尔去姑娘家小住。突然,有一天半夜三更来电,说我婆婆病重,着急忙慌的回去,其实当天晚上就去世,小姑子说吃完下午饭,洗脚睡觉一切都好,凌晨三点多感觉她妈出气有点粗,叫了两声没答应,扶起来就翻白眼,120十几分钟就到了,大夫说没有生命体征。去世时在小姑子家里,我们到家时,已经把婆婆尸体运到老宅,她人生就是这样渡过的。惋惜[流泪][流泪]


用户6278071147631


刚看到这个问题,却显示已有2043个回答,那么,我的回答一定是重复,可我还是想回答,因为这个问题也是积压在我心中的问题,回答一下,权当给自己释释怀吧。


我也先来举例吧:我母亲家对门儿我叫三大爷的,儿子和儿媳开了个小超市。儿子或媳妇只管进货,三大爷则天天守在超市里。看了有五六年吧,有一天,突然倒在了超市,急忙往医院送,走到半路就去世了,连医院大门都没进,就折返回了家。

还有一个同村的我叫表叔的人,农忙时帮儿子家收拾庄稼地,几年前的夏天,表叔去给儿子家收拾棉花田,晚饭时还不见回来,儿子于是去地里找,结果发现老父亲早就死了。


我们村里,这种突然离世的老人,近些年就有十几位了。都说是突发脑溢血,或是心梗,子女们也说去世前没有一点症状,但是,我母亲说:“哪能没有症状啊?就说你三大爷和你表叔吧,好几年前就时不时地头晕。还不是因为怕花钱,不好意思声张,只能凭着老天爷打赏,让活到啥时候,便活到啥时候呗?”

虽说近些年来,农村人都有了医保,但是,如果遇有大病,那报销不了的部分,对于很多的农村家庭来说,还是个很大的负担。如果自己手里有存款,有个头疼脑热,就自己张罗着看医生,而如果自己手里只有万八千的养老钱,明知可能要得大病,也只能是听天由命,因为,向儿子儿媳“张嘴”“伸手”,比要了他(她)的命,强不了多少。


对于父老乡情们的这种离世的方式,我是觉得心里有些堵,但我的堵只是一时。可对于那些土生土长在农村的人,他们穷其一生都在忙碌,本以为只要有吃有穿有喝,就能天天面朝黄土,最后埋进黄土。

可面对越来越对原生地和原生态家庭不满的下一代和下二代,这些个年老的父母们,因着自己的无能,整天在子女的面前都抬不起头来,没病没灾的,总活着都讨人嫌,如果还今天这病,明天那病的,就会招人恨。


所以,他们都忍着。忍着病,忍着痛,忍着穷,忍着委屈,哪天走了,哪天便是福到了。(咋没个流泪的表情可以用用呢?)


暖玉


年岁大了,白天还在劳动,晚上无疾而终。农村人叫做喜丧,说是一辈子修来的福分。自己没有受罪,也没有给儿女们添麻烦。这种情况,农村还真不少呢!

隔壁二大爷一辈子离不了干活,儿女们大了劝他享享清福,什么也别干了。他歇了不到10天,感到身上难受,心里麻烦。自己买了一套磨豆腐的设备,傍晚磨豆浆,点豆腐。清晨早起三里五乡卖豆腐。中午喝点小酒。年复一年,转眼又过了多个年头。那年二大爷88岁了,儿女们也劝,亲友们也劝不要再干了。他说我身体还壮实,还干得动,你们不要再劝我了。

那年初冬的一天,二大爷磨好豆浆,点好豆腐。收拾完就唾觉了。苐二天清晨,儿媳妇看他没有出去卖豆腐,打开房门看到二大爷已经昏迷了。送到医院抢救也末能挽回生命。

很多农村老人劳动干活一辈子,已经把干活当成自已生活的一部分。你让他闲也闲不住。现在条件好了,社会,儿女要尽量给农村老人们创造一些养老的条件。


朱增林呀


种一辈子地的农民,临走前两天还在劳动,却突然去世,这样的人生您怎么看?

