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如何理解老子的“無為而治”?

龍飛鳳舞初中函數學習


“無為而治”出自《道德經》,是道家的治國理念。無為而治,是老子對君王的告誡,不與民爭。老子認為“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慾,而民自樸”

“無為”怎麼理解是關鍵!原指舜當政的時候,沿襲堯的主張,不做絲毫改變。我個人兩種理解並存有點爭議,一種理解是順其自然,第二種理解是不亂作為。

讓我想起另外一句話《禮記·中庸》:“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


亨嘉丁辰


“無為而治”出自《道德經》,是道家的治國理念。無為而治,是老子對君王的告誡,不與民爭。

老子告訴統治者,應該遵循無為的治國理念。他說,“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慾,而民自樸。”老子認為,無論是大自然界還是社會,管理一個國家,都應該遵循道法自然的原則。人民的生活本來是什麼樣,你就要保持這種自然的狀態,不要去幹擾他,去強迫他。

老子認為,社會有一種自我調節的機制,而不是靠外來的力量去改變。統治者採取無為的政策,那麼老百姓就會自我成長自我管理,統治者清心寡慾,老百姓就會走上正確的道路,統治者不去打擾社會生活,老百姓自我發展,就會更富強,統治者減少慾望,老百姓自然民心淳樸。這就是無為的理念。

但老子又擔心統治者誤解了無為的理念,真的變成做吃等死無所事事的懶政,所以老子進一步強調,無為不是什麼都不做,而是要用無為的理念,才能做成一切的事情。

在道德經的第三十七章,老子說的更加清楚,詳解解讀了無為而無不為的理念,他說:“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化而欲作,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樸。鎮之以無名之樸,夫亦將不欲。不欲以靜,天下將自正。”

那麼,這是否是矛盾的呢?無為如何才能無所不為,如何才能做成一切的事情呢?

這就涉及到我們上面所說的道法自然的理念。也就是說,無為要遵循道法自然的原則,你要順應自然規律、順應社會發展規律,順應人的精神成長的發展規律,去管理國家,才能建設一個美好的社會。

所以,老子認為,無論是國家還是個人,都要過一種減法的生活,這樣才是自然而然的規律。老子明確告訴我們:“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總之,“無為“”不是無所作為,而是不妄作為。因為不違背客觀規律,遵循客觀規律而為,所以無所不為,就是什麼都可以做,只要你遵循道,遵循客觀規律。


梅心清骨


“無為”是老莊的核心理論之一。“無為而治”(出於《莊子》的“為無為,則無不治”)是道家的政治理想。老子說過“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意思是說,聖人效法天地之道,把百姓看作是用草札成的供祭祀用的狗。這不是蔑視、糟蹋百姓,只是說,聖人治國,不以整治百姓為念,不去特別地關愛他們,也不去拘束、干涉他們。讓百姓不失其本性、本德,順從自然的法則,過自由自在的生活。不治而治才是真正的大治。老子說:“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統治者應以“道”為法,清靜而無為,休養生息,讓民眾各盡其能,各享其樂。

道家這種說法一般人是難以接受的。按常理而論,統治者治理一個國家,豈能無所作為?老子當時這麼說,和他所處的時代和個人的理想有關。那是個戰爭頻仍,諸侯王公亂作為的亂世。老子的理想是雞犬相聞,老死不相往來的小國寡民時代。所以老子說“無為”,前面還有段話,就是說還有個前提:“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慾”。百姓們能有食物吃,每天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沒有知識也沒有什麼慾望,沒有戰亂和紛爭。為此,老子還提出“不尚賢”的主張。不標榜賢人,不樹立標兵模範,這樣才能“使民不爭”。人們行為端正,卻不知是合乎禮義;彼此和睦,卻不認為是仁愛;待人誠實,不覺得是忠信。



度度看看


一、老子其人

道祖老子,又稱老聃,原名李耳,字伯陽,楚國苦縣(今河南鹿邑縣)人,約生活於前571年至471年之間。是我國古代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道家學派創始人,被唐朝帝王追認為李姓始祖。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歷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經》(又稱《老子》),其作品的精華是樸素的辨證法,主張無為而治,其學說對中國哲學發展具有深刻影響。在道教中老子被尊為道祖。

二、老子的思想主張:

