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住口!別教孩子了!你背誦了二十年的樹頭花落未成陰是假的

停課不停學很多家長搖身一變成了教師的角色,然而,教師並不是那麼容易當的,比如,很多家長從小就會背誦的這首《宿新市徐公店》

宿新市徐公店

【宋】楊萬里

籬落疏疏一徑深,樹頭花落未成陰。

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

住口!別教孩子了!你背誦了二十年的樹頭花落未成陰是假的

很多家長從自己讀小學時候就把這首詩背誦的滾瓜爛熟,十幾二十幾甚至是三十幾年來仍然能張口就來,倒背如流,自認為教學生背誦這首詩是沒有什麼問題的,然而,上面這首詩是假的!假的!假的!就是這句“樹頭花落未成陰”現在改成了“樹頭新綠未成陰”。

樹頭花落未成陰

那麼到底是“樹頭花落未成陰”?還是“樹頭新綠未成陰”?

"樹頭花落未成陰"是怎麼來的呢?遠的課本咱們不再追究,就說實行部編版前的人教版的教科書吧。

人教版二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第2課《古詩兩首》的第二首古詩《宿新市徐公店》中就是寫的

籬落疏疏一徑深,樹頭花落未成陰。

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

住口!別教孩子了!你背誦了二十年的樹頭花落未成陰是假的

稀稀落的籬笆旁,一條小路通向遠方,路旁樹上的花瓣紛紛飄落,新葉剛剛長出還尚未形成樹蔭。

小孩子飛快地奔跑著追趕黃色的蝴蝶,可是蝴蝶飛入菜花叢中就再也找不到了。

賞析:

這是一首描寫暮春農村景色的詩歌,描繪了一幅春意盎然的景象。

  第一句是純景物的靜態描寫。籬笆和小路,點明這是農村,“籬落”是有寬度的,用“疏疏”指出它的狀態,顯見其中有間隔,才能看見籬笆外面的山道。“一徑深”,表明山道只有一條,並且很長很長,延伸向遠方。寬廣的籬落與窄小的一徑相對照,稀稀疏疏與綿綿長長相對照,互相映襯,突出了農村清新與寧靜。

  第二句也是純景物的靜態描寫。路旁,樹枝上的桃花、李花已經落了,但樹葉還沒有長得茂密,展示出農村自然、樸素的風貌。

  第三句是人物動態描寫。“急走”與“追”相結合,兒童們那種雙手撲撲打打,兩腳跌跌撞撞追蝶的興奮、歡快場面就歷歷在目了,反映了兒童們的天真活潑。

  第四句,菜花是黃的,又是繁茂的一片,一隻小小的蝴蝶,飛入這黃色的海洋裡,自然是無處尋了。讀者可以想象,這時兒童們東張西望,四處搜尋的焦急狀態,以及搜尋不著的失望情緒等等,更表現出兒童們的天真和稚氣。

  本詩通過對春末夏初季節交替時景色的描寫,體現了萬物勃發的生命力。全詩所攝取的景物極為平淡,所描繪人物的活動也極為平常,但由於採取景物與人物相結合,動靜相間的寫作手法,成功地刻畫出農村恬淡自然,寧靜清新的暮春風光。

樹頭新綠未成陰

部編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第1課《古詩詞三首》的第二首《宿新市徐公店》中卻這樣寫:

籬落疏疏一徑深,樹頭新綠未成陰。

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


住口!別教孩子了!你背誦了二十年的樹頭花落未成陰是假的

部編版的《教師用書》(教參)中這樣寫道:

《宿新市徐公店》描繪了一幅明麗、活潑的鄉村春景圖,體現了詩人閒適的心境。詩的大意是:稀稀疏疏的籬笆旁,一條鄉間小路伸向遠方。客店旁的樹還未形成濃密的綠蔭,樹枝上綻出嫩綠的新葉,迎著春光生長。忽有幾個兒童嬉笑著跑來,追捕兩三隻翩飛的黃蝴蝶,卻見蝴蝶飛入黃燦燦的菜花叢中,怎麼也找不到了。前兩句筆調清新明快,先勾勒遠景,“- ~徑深"的“深"字,寫出小路往遠處延伸,拉長了視線:後寫近景,稀疏的新綠在枝頭,一遠一近,給人以悠遠寧靜之感。後兩句筆鋒- -轉,由靜景寫到人物活動,一靜一動,使整首詩畫面一下子生動起來。看似平淡的“無處尋”,給人留下無限想象的空間,彷彿看到了菜花正在盛放的情境以及兒童的活潑情態。

除此之外,再無其它說明,同是人教社出版的教材,前後出現不同,竟然也沒有任何解釋。

人民教育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於2020年2月26日在其官方網站發表了“《宿新市徐公店》中,‘樹頭新綠未成陰’一句為什麼不是‘樹頭花落未成陰’?“為題的說明。全文如下:

在楊萬里《誠齋集》(宋淳熙紹熙遞修本、四部叢刊景宋寫本)、清代張豫章輯《四朝詩》(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中,記載的都是“樹頭新綠未成陰”。檢索《中國基本古籍庫》,“樹頭花落未成陰”的版本。

住口!別教孩子了!你背誦了二十年的樹頭花落未成陰是假的

疑問:既然檢索《中國基本古籍庫》,無“樹頭花落未成陰”的版本,那麼我們之前背誦的“樹頭花落未成陰”的版本是出自誰口呢?為什麼會有這個版本呢?然而人民教育出版社都沒有給出答案。

結語

我們再教孩子的時候還是以當前教材為準,按照如下的全文進行背誦。至於為何以前我們背誦了個假古詩,我們就不要深究了,畢竟人教人教社也不願意多提,我們又何必抓住這個問題不放呢?

宿新市徐公店

【宋】楊萬里

籬落疏疏一徑深,樹頭新綠未成陰。

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