我同村有位老爷爷去世的时候就是这样的情况,前些天还在家里帮忙提砖,和孩子商量着新房怎么建设。结果第三天晚上睡觉时候就这样过去了,家人们都不知道老农民准确的离世时间。他的兄弟却很羡慕,说他走的时候至少没有什么痛苦,不像村子里那些得癌症或者不治之症的老农民。确实对于劳累了一辈子的农民来说,这可能是最好的归宿方式。至于老农民为什么在临死前还得劳动,您且接着往下看。

农村的不易

在农村绝大多数的农民还是依靠着自己的一身力气来干活,种地也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谁都知道不怎么挣钱,却是如今农村农民们最为熟练和亏本几率最小的来钱形式了。看到这可能有人会说农民的思想不知道变通,怎么不知道转变,可以通过自行创业等方式获得更高的收入。

但是当一个人在为温饱问题而发愁的时候,您也就别想着他能够转变思想和观念,因为咱们农民失败不起:不转变一家人温饱还是能够解决的,一旦转变可能全家人都得喝西北风。所以农民们临死前还在做着力气活,而非大家羡慕的李子柒式的“东方田园生活情调”,农民们也没有那个时间去做出改变,毕竟吃了早饭就得想到晚饭怎么来。

除此以外,现在的老农民在年轻时就是靠着种地来养家糊口的。他们年轻时待在农村没有别的选择,早早地辍学投身到“修地球”的劳动中;他们没有掌握专业技能和较高的文化知识,如今年老后也只能够选择继续通过土地上的劳动来减轻子女的负担,直至临死前心里还牵挂着自己的子女。

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其实和以前的农村生活相比,如今咱们农民已经得到了很好的发展,至少以前那种饥一顿、饱一顿的生活不复存在了。更为重要的是,如今的农村和以前相比有了更多的发展机会,确实有不少的农民通过在农村搞创业或者做其他的事情发家致富。这些虽然只占很小一部分,但也为我们农民找到了希望。

作为在恩施农村生活了几十年的农民,现在的医疗保险也为我们农民治病提供了一定的保障,特别是如今的贫困户,治病报销的比例达到了百分之八十以上。不管怎么说以前那种大病只能等死的情况在农村是越来越少了,不少农民也开始愿意走进医院花钱治疗疾病,而不是一得病就找那些所谓的“大神”。所以我个人认为以后像劳动着突然就去世的情况在农村会越来越少。

最后我觉得农民的生活虽然很艰难,但作为农民我们不应该什么困难都得着别人来帮忙解决,自己也应该树立一个“自尊自信自强”的观念。也就是说,要树立一个通过自己的努力发家致富的思想。

以上就是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在如今的农村种地农民的年纪越来越老,有的农民甚至是挨着小病到地里劳动的,他们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尊重的。同时我也希望每一位农民都能够被善待,都可以健健康康得生活一辈子。


爱茶者九号


人,活着来到这个世界,努力一辈子就是为了完成这个使命的。每个人都会死,虽然当我们的亲人离开我们,我们会难受,会伤心,会怀念他。但是反过来想一下,如果能体面的离开这个世界,这何尝不是一种幸福呢?

当你老了,走不动了,晚上脱了鞋,第二天没穿上,平静的在自家的床上老去。这是作为一个老人最幸福的事了吧。

在我的家乡,我曾经见过一个老人,80岁了,偏瘫在床15年,3儿2女,刚开始的时候是儿女们轮流照顾老太太,后来是儿女们花钱雇人照顾老太太。这在你们看来,是非常的孝顺的吧,我也是这么认为的。可是当你去了解老太太的想法时,你就不会这么想了,卧床15年,每天都是盯着天花板在看熬日子,身子上长了褥疮,儿孙们又不会经常来看望,每天的日子就是等待。老太太说,如果有的选择,她宁愿去死,也不愿意受这种活罪。

一个人,一辈子从来没做过什么伟大的事,他只是一个平平凡凡的普通人,你觉得他的生活没有激情、没有意义,但是他是一个儿子,他送走了父母;他是一个丈夫,他陪伴了妻子;他是一个父亲,他养育了儿子。对于他自己说,他不平凡。

我们祝愿他在未知的时空里,快乐,幸福。


商丘贾小五


你说的这种情况再我们农村很常见,种地劳动对于农民来说这就是他的工作,这就等于城里人正在上班突然去世是一样的。

讲一个去年发生在我眼前的事,我们这是种葡萄的,葡萄正在套袋的时候,一天的下午,很热,我的地邻居年龄在50岁左右,两口子在地里套袋,傍晚了,天就快黑了,我走出地头,和他两口子说:天黑了,该回家了。男的说,你看我手机还有10来个袋子,我去地北头套上去,你等我一下,我们一起走,就5分钟就行,我说:行。然后我就在地头和他媳妇聊天。

