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茨威格的主要作品有哪些?

Mc少爺


大学期间在图使馆借的第一本书就是茨威格的小说集,惊叹于他对于人物心理生动、细腻的描写,比起《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我更喜欢《象棋的故事》、《马来狂人》、《无形的压力》,就如作者在《昨日的世界》中说的那样“在我的中篇小说中,主人公都是一些抵抗不住命运摆布的人物---他们深深的吸引着我”“命运之手会随时随地把我们攫住,把我们拽到它的永不知足的戏弄之中”。看到楼上有人分析茨威格小说故事性不是很强之类的,我倒不是很在意,相较于雨果《巴黎圣母院》除了故事核心部分外,在建筑、文化、习俗、宗教、社会制度等方面均有着重描述的大百科全书式的布局,茨威格的小说就胜在对于人在各种境遇下的复杂心理,本能反应,尤其是焦灼,矛盾,彷徨等层面的刻画。我们不能用一把标尺去衡量所有的作家和小说,能让读者从心底深深的喜爱,取得感情上的赞赏就是好的小说,而不是形式什么的架构问题。这么多年以来,茨威格一直是我最喜欢的作家之一,并且他在世界范围内能获得广泛知名度,正是因为他的小说中表达了人类的普遍情感,获得了大家的共鸣。


啦啦啦心动的痕迹


小说:《最初的经历》《马来狂人》《恐惧》《混乱的感觉》《人的命运转折点》(又译《人生转折点》)《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又译《一个陌生女子的来信》)《象棋的故事》《一个女人一生中的24小时》《滑铁卢之战》《危险的怜悯》等;回忆录《昨日的世界》;传记《异端的权利》《麦哲伦航海记》《人类的群星闪耀时》《同精灵的斗争》《三位师》《三个描摹自己生活的诗人》《三作家》、《罗曼·罗兰》、《断头皇后》(或《断头艳后》)、人物传记《列夫·托尔斯泰》还有《伟大的悲剧》


用户1510519617370


《昨日的世界》

昨日的世界,文學、藝術、自然豐富而單純的世界,也終究成為歷史長河裡一段雲蒸霞蔚的時光。在時代大環境下,個人的際遇也會被概括成一句簡述,久經孤獨的人,他的思想威力是怎樣的呢?內心世界又如何與外在世界抗衡?

最終,人只能把握自己的一顆心,一遍又一遍翻閱記憶,選擇性地去銘記一些日子、懷念一些人事。擁有見證世事變遷的人生境遇,卻消耗了繼續平靜生活的希望和勇氣。人始終活在內在心結中,一直偏離現實世界的軌道,自我的矛盾與衝突已是不堪重負、不合時宜。在壓抑中尋求出路,卻始終身處樊籠,唯有結束思想,才解放這軀殼,以誠實的死亡犧牲虛偽的活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