老子的思想核心是“道”,他認為道是萬物的本源,無論什麼事都要遵循本源。政治主張是無為而治;而在權術上,老子主張物極必反。

三、老子無為而治思想的解讀

無為而治出自《道德經》,是春秋戰國時期老子提出的道家治國理念。老子告誡君王“不與民爭”,強調“無為無不為”。無為而治不是什麼都不做,而是不過多的干預、充分發揮萬民的創造力。無為即不妄作為,需遵循客觀規律而為。歷史上的太平盛世、宏圖大業大都是在道家無為而治的指導下取得。這裡面我個人理解包括三層意思

1、老子主張的為與不為有一個標準,那就是“道”。什麼是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自然,自然法道。可見道就是指一切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

2、老子主張的無為有一個要求,那就是當權者要法乎自然。自然為萬事萬物規定了其產生髮展的規律而不干涉一草一木的具體生長過程。當權者就應該像自然一樣為社會的發展制定規劃,知人善任,選賢與能,充分發揮每個人的聰明才智,這樣才能達到無為而治的目的。

3、老子主張的無為不是指不作為,而是指不要妄為。老子的意思是指當權者應該遵守自然和社會規律辦事,不能因個人的私念而破壞社會和自然的發展規律,這樣才能達到無為而無不為的社會理想。


湖北老葉


我們來簡單地梳理一下老子思想的脈絡,就能真正理解老子的無為而無不為的觀點。

第一,老子思想的核心是道。老子認為,道是主宰世界萬物的一切的根本的法則,它不是神,而是一種推動宇宙萬物運行的客觀存在,雖然它無色無味,你感覺不到它,但是它實實在在地主宰著一切,你甚至無法用語言來定義,因為語言是有限的,而道是無限的。

第二,道的運行法則是道法自然。所謂的自然,不是我們所說的自然界的山川河流風雲雷電等具體的現象,而是躲在現象背後的規律,這個規律就是事物本來的樣子,他應該怎麼樣,就怎麼樣,你改變不了它,只能順應它,如果你一定要改變,那麼一定會受到自然的道的懲罰。這就是道家所說的,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第三,老子的哲學,其實首先是一種政治哲學,是一種關於治國理政的學問。老子作為周朝的圖書館館長,閱讀了大量了上古的典籍,也看到了統治者以有為的措施,去治理天下所帶來的弊病:剝削嚴重、戰爭頻發、生靈塗炭、精神異化等,所以老子要找到一種美好的治國理政的方式,這種方式就是無為而治。

第四,老子的無為的政治哲學,反映到人生觀和價值觀上,就是清心寡慾清靜無為,過一種減法的生活。

下面,好玩的國學就詳細解讀老子的無為哲學。

“無為而治”出自《道德經》,是道家的治國理念。無為而治,是老子對君王的告誡,不與民爭。

老子告訴統治者,應該遵循無為的治國理念。他說,“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慾,而民自樸。”老子認為,無論是大自然界還是社會,管理一個國家,都應該遵循道法自然的原則。人民的生活本來是什麼樣,你就要保持這種自然的狀態,不要去幹擾他,去強迫他。

老子認為,社會有一種自我調節的機制,而不是靠外來的力量去改變。統治者採取無為的政策,那麼老百姓就會自我成長自我管理,統治者清心寡慾,老百姓就會走上正確的道路,統治者不去打擾社會生活,老百姓自我發展,就會更富強,統治者減少慾望,老百姓自然民心淳樸。這就是無為的理念。

但老子又擔心統治者誤解了無為的理念,真的變成做吃等死無所事事的懶政,所以老子進一步強調,無為不是什麼都不做,而是要用無為的理念,才能做成一切的事情。

在道德經的第三十七章,老子說的更加清楚,詳解解讀了無為而無不為的理念,他說:“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化而欲作,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樸。鎮之以無名之樸,夫亦將不欲。不欲以靜,天下將自正。”

那麼,這是否是矛盾的呢?無為如何才能無所不為,如何才能做成一切的事情呢?

