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名詞解釋」外國美術史-19世紀主要流派

「名詞解釋」外國美術史-19世紀主要流派


外國美術史名詞解釋-目錄

【本期】19世紀主要流派


資料自己整理,僅供交流學習


1新古典主義

定義:在法國大革命及其政治和社會改革之前,有一場純粹的藝術革命,即新古典主義美術運動。它是19世紀法國代表流派,是適應資產階級革命形勢需要在美術上一場借古開今的潮流。

特點:選擇嚴峻的重大題材(古代歷史和現實的重大事件);在藝術形式上,強調理性而非感性的表現;在構圖上強調完整性;在造型上重視素描和輪廓,注重雕塑般的人物形象,而對色彩不夠重視。

代表人物:大衛(達維特)、安格爾等。


2浪漫主義

定義:19世紀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時期興起於法國的一個藝術流派,法國大革命催生的社會思潮的產物。

特點:反對學院派和古典主義;取材中世紀傳說、文學名著;偏重於表現主觀理想,抒發強烈的個人感情;重色彩輕素描,重感性輕理性。

代表人物:席裡柯、德拉克羅瓦等。


3現實主義

定義:又稱為"寫實主義",以現實的、具體的、變化中的人的精神世界及生活遭遇為描寫對象,進行真實的審美反映,口號是“為生活為民眾而藝術”。

特點:重現實,讚美自然,歌頌勞動,刻畫各階層人物的現實生活;重客觀,反對主觀臆造;重批判,表現社會底層人民的不幸生活,批判社會黑暗面。

代表人物:庫爾貝、杜米埃等。


4印象主義

定義:又稱印象派或"外光派",產生於19世紀的法國,是西方繪畫史中的重要藝術流派。

特點:筆觸未經修飾,構圖寬廣無邊;著重於光影的改變、對時間的印象,強調外光表現和瞬間的視覺印象;提倡戶外寫生,描繪陽光下的物象。

代表人物:馬奈、莫奈等。


5新印象主義

定義:19世紀繪畫流派,也稱為“分割主義”、“點彩派”、“科學的印象主義”。

特點:色彩和筆觸嚴格化,代替印象主義生動瀟灑的筆觸;表現純客觀的對象,制約情感傳達。

代表人物:修拉、西涅克等。


6後印象主義

定義:從印象派發展而來,在觀念和實踐上與印象主義相左的藝術潮流。

特點:強調抒發自我感受,表現主觀情緒;強調構成關係,側重於表現物質的具體性、穩定性和內在結構。

代表人物:塞尚、梵高等。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

貓又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