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淚目!看過了這張照片,你就沒有資格再說不愛學習

淚目!看過了這張照片,你就沒有資格再說不愛學習

01

有點遺憾,新聞出了很久我才看到這張照片。

但第一眼看到這張照片,我的眼淚就忍不住想往外湧。

不僅是因為那個在室外的燈光下讀書的小女孩,更是因為蹲坐在他旁邊的父親。

如果你已經為人父、為人母,這樣的情景、這樣的眼神太熟悉了。

那位蹲在牆角的父親,其實是千千萬萬個父母的縮影,他的眼神裡充滿了期盼與滿足,雖然辛苦,也是幸福。

如果你還不明白學習的意義,看看這張照片,聽聽背後的故事,肯定會有改變。

02

很多人應該已經知道了新聞的內容,照片中的女孩叫郭翠珠,是河南洛寧一名七年級的學生,今年14歲。

照片中的房子和院子,不是她的家,而是村部。

由於停課不停學,需要在網上學習,而郭翠珠的家裡沒有網絡,又捨不得高額的流量費,所以徵得村幹部的同意,來到村支部的院子裡“蹭網”。

她的父親,則蹲在大門另一側的牆角里,默默地陪伴著她。

小女孩刻苦學習的精神當然值得讚美,但更觸動我心絃的是她的父親。

也許,他只是擔心女兒自己在外面學習會害怕,也許,他只是想陪伴在女兒身邊。

有時候,無聊的陪伴可能比當事人更覺得累,但你又心甘情願去陪伴。

作為父親,我知道那種感覺,瞭解那種累到極致心裡卻滿足到極致的滋味。

兒子在外求學多年,我們經歷過無數的奔波與勞累,支撐著我們走下去、讓我們樂於走下去的,是心裡的那份希望和期盼。

03

又想起了那篇曾經刷屏的文章:《牆角的父親》。

一位大學生沉迷於網絡遊戲,經常整晚都耗在校外的網吧裡。

直到大一那年暑假,他去了父親工作的地方,才知道父親多年來竟然租住在一個只有7平方米大小的閣樓裡,每天在冷庫裡搬運貨物,一箱只掙幾毛錢。

頗受感動的他決心做個好學生,怎奈禁不住網絡的誘惑。回到學校,他又很快花光了家裡給的錢,於是打電話撒謊說剛剛生了一場病,讓父母往銀行卡里打錢。

沒想到,三天之後父親來到了學校,由於天氣降溫,父親不但給他帶來了生活費,還給他帶來了一床新棉被。

父親走後,有了錢的他又去網吧玩了大半宿遊戲,然後和往常一樣,來到校外一棵大榕樹下,想從那兒翻牆進校。

就在他剛翻上牆頭的那一刻,他看到父親偎在牆角,身下墊著的是不知從哪裡撿來的破紙箱……

他沒有敢叫醒父親,悄悄回了宿舍。後來媽媽告訴他,父親為了省下住宿的錢,在學校的牆角蹲了一夜。

……

故事裡的父親讓人心酸,但我也相信,即使天氣寒冷,即使父親睡在學校的牆角里,當他想到兒子正在學校裡認真地讀書,心裡也會覺得暖暖的,也會做著幸福而甜美的夢。

04

其實,對孩子的學習傾注所有的力量的不止是貧寒之家。

我的一位姐姐,家在北京,住著將近200平米的大房子,生意順風順水,在國內應該算得上是中產之家。

但小外甥從小就一直沒斷過輔導班,每個週末,姐姐都是陪著他從這個班到那個班,寒來暑往,年復一年。

高考時,外甥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國內的名校,後來又去了美國某名校讀研,畢業後回到國內,發展得非常好。

淚目!看過了這張照片,你就沒有資格再說不愛學習

還記得上面這張圖片嗎?據說是海淀某頂級小學奧數課的教室後部,家長們不但在跟著旁聽,而且同時還在做筆記甚至攝像,他們回家,還要提問孩子,進行復習鞏固。

毫無疑問,這些家長大部分都是高學歷的牛人,但他們看孩子的眼神、他們心裡的期盼,和郭翠珠的父親別無二致。

擁有高學歷,也經歷了職場風雨的他們其實更懂得,努力學習是多麼重要。

在中國,不管你身處哪個階層,都必須明白學習的重要性。

作為學生,努力讀書,是你的使命和責任。

曾經和兒子談心,他問我,為什麼家長總是願意把最多的錢、最多的精力花在孩子的身上,而對自己卻是那麼苛刻。

我說,我們之所以不斷進步,是因為愛總是往下流的,希望也總是往下流的。

每個家長,都希望把自己身上最硬的那塊鱗給孩子,讓他變得強大。

哪怕,最硬的那塊鱗也可能柔弱不堪,但那已經是他們能夠付出的全部。

每一個家庭,每一個父母,都是如此。

05

對於當前問題多多的網上學習,很多孩子有太多的不滿。

其實不僅現在,在平時,他們對學校、對老師、對學習也有各種微詞。

但任何時候,總有人會堅持學習,因為他們相信,努力學習是改變人生的最有效的方式,是實現自身價值的最有效的方式。

努力學習也許不能保證你一定能夠成功,但可以讓你擁有更多的機會和更大的可能。

在外部環境不能改變的情況下,不要給自己找藉口,面對現實,克服困難,才是最正確的應對。

跟那個在村部院子裡蹭網的小女孩相比,很多人都比她的條件更好,有溫暖的書房,舒適的檯燈,父母給洗好了水果放在盤子裡,連走路都輕輕地不去打擾你。

當你不想學習時,不妨看看那個小女孩,想想小女孩父親那期盼的目光。

因為你的父母,和他完全一樣!

明珠絮語(ID:tsliuchanghai),以教師和家長的雙重視角看教育,解答青少年和家長的教育困惑。新書《為自己讀書》正在熱賣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