這就涉及到我們上面所說的道法自然的理念。也就是說,無為要遵循道法自然的原則,你要順應自然規律、順應社會發展規律,順應人的精神成長的發展規律,去管理國家,才能建設一個美好的社會。

所以,老子認為,無論是國家還是個人,都要過一種減法的生活,這樣才是自然而然的規律。老子明確告訴我們:“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總之,“無為“”不是無所作為,而是不妄作為。因為不違背客觀規律,遵循客觀規律而為,所以無所不為,就是什麼都可以做,只要你遵循道,遵循客觀規律。


每日娛樂匯a


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出現很多意義深遠,影響巨大的思想。老子的“無為而治”就在其中,老子的思想像一盞燈塔,指引著歷代的王侯將相,文臣武將的思想,是修身養性,治國安邦之道。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陽,春秋時期人,中國古代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和史學家,道家學派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在道教中被尊為始祖,稱“太上老君”。在唐朝,被追認為李姓始祖。曾被奉為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歷史名人之一。

無為而治本意

“無為而治”出自《道德經》,是道家的治國理念。無為而治,是老子對君王的告誡,不與民爭。無為而治”並不是什麼也不做,而是不過多地干預、充分發揮萬民的創造力,不違背客觀規律,遵循客觀規律而為,做到自我實現,走向崇高與輝煌。中國上下五千的文明歷史,有著無數的太平盛世、宏圖大業,都是在“無為而治”的思想理論的指導下而實現的。。

“無為而治”現實意義

治理國家


依靠自然規律和事物發展的規律,依靠人民的力量和智慧,不要去限制思維,打破思維,勇於創新。充分信任和依靠下機官員,讓他們去完成各項工作,自己的任務是尋找“千里馬”。實行“君無為而臣有為”的管理方法,達到“君逸臣勞國必興,君勞臣逸國必衰”的管理目的

  • 企業管理

公司高管從日常小事中脫離出來,主要抓好企業發展戰略和識人用人的工作,至於具體的研發、技術、生產、銷售等各級工作,要充分利用和發揮員工的力量和智慧。以開放性的思維去更好的解決問題。

教育領域

孩子要遵從自己內心的想法,釋放自己的天性和思維,老師和家長要懂得適當放手,只要不是違法亂紀的原則性問題,就讓孩子親力而為、不斷的學習和探索、每個人都是在不斷的困難挫折中不斷完善,不斷提高,最終不斷的走向新的高度。

我覺得“無為而治”是一個意義重大,影響深遠的思想,每個人都應該理性的,正確的認識和學習“無為而治”的思想,並應用到實踐中,得以事物不斷的完善和提高。對於國家,它是治國理政,興國安邦之道;對於企業,它是不斷進步,繁榮發展之道;對於個人,它是打破傳統,開拓創新之道。


春夏秋冬L


其實,不只是老子講“無為而治”,孔子也主張“無為而治”,“子曰:無為而治者,其舜也與?夫何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看來,這個說法,是春秋戰國之交時期的“時髦詞”。

當然,老子和孔子的“無為而治”含義不盡相同。

老子,可供查詢的資料太少。

最全的,大概非《史記.老子列傳》莫屬。不過,司馬遷說得也很含糊。

大概可以知道的,就是老子大約與孔子同時,年齡比孔子大,資格比孔子老,因為他是朝廷的史官,孔子不過一枚教書匠而已。

他的著作,就是西出函谷時,應守關的尹喜之請所寫的五千言《道德經》了。

老子之所以騎青牛出函谷關,據說是對供職的東周朝廷信心全失,於是憤然離職。後世也有猜測,他是和奔楚的王子朝一夥出走的。時間對的上;路線上正合適,出成周洛陽向西,到靈寶出函谷關,向南折往楚地;老子管理周廷檔案,這也能解釋王子朝攜出大量王室文件這件事了。