等了10来分钟,没动静,我就在地头喊:还没套完啊!还5分钟,都10分钟了,你手头也太慢了吧!没动静,无是我说我去看看,我走到地的一半,就感觉不对,因为天快黑了,看不太清,就感觉人没站着而是躺在地上。我赶紧跑过去,一看真的躺在地上,我就大声的喊:快来人啊!快来人啊!这是他媳妇跑过来,都蒙了。怎么办怎么办。我说,别动他。我去找村医。我打电话把村医叫过来。医生看了看,说恐怕不行了。这是他儿子也叫120过来了。县医院的医生看了看。说,人已经没了。就这样人突然就没了。我也很蒙圈,刚才还在一起说话,人突然没了。村里的人都说,孩子还没结婚,还没完成任务,怎么就走了。用村里的话说这就是干了一辈子的的活。累死的!

农村就是这样,这样的事情还很多。生老病死,谁都躲不过的,只是时间而已。


乡村小广


有人说突然离世的人,是上辈子修善积德,修来的福气,不用受病痛的折磨,不用看久病床前孝子们的白眼,不用听他们说你都病了半年了还不死不活的拖累人。

对于我堂叔来说好无症状的说去就去了,是不是上辈子修来的福气我不知道,只知道我堂叔这辈子养育了三儿一女是何等的不容易。

堂婶嫁过来那会儿,家里除了父辈给留下的三间土坯房外几乎连个像样的柜子都没有,只有房檐底下,那个做饭用的黑黢黢的风箱,还能发出呱嗒呱嗒的悦耳的响声外,什么锅碗瓢勺交响曲,那是一点儿也听不到的。

随着几个孩子的降生,他们的日子一点儿也看不到如日中天的迹象,只看到夏天他们的儿子都五岁了,还光着屁股到处乱跑,天冷了孩子们还是穿着老大穿了老二穿的及不合适的衣服。挑货郎的来了条件好点儿的人家,给孩子们拿粮食换点儿糖吃,他家的孩子只有吸着流的老长的鼻涕看的份儿。我堂叔是一点儿也舍不得给孩子们拿点儿粮食换糖吃的。孩子们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慢慢长大。

随着国家的政策越来越好,我堂叔家的孩子们也慢慢的长大了,能够出去挣钱贴补家用,我堂叔也赶着毛驴车做起了小买卖,堂叔家的日子那可真是一天一个样儿,在他们父子的共同努力下,通过村里的审批,堂叔给每个孩子都修了四间大瓦房,而且还有一个儿子当兵,由于表现好还留在了部队上,给满脸皱纹的堂叔又增添了几道笑纹。再也没有以前愁眉不展的样子。七十岁高龄的他依然闲不下来,依旧每天赶着他的毛驴车,早出晚归的做着他的小买卖。儿女们劝他咱现在日子好过了,你也岁数大了,就不要每天赶着毛驴车出去做买卖了。辛苦多半辈子了,就好好的在家享几年福吧。

堂叔笑呵呵的说:忙了大半辈子了,猛的一下不出去了还怪不自在的,没事,我身体很好,再过几年就不干了,孩子们劝他不听也就随他去了,可是在一天的傍晚,孩子们没有等到他们的父亲赶着毛驴车回来,等到的是邻村的一个熟人,跑来叫他们,快去他们村看看他父亲不知咋了,倒在了他的毛驴车下,等他们赶到时,好心的村民已经打120把他父亲送到了医院里,虽然医生经过全力抢救,终是无力回天,堂叔就这么在劳碌之中去了。

孩子们号啕大哭,哭他们的父亲为了养育他们,一辈子不容易,如今日子好过了,他们的父亲还没有享福就去了。

这样的人生能怎么看呢?堂叔虽然辛苦了一辈子,可是他看着孩子们都健康的长大成人,过上了比他好一百倍的好日子,我想堂叔应该是去的很欣慰吧。





高高兴兴286238407


大家好,我是莉莉安!

种一辈子地的农民,临走前两天还在行动,却突然去世,这样的人生会给我们带来哪些思考呢?


