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豆瓣8.0《钢琴课》: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千古一问,十四个字,却有着太多的寓意和解释不尽的丰富内涵。

对于这个问题,在电影《钢琴课》里,女主角爱达用她的选择给出了无声但却清晰的回答:我是情感,我从情感中来,我要到情感中去。


豆瓣8.0《钢琴课》: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有多少人在人生的旅途中,走着走着就忘记了我是谁,忘记了我从哪里来,更忘记了我要到哪里去,习惯了迷失,就将错就错的迷茫一世,迷茫的心灵在迷途里,忘却了谁才是生活的主人,把自己活成了生活的奴隶。

《钢琴课》是1993年与观众见面的影片,该片与陈凯歌指导的《霸王别姬》一起获得了第46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

本片导演简·坎皮恩,是新西兰人,1982年,个人首部短片《果皮》,就获得了第39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短篇奖,1993年,自编自导的经典电影《钢琴课》一举获得第46届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还获得了第66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原创剧本奖。


豆瓣8.0《钢琴课》: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该片以一个哑女和一架钢琴为整部电影框架,通过哑女爱达的情感遭遇,以及一架钢琴的命运,讲述了一个耐人回味的爱情故事,阐明了一个我是我情感的主人,我要到我喜欢的地方去这样一个平常而又深刻的人生主题。

1:人生没有沉重,把另一方的情感诉求视为拖累,是爱的还不够纯粹。

故事发生于19世纪中叶的新西兰海岸,一个六岁那年突然不再开口说话的美丽少妇爱达,因丈夫早逝,带着女儿弗洛拉和一架笨重的钢琴,远嫁给了美国殖民者斯图尔特。

爱达六岁那年的莫名失语,为整部影片蒙上了一层悲剧色彩,也是作者构思最精彩巧妙的部分,无法与人进行语言交流的爱达,更加在意自己的内心感受,更能静下心来专注自我的情感世界,她需要交流需要倾诉,语言上的障碍为她打通了另一条情感出入的通道,用钢琴弹奏出的曲子,就是她或婉转或悲凉的语言。

倾诉是一种宣泄的方法,可有效缓解压力,倾诉是心理的需要,也是一种原始本能。

一架普通的钢琴,对于他人而言只是一件乐器,但对于爱达来说,那是她发声的喉咙。所以,当爱达一路艰辛终于看见了来海边迎接她的丈夫斯图尔特时,她才再三请求一定要把钢琴也运回到家中去。


豆瓣8.0《钢琴课》: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斯图尔特喜欢的只是爱达的美丽容貌,对爱达的情感世界,并不关心,爱达带来的钢琴又大又重,想要运回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斯图尔特不顾爱达的请求,狠心丢弃了它。

斯图尔特决定丢弃钢琴那一刻,就注定了他和爱达是一场错误的姻缘。

爱达无能为力,痛苦万分,陪伴她多年的钢琴,是她排遣孤寂、倾诉心声的唯一寄托,是她的情感载体,爱达虽然跟随斯图尔特回到了家,但她的情感,和钢琴一起留在了海边。

要运回钢琴,虽然有困难,却也不是不可完成的任务,斯图尔特丢弃钢琴的原因,不是他没有能力满足爱达的愿望,而是在他看来,钢琴和爱达是完全分开的,钢琴是冰冷的物件,爱达才是有温度的女人,他想要得到的只是爱达,钢琴是个累赘,他没有心思去参悟爱达的情感世界,也就不会知道钢琴对于爱达的深层含义。

不是他不懂爱屋及乌这个道理,恰恰说明他对爱达没有爱,只是占有的欲望。

爱达是带着希望走来的,斯图尔特在浇灭爱达的希望之火。

豆瓣8.0《钢琴课》: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钢琴课》里的爱达


2:没有了感情的空壳,如何与外界产生情感互动,感情没有融合,爱情只是镜花水月。

爱达不甘心钟爱的钢琴就这样失去了,那是会说话的自己,她心中压抑的情感被封死了表达的途径,她决心要找回属于自己的声音。于是,就求助邻居乔治·贝因,希望贝因帮助她,贝因提出想听一听爱达的演奏,爱达没有拒绝,二人来到了海边,爱达按响了琴键,这一刻,她重新拥有了灵魂与激情,钢琴就是她特有的语言,宣泄出情感,贝因虽然不懂音乐,但眼前的一幕,让他感动和震撼,他懂得了爱达的心灵世界,于是贝因决定用一大片土地与斯图尔特进行交换,斯图尔特同意了,贝因得到了钢琴,但他还有一个条件,就是爱达负责教会他演奏钢琴。