關於《道德經》或稱《老子》一書,後世爭議不斷。現在比較一致的看法,認為此書成書於戰國中期,比本人在世約晚一百多年。

但是,現在言說老子,只能以這部書為依據了。

關於《老子》一書的核心觀點,呂思勉先生有一個概括很精闢。他說:“《老子》書之宗旨,一在守柔,一在無為。主守柔者,古人率剛勇好鬥,其敗也,非以其弱而以其強。上古如蚩尤,中古如紂,下古如齊頃公、楚靈王、晉厲公、吳夫差、宋王偃、齊湣王皆然。故以是為戒。其立論之根據,則為禍福倚伏。蓋觀四時、晝夜,而以天道為循環。此固淺演之民可有之知識也。無為猶言無化。化者?棄其故俗,慕效他人。蓋物質文明,傳播最易,野蠻人與文明人遇,恆慕效如恐不及焉。然役物之方既變,則人與人之關係亦隨之而變。而是時之效法文明,不過任其遷流所至,非有策畫,改變社會之組織,以與之相應也,則物質文明日增,而社會組織隨之而壞矣。民間之慕效文明,隱而難見,君上之倡率,則顯而易明,故古人恆以是為戒。此等見解,誠不能謂為無理,然不能改變社會之組織以與新文明相應,而徒欲阻遏文明,雲胡可得?況習俗之變,由於在上者之倡率,不過就表面觀之則然。人之趨利,如水就下。慕效文明,其利顯而易見,社會組織變壞,其患隱而難知,亦且未必及已,人又孰肯念亂?“化而欲作”,雖“鎮之以無名之樸”,又何益邪?”

這是說,《老子》的核心宗旨有兩個,守柔和無為。 “無為”,就是“無化”,而所謂“化”,即羨慕他人,追求物質。

所以,《老子》講的“無為而治”,也就是他的“小國寡民”思想。

《五十七章》說:“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慾而民自樸”。有人說,這個意思是說,不要過多幹預黎民的生活,讓他們自己發展。這個理解,大約說對了一半,還不是《老子》思想的全部含義。

《老子》說的是,第一,不要用利益去誘使黎民有不安現狀、圖謀變化的慾望;第二,要讓黎民習慣於現在的生活狀況。

所以,《老子.十章》說:“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天道與萬物就是這樣的關係,要讓民眾相信這這一點。

《十七章》還說:“悠哉,其貴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優哉遊哉,少說話,把事情辦成,讓老百姓習慣於這樣的統治。

《六十六章》說:“聖上處上而民不重,處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君王居於上而讓民眾感覺輕鬆,天下的民眾就會歸順他,像小河歸順大海一樣。

如果這個思想,確實是老子思想的話,一定與他對東周朝廷的治理以及春秋開始的諸侯爭霸不滿有關。若如有些學者認為的,《老子》成書於戰國中期,確實與孟子的思想很接近。但無論如何,這個思想,是有其合理意義的。而且,與道家強調剛柔相繼的思想一致。

接著要說的是,《老子》對於“無為而治”開出的“藥方”,其實就與時代的發展不合拍了。

《八十章》說:“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兵甲,無所陳之。使人復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三章》說:“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慾,使夫知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第一,要退回到比較原始狀態的社會去;第二,要實行愚民政策。這樣才是“無為”“無化”的統治;只有這樣,才能做到“無為”和“無化”。

所以,大概還是呂思勉先生說的有些道理。

他說,前秦的諸子百家裡,農家,要退回到最原始的社會去;道家,要退回到結繩記事的比較原始的社會去;儒家,要退回到西周去;只有法家,是適合於當時的社會發展潮流的。


一老沈一


答:.要想理解出老子的“無為”之治的中心思想於最高境界價值內涵,必須先知《道德經》中的“道”與“德”和“經”三大主題內涵所在的認知。

道:有先者必歸陰成地道與後陽必知要篤行天道,再至人道有兩位女性傳承和對接先者轉型歸陰和理性屬陰和行天道者有後人以不忘初心和牢記使命,有匡正結義,才有地天人之道的大圓滿。

德:有先者必須知地道的準則,才能得到後陽行天道者的尊重有厚德的感昭,就要知篤行天道的標準,是以上德不德是有德和無為而無不為像太陽一樣,只有無私的奉獻,有博愛天下的光和熱,這就是老子用《無為》而治的最高境界是篤行天道的標準,既要有像太陽一樣的無私奉獻而無不為光輝思想,還要知有前者德行核心未歸陰,是不可再立陽性像太陽為核心的標誌。要期待先者歸陰成地道有厚德以女性人物傳承轉型之時到來,就自然知地道厚德似月亮為九數是陰性核心的標識,才有天道上德像太陽從東昇至中天有8數為核心的標誌。就有人道有三元共體與五屬守正結義的明德和合觀,更有敬天道有上德繼承,尊地道有厚德傳承和對接,形成兩性像《品》德構型的理性歸屬與主次的認知。這就是行道者以“無為”而冶的真正理念和最高的境界所在,才能感化後人,迎合各方以理性歸屬,能遵道明德,求同存異,守正結義,知行合一,就有無為而無不為的和合文明理念所在。