我想,我对此是有体会的。因为我奶奶就是这样的情况。


先大致介绍下我奶奶的情况,我爷爷奶奶一共有五个儿女,最下的是儿子,也就是我爸,四十岁的时候生的。我出生的时候我爷爷奶奶就已经60多岁。自我记事起,爷爷奶奶就一直独立生活,爷爷奶奶说,跟我爸妈年龄差距大,生活习惯都不太一样,自己生活跟自由,更方便。因为自己生活,所以诸如洗衣做饭的事情都是自己做。因为爷爷奶奶他们经历过吃不饱饿死人的年代,所以老两口特别喜欢下地干活,农闲的时候,爷爷还经常上山挖药材或是割荆条卖。奶奶由于一条腿被摔过,相对爷爷来说下地劳动的次数较少,但是家里的活她是一点都不少干。


我奶奶是个特别独立的老太太,凡是都不喜欢指使人,80多岁了,还经常自己洗床单被套(收悉),自己缝被子。有时候我妈、我姑姑也会帮着洗,但是她不要,总是说,自己还会干,干点活活动活动筋骨。


我奶奶的去世就是一件很突然的事情,那天中午还包了饺子吃,下午的时候突然说有点恶心。正好那天我爸和我姑都在,我爸就去村卫生员叫医生说来家看看。我爸刚到卫生院,(卫生院距离我家也就5分钟的路程)我姑就打电话说,我奶奶不对劲,我爸就赶紧的往回赶,到家没一会,我奶奶就丢气了。那年,我奶奶85岁,至今已经六年多。所以说,我奶奶也算是生前一直在劳动。对于这样的人生我不知道该怎么评论,但是对于老人这样的突然离世,是好是坏,我有一点点想法。


首先,我觉得是不太好的

我说不好原因主要是因为,离世太突然,家里人不容易接受。长期生病的老人,一般家里都会有心理准备,可能老人有一天会突然离世。可是对我奶奶这样,平时身体也挺好的,人说没就没了,对家里人着实是一种打击,尤其是对于老人的伴侣。我奶奶去世的那天下午,我爷爷和往常一样出去打牌,回来发现人没了,整个人都崩溃了,哭了好几天。我奶奶是农历九月份去世的,整个那个冬天,我爷爷都是无法接受的。每天都是呼喊的,还经常做噩梦,睡觉都要人看着。时不时的还会说胡话,说我姑故意把我奶藏起来,不给他见。那个冬天他还故意装病,目的就是要引起家人的重视(故意装病是后来他自己说的)。所以说,老人的突然离世对家人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打击,需要很长的接受时间。


其次,我觉得也挺好

我之所以说老人突然离世也挺好的,是因为老人这样的突然离世,老人生前可以不受任何苦难,而且也没有给子女家人造成太多的累赘,更容易给人留下念想。


其实我这样说是有根据的。还以我奶奶的去世为例,尽管奶奶的突然离世,家里人都花了好长时间去接受,虽然会有一些遗憾,但是后来亲戚朋友说起这事,对奶奶还都是会有一种赞叹。很多人都会说,这老太太上辈子一定是积德行善了,这么大年龄了,就这样不声不响的走了,自己没有遭一点罪,也丝毫没有连累孩子,人家这才是真正的喜丧。(通常农村有种说法,说是老人80岁之后去世的都算是喜丧)


还有就是家里人,每每提起奶奶除了有突然离世的遗憾,内心里也是感激的,没有给家人添任何麻烦,更多的也都是美好的念想。我倒不是说,老人生病了就是给子女添麻烦,死后也不会招子女怀念。但毕竟久病床前无孝子。但不是说子女故意不孝顺什么的,而事实确实因为老人长时间生病,子女付出了太多的精力,时间久了自然不会做的特别好,特别尽心,毕竟子女也有自己的生活要过。这并不是子女的无心伺候老人,而是现实客观存在的一些因素,让子女没法再全心全意尽孝。身边也不乏这样的老人。老人去世后,子女除了伤心,还经常会说一句,这样好了,终于解脱了,不用再遭罪了!


所以说,针对那些去世前还在劳作,突然离世的老人,我想说也没有什么好与坏,这样的人生也不能说就不完美。终有一死,悄无声息的离世,或许才是最完美的落幕。


我是莉莉安,暂且聊到这里。评论区里见,我们一起聊聊,老一代农民的人生价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