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培根随笔》经典语录(一)

《论真理》

1、人类对谎言的偏爱,不仅是因为寻觅真理的艰辛,也不仅是觅得真理后对人心的影响,还因为人类天生对谎言本身的腐朽之爱。

2、掺些谎言总会让人更愉快。

3、若人心能向仁而动,向天意而歇,盘旋于真理之柱,此即为人间天堂。


《论死亡》

4、“与死相伴之事,比死亡本身更可怖。”

5、人也会寻死,并不是因为勇敢,也不是因为太过痛苦,知识因为不断枯燥重复同一件事情而倍感厌倦。

6、倒不像有些人说的:“生命之终结不过是自然之恩惠。”死亡就跟出生一样自然,对婴孩而言,这两者也许同等痛苦。

培根在此文里列出战胜死亡之恐惧的几点:

①激情:复仇之情、爱恋之情、荣誉之情、悲悯之情、恐惧之情、苛求之情、厌倦之情

②崇高的灵魂面对死亡时依然故我

③死亡是自然之恩惠,如同出生一样

④信念坚定、一心向善、热切追求崇高目标和期望之人可避开死亡的痛苦

⑤死亡是重生


《论复仇》

7、所罗门王说:“宽恕人的过失,便是自己的荣耀。”过去之罪早已过去,无可改变,智者关注当下和未来之事就已充实不已,因而绝不会让过去之事使自己徒增烦恼。

8、怀恨在心的人将会如女巫般生活,因其心怀恶意,只能不得善终。


《论逆境》

9、一己的脆弱血肉之躯犹如一叶扁舟,行驶在大千世界的波涛之中。

10、美德正如珍稀香料,历经焚熏碾磨,才会有更浓郁的芬芳。正如顺境更能昭显恶行,而逆境更能发掘美德。

在顺境中需要的美德是节制,即使是顺境,也会有忧虑和嫌恶。

在逆境中需要的美德是坚韧,即使身处逆境,也会得到慰藉和希望。


《论伪装与掩饰》

11、最优良的品质即是拥有坦荡的名声、守口如瓶的习惯、因时制宜的掩饰,以及在无计可施时的伪饰之力。

在此文中培根很全面的概述了掩饰的几种情况,以及掩饰的好处与坏处。

掩饰一个人的自我大致分为三种方式:

①守口如瓶:不会被人看穿或抓到把柄

②被动掩饰:守口如瓶的必然产物,为了守住秘密,只能虚饰伪装

③主动伪饰:(除重大而罕见的情况)一种恶习


《论父母子女》

12、传宗接代是动物的本能,只有声名、美德和伟业才是人类独有。

在此文中培根对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上提了几点建议:

①父母不可对子女厚此薄彼。对子女家庭中一般年龄最大的更受器重,年龄最小的更受溺爱,反而忽视处在中间年龄的子女,但往往是这些孩子更有作为。

②父母不可使子女囊中羞涩

③父母不可鼓励兄弟之间相互竞争

④父母不可任子女自由发展


《论嫉妒》

13、一心只关注自己事业的人不会有多少嫉妒之心。因为嫉妒是一种长了脚的情绪,喜欢到处闲逛,无法留在家中,常言道:“好事之人必心怀恶意。”

14、嫉妒正如日光,照射在岸边和峭壁之上远比照射在平地上要热得多。

15、真诚坦荡的态度(决不傲慢或虚荣)一定回避使用诡计所受的嫉妒要少。


《论爱情》

16、夫妻之爱创造了人类,朋友之爱使其完美,但欲望之爱却会令人类腐化堕落。

爱情容易使人失去理智,智商。有句话说:恋爱里的人,智商为零。用现在人的话说就是恋爱脑。

爱情至上的人会失去一切,包括财富、智慧、甚至爱情本身。

因此不能因为爱情而忽视自己的事业和人生其他有意义的事情。


在阅读的过程中有很多难以理解的地方,主要还是因为知识的匮乏。在此书中会涉及到很多西方历史中的任务,以及圣经中的人物和典故。

此书共58篇,目前只读到前十篇。培根在此书中的观点,适用于任何时代的任何人,感叹于伟人的智慧。读书就是要读一些自己看不懂的书,才会有所收获,无论是从知识积累还是思考维度都会有很大的提升,尤其是经典。

阅读快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