經:是道義史序經歷,有先陰走地道的始點至終和轉型更替認知,又有後陽行天道的起點至恆點昇華的光輝經歷,才有人道到來對上德與厚德的認點,就有各方共同認崇與認同的明德信仰觀念樹立和擁舉,就有地道與天道至人道三個偉大階段發展過程的必然性存在,而形成最大同心圓的道德經總體概念所知。


夢仙曲


老子認為,世界的本原是無,只有無才符合道的原則,“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無為而治是道家基本的政治主張。無為,即“不為物先,不為物後”,順乎自然以為治。無為是實現無不為 、無不治的前提和條件,“以無事取天下”。《漢書·藝文志》說:道家的無為政治主張是“君人南面之術”,道出了無為政治的基本精神。先秦道家無為而治的政治主張,主要包括“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絕聖棄智”、“絕仁棄義”等內容。莊子更主張君主應該無慾、無為、淵靜,“無慾而天下足,無為而萬物化,淵靜而百姓定”。無為而治的思想在中國古代有很大的影響。漢初的黃老之學吸取了先秦道家無為而治的思想,適應秦末政治動亂之後,民心思定的形勢,強調清靜無為,主張輕徭薄賦、與民休息,對人民的政治生活和經濟生活採取不干涉主義或少干涉主義,藉以安定民心,發展社會生產。黃老之學的無為而治思想在當時起了積極作用。唐代初年和宋代初年的統治者都曾利用無為而治的思想協調處理當時的社會矛盾,並有所收效。魏晉玄學家則通過宣傳無為而治,引導人們消極、遁世、清談、無所作為,對社會產生了消極影響。

老子的無為思想老子的哲學並不是一種西方意義上的知識學體系,而是一種生命的智慧,一種對“道”的追尋。老子“道”的學說,就是對宇宙萬物的形而上的把握。它的宗旨,不在玄遠的空洞世界,而在生活的實踐之中。對於個體生命而言,它提供了安身立命的基礎;對於一個國家而言,則是一種達至善治的智慧。雖然老子思想以“玄之又玄”而著稱,但其背後的濟世情懷,卻值得反覆體味。老子的哲學是一種大智慧,對於人類一切事務,包括管理在內,都具有深刻的啟發意義。其中,無為而治的思想是最具有影響力的。“無為”,在老子那裡意味著“道法自然”,即所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無為即自然”,是老子哲學的基本觀點。老子將“道”視為宇宙之本,而道之本性則是“常無為而無不為”,即“道”對於宇宙萬物是“侍之而生而不辭,功成而不有,衣養萬物而不為主”。就道生成萬物、成就萬物而言,道是“無不為”的;就道對於萬物“不辭”、“不有”而言,道又是“無為”的。從本質上講,這是“無為”與“無不為”的有機統一。天地萬物的生成與存在,皆是“無為也而無不為”的。老子正是從這一思想出發,認為治國安民,要反對“有為而治”,而主張“無為而治”。在他看來,“為無為,則無不治”,“聖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聖人“無為而無不為,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老子把“無為”看作聖人“取天下”和“治天下”的手段。

老子既反對儒家推行“以德治國”,又反對“以智治國”。指出:“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子;國家混亂,有忠臣。”認為,“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民之難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同時老子也反對兵家的“以力治國”,反對暴力戰爭。認為,“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主張“以道佐人主,不以兵強天下”。只有推行無為而治,才能達到“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為而民自富,我無慾而民自樸”的理想社會。

無為無所不為

“無為”思想是由老子在《道德經》中提出的。老子所處的春秋時代,諸侯混亂,統治者強作妄為,貪求無厭,肆意放縱,造成民不聊生。在這種情形下,老子提出了無為思想,呼籲統治者要“無為而治”。他說:

“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慾而民自樸。”