看在土地的面子上,斯图尔特答应了贝因的要求。

贝因费了一番周折,把钢琴运到了自己家里。

贝因重新点燃了爱达的火种,希望的光芒指引着爱达前行。

豆瓣8.0《钢琴课》: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为了弹琴,准确的说,是爱达为了抒发与倾诉,每天都去给贝因上课,但贝因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学琴,那只是他的谎言,他只是想借机亲近爱达,还提出如果爱达想换回钢琴,就要满足他无理的要求。

爱达是拒绝的,但她并没能坚持多久,因为她的灵魂不在她的体内,而是在钢琴中,钢琴摆在贝因的家里,爱达的情感与思想也无法离去。

拒绝到接受,再到最后爱达深深地爱上了不懂音乐却懂得她情感世界的贝因,爱达痛苦而又幸福的在这种不正常的关系里沉醉。

诗人泰戈尔曾说:世上最遥远的距离,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

斯图尔特和贝因对爱达的目的原本是一样的:都是贪图她的美貌,斯图尔特是她的丈夫,从始至终却没有得到过妻子,爱达对他是拒绝的。贝因只是他们的邻居,却得到了爱达,贝因与斯图尔特的差别,就在于贝因顾及到了爱达的情感与心理需求。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怎样爱我。


豆瓣8.0《钢琴课》: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爱达


贝因受到了爱达的感染,更加了解了她,走进了她心灵深处,由开始的贪恋美貌,慢慢地爱上了爱达的全部。

而爱达的丈夫斯图尔特,被爱达排斥在了感情之外,徒有丈夫之名,不曾拥有也不曾为妻子付出过感情。

3:丢弃是为了更好更专心的去爱,找回自己,只要一个理由。

爱达的丈夫斯图尔特发现了妻子与邻居贝因的私情,恼羞成怒,把爱达囚禁在了屋中,不准外出,他以为这样就可以改变现状,让妻子回心转意,斯图尔特又错了,他不知道妻子爱达需要的是什么,他从来没有考虑过爱达的感受,他把钢琴丢在海边的时候,他就已经把爱达拒绝到了千里之外,现在,他把爱达囚禁起来,又把她的感情抛弃到另一个空间里,斯图尔特接二连三的糊涂行为,让他最终失去了爱达。

被囚禁并不能熄灭爱达对贝因的思念与爱意,妻子的执迷不悟,让斯图尔特恼羞成怒,气愤之下,用斧头砍下了爱达的一根手指,但爱达坚定的眼神好像是在说:

我是不会屈服的,我知道我是谁,我知道我应该去哪里。


豆瓣8.0《钢琴课》: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斯图尔特面对爱达的坚守和不屈,无奈地败下了阵来,直到此刻,他才似乎有所顿悟,他才似乎明白了爱达的愿望与诉求,可惜太晚了,他被迫接受了现实,同意爱达和贝因在一起,但他们必须离开这里,他不想再看到他们。

影片最后,斯图尔特和贝因达成协议,贝因带着爱达和她的钢琴离开了,在船上,爱达坚定地抛弃了那架沉重的钢琴,把它丢进了茫茫的大海里。

影片开始是爱达恳求斯图尔特帮她运回钢琴,影片最后是爱达不听贝因的劝告,主动放弃钢琴,鲜明的对比,阐明的是这样一个寓意:人的情感寄托也是有所选择的,没有人懂我的时候,就选择我懂得,有人懂我的时候,绝不辜负愧对这份懂。

贝因懂了爱达,爱达的情感有了更好更温暖的依附,有血有肉的人总胜于没有回应和互动的一架钢琴,一厢情愿的快乐怎比得两情相悦的幸福?

主动丢弃钢琴,是爱达放下心理沉重找回轻松人生的象征。

钢琴沉入大海的那一刻,宣告了爱达崭新生活的开始。


豆瓣8.0《钢琴课》: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写在最后:

关于这部影片也存有争议,主要是爱达在婚姻持续期间,出轨邻居贝因,有悖人们固有的普遍道德观念,这种说法有些道理,但这也恰恰是《钢琴课》成功的原因所在。

这样的设计,更能突显出影片所要表达的深刻内涵,冲突越激烈,内涵越生动越鲜活,越能带给观众有意义有价值的思考。

姑且不论没有感情的婚姻是否道德,姑且不论斯图尔特对爱达的态度是否是一个丈夫该有的表现,我们在观看一部影片的时候,要站在艺术的角度去看待问题,从一部作品里,有了多少收获,有了多少感悟,才是重要的,《钢琴课》要告诉给观众的就是:想要得到感情,要了解它珍惜它,冷落它漠视它,它迟早都会离开。

金棕榈奖的评委们,更不会随随便便就把如此重要的奖项草率地授予给毫无价值与意义的《钢琴课》。

没有原则与立场的道德谴责,只会让我们离真理更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