“好靜”是針對統治者的騷擾而提出的,“無為”是針對統治者的苛政而提出的,“無慾”是針對統治者的貪慾而提出的。老子認為,為政者應當能做到“無為而治”,有管理而不干涉,有君主而不壓迫。讓人民自我發展,自我完善,人民就能夠安平富足,社會自然能夠和諧安穩。

“無為”就是不做任何違反自然規律、有損道德規範、違反社會法則,有害眾生的事。但這裡的“無為”並不是什麼都不做,並不是不為,而是含有不妄為、不亂為、順應客觀態勢、尊重自然規律的意思。老子說過“無為而無不為”,意思是說:不妄為,就沒有什麼事情做不成的。這裡,“無為”乃是一種立身處世的態度和方法,“無不為”是指不妄為所產生的效果。老子還曾談道,“為無為,則無不治,”意思是說以“無為”的態度去對待社會人生,一切事情沒有做不到、辦不好的。因此,老子所講的“無為”並不是消極等待,毫無作為的,而是“為無為”、“為而不恃”、“為而不爭”,即以“無為“的態度去“為“,去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

有為有所不為

老子說的“無為而治”、“無為而無不為”,並不是說坐在那裡什麼也不幹,就什麼事情也做成了。在老子生活的時代,人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自給自足,無需統治者來組織生產和交換,用誰來“為”,一切順乎自然地進行。而統治者一旦“為”,則是為修建奢華的宮室而催逼苛重的稅賦,或是為發動吞併他國戰爭而拉夫抓丁。這樣“為”則百姓遭殃,社會動盪,“無為”則人民閒適、社會安寧。因此,“無為”是不妄為,不亂來的意思。是說統治者行為要順應自然、社會發展的規律,並按照規律去定相應的法律、制度、不輕易變更,人們在這樣的法律、制度下盡情發揮自己的聰明才幹,努力去做。

“無為”追求的是奉獻,“無為”的結果,恰恰也成為“有所作為”(有奉獻)。

不爭自有成

老子在自然界萬事萬物中唯獨最為讚美水。他認為,“不爭”是美好“水德”的一個品質。老子曾說“水善利萬物而不爭。”這裡的“不爭”,一是指無私,水利養滋潤了萬物,而又並不從萬物那裡爭取任何利益自己的東西;二是指與世無爭,不僅是在被自己滋潤了的事物那裡不爭,面對世間一切,它都不爭。

“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立於不爭而無憂,立於不爭而有成。”

“不爭之爭”與無為而治(南方日報)

劉小青

東漢時期,貴人鄧綏受到和帝寵愛,皇后陰氏十分嫉妒。但鄧綏為人謙恭,性格柔順,對陰氏十分尊重。與陰氏同時進見和帝,鄧綏從不正坐;和帝每次提問,鄧綏總是讓陰氏先說,從不與陰氏搶話頭;每當發現自己的服飾與陰氏相同或相近時,鄧綏便立即換掉,絕不與陰氏搶風頭。儘管如此,陰氏仍然與人一起施行巫蠱之術,企圖置鄧綏於死地。鑑於陰氏的專橫、陰險與鄧綏的謙遜、忍讓形成鮮明對照,和帝幽禁了陰氏,並在鄧綏稱病辭讓的情況下堅持將她立為皇后。這個故事,被後代史家公認為“不爭之爭”的典型範例。

這裡的“不爭之爭”,與作為領導方法的“無為而治”在道理上是相通的。這裡的“不爭”並非真正的“不爭”,而是以“不爭”為“爭”的手段;“無為而治”中的“無為”也並非真正的“無為”,而是以“無為”為“為”的手段。所謂“無為而治”,實質上就是把“有所不為”當作治政的方法和藝術。兵法的開山祖師姜太公說,最高明的政治是無為而治。無為而治是在中國政治思想史上佔有重要地位的道家學說的核心,道家同樣把無為而治視為治政的最高境界。至於歷代帝王將相,大概沒有誰不希望能用最少的心血來建樹最大的政績。只不過實現無為而治,實在需要領導藝術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

領導者怎樣才能達到無為而治的境界呢?從歷史經驗來看,至少應把握以下五條:

1.與民休息,寬容大度。姜太公說,天有經常運行的軌道,老百姓有自己的生活常規。君主如果能夠遵守修養生息的規律,天下自然就平安無事了。漢高祖劉邦在建國後遵從無為而治的黃老之術,表面上不算勤政,但實際上正是通過讓人民修養生息,使農業、工商業等得到了迅速發展。明朝的馮夢龍說,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宋初的宰相趙普每當收到士大夫之間相互揭發告短的文書,不看一眼便付之一炬,表面上像是不負責任,但實際上正是通過遏制勾心鬥角之歪風,維護了當時的“安定團結”。

2.順乎自然,恪守天道。漢文帝的母親薄姬,當初只是劉邦的一個不起眼的嬪妃。儘管只被劉邦“寵幸”一次便懷上了“龍種”,但她生下兒子後仍然很少與劉邦見面。後來,薄姬不僅因未被劉邦寵愛而使母子免遭呂后囚禁,而且因兒子幸運登基而成了皇太后。這就表明,削尖腦袋鑽營即使一時得利也未必是好事,而順乎自然即使一時失利也未必是壞事。

3.清心寡慾,淡泊名利。南北朝時期,傅昭一生經歷宋、齊、梁三朝,任過州郡屬官、地方長官、朝廷命官。當時,朝代走馬燈似地更換,官場上混亂無序,危機四伏。傅昭之所以未遭受什麼挫折並能保全自己的地位和名聲,靠的就是清心寡慾,淡泊名利。據史書記載,他居朝廷,無所請謁;居家室,不蓄門生,不結黨徒,不交私利。這些無疑是他得以善終併名垂後世的重要原因。

4.以正避邪,謹言慎行。西漢後期,政治非常腐敗,朝廷日薄西山。是時哀帝寵信高安侯董賢並納其妹為妃。傅皇后之父傅晏懼怕有一天會出現廢立之變,飛來橫禍。他的朋友桓譚說:刑罰再嚴,不能加於無罪之人;邪惡再盛,不能無故加於忠正之身。桓譚告訴他,此時此刻,最重要的是要叮囑皇后,千萬不能以巫醫方技等手段與董妃爭寵;其次是他自己應遣散門徒,務執謙謹,防止別人借他之勢在外胡作非為。否則皇帝抓到把柄,後果將不堪設想。傅晏遵囑而行。後來,董賢在皇帝的指使下想盡辦法,包括逮捕傅後之弟審訊,都始終未能找到陷害傅家的藉口。

5.釋疑自保,激流勇退。俗話說,伴君如伴虎。如何祛除皇帝的疑心,一直是宦海沉浮的關鍵所在。楚漢相爭期間,率軍東征的漢王劉邦,反常地幾番派人慰問留守關中的丞相蕭何。蕭何為了祛除漢王的疑心,便在自己的親族中挑選出年輕力壯的人,讓其押運糧草,前往滎陽從軍。如此,蕭何才得到了劉邦的信任。在歷史上,功成身退也是官場的一條定則。道家始祖老子認為,功成身退,乃天地之道。有許多曾經戰功赫赫的英豪,如漢武帝時期的“飛將軍”李廣,唐朝代國公李靖等,都是因為不服老貪戀功名而不得善終。

道家產生的歷史背景是春秋戰國時代的戰亂紛爭。在這個混亂的時代,根據周文所建立起來的社會、道德、政治秩序,正在面臨崩潰。用以維持這個秩序的周文,成了徒有架子的形式。儒家想藉仁、義來充實這個外在的架子,老子及莊子則認為文、禮、仁、義這些東西都是外在的形式。即使它們能夠成就社會秩序,這個秩序也不是一個理想的秩序,在這個不理想的秩序中,人們受到束縛而不能得到真正的自由及解放。

像儒家哲學一樣,道家哲學基本上也是一種內聖及成德之學,它最終的關懷是個人的修養以及成為一個有德之人[6]。但是,修道及成德無法脫離社會而完成,而社會如果沒有**,它的存在也就發發可危。道家並非政治上的無**主義者,對於什麼是理想的政治秩序,道家提出一套想法,這套想法就是“無為而治”這個理論。這個理論與道家內聖及形而上的理論有不可分割的關係。道家內聖及形而上的理論,最重要的論旨就是叫人順應自然、順性而行,而不要刻意。在莊子《刻意篇》中所列舉的五種人:山谷之士、平世之士、朝廷之士、江海之士及道引之士,都是刻意而不順性的人物。這些人違反了自然,因此也非得道之士。莊子認為只有癟然無極的聖人,才能做到“不刻意而高、無仁義而修,無功名而治,無江海而閒,不道引而壽,無不忘也,無不有也”。這樣的人才能順乎自然而得到自我解放。而天地之所以為大也在於它能順應自然,因而成就萬物。所以老子說:“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為玄德。”(《老子》第十章)又說:“道法自然。”

道家無為而治的思想,可以說是他們的形而上學及內聖之學在政治上的應用。《老子》及《莊子》二書中談到無為而治的地方很多。


天下熱文


讀道家的思想,繞不過《老子》這本書,讀《老子》這本書,紿終繞不過“無為而治”這一最重要的主題。

那麼如何理解“無為”呢?

所謂的“無為”指的是什麼?難道無所作為就能夠治理天下?要真是這麼容易的話,那傻子也能夠治國平天下了,那努力和學習又有什麼意義呢?所以很顯然,“無為”並不是無所作為,更不是什麼都不做。它所強調的有以下幾點:

一、“無為”所強調的是不要過分的干擾或影響正常的事物或社會形態的平穩運營,進一步的說是讓人們或引導人們不要違背事物本來的發展規律來做事情。順應規律,就能接近於“道”這一境界。如春種秋收這一自然規律,違反了就沒辦法達到秋收的目標。當然現代科技發展了,有反季節和種植這一概念,但需要配套的東西也會更加複雜,其效果也不如順應自然規律種出來的好。

二、“無為”還強調因循這一做法,也就是讓事物延著固定的脈絡軌跡運行,但因循並不等於守舊,也不是對傳統或習慣的盲目遵循,而是在傳統或習慣的基礎上順勢而動,因此所謂的因循之道並不否定改革或變革,它更強調的是對於傳統或習慣等約定俗成的東西進行修復,使之更適用於現實,更符合於自然規律的運營法則。

三、另一方面,“無為”還強調“修復”不宜用力過猛,因為傳統或習慣本身就具有具大的慣性和存在的價值。用力過猛只會導致事情有更加複雜化,導致無法收拾。就像撐舵一樣,用力過度,往往會有翻船的危險。

如何理解“治”呢?

“治”就是治國,老子本人就是貴族,屬於統治階層。他寫這本書最重要的目的之一就是教會統治者治理國家。但道家治國的目的更強調的是讓人們安居樂業、各有所得而不是富國強兵。

道家治國本質上是實現社會的漸進改良,而這種改良本身並不是要推翻舊的社會形態,而是在其舊的基礎上漸漸的增加新的東西,以達到治國的目的,它更強調的是“百姓日用而不知”。如我們現在用的手機、微信、支付終端、汽車等,當我們發現這些改變時,我們早已習已為常,也就是說道家所說的“治”,講究的是不知不覺中讓人們主動接受新的東西和觀念,而舊的事物也會在無形當中逐漸陶汰。

用西方的話來說,就是“看不見的手”,讓事情延著自然之道去運作和發展。我想這也是“領導”這兩個字的精髓吧!

所以對於國家的治理或者企業的管控,所謂的“無為”並不是放任自由發展,毫無建樹。而是要求領導人要最大限度減少有自己的想法。作為管理者,最重要的是找到趨勢,順治而為,才會事半功倍。

所謂的治理,首先要相信人身上就有“獨立自主,創生萬物”的本性。因為信任,所以不亂干預;因為信任,所以放權讓利;因為信任,所以認為唯有當每個人獨立自主,才能釋放出天然的創生能力和平衡的能力。正是因為對人性本質和人際自然關係的極度信任,所以老子認為,在政府減少干預和管制的情況下,整個社會的“自然”得以釋放,就會實現“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慾而民樸”的結果。

因此往往以自由為基礎建立的社會會更加富強,而不自由的社會,都是建立在對人性的蔑視和不信任的基礎上。一個領導人缺少信任能力的組織,是缺少競爭活力的組織,一個不建立在信任為基礎的社會,是扭曲人性的社會。信任能力,對個人來說是個人財富,對社會來說是公共財富,一個上下左右缺少信任的社會,是運行成本高和低效率的社會,是缺少恆心的危險社會。

這就是我對於老子“無為而治”的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