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大名鼎鼎的徽菜經典臭鱖魚,是這樣做出來的

八大菜系之一的徽菜,有一道十分經典的代表菜——臭鱖魚,又名臭桂魚、桶鮮魚、桶魚,醃鮮魚。臭鱖魚是將新鮮的鱖魚放進木桶中用鹽醃製數日,等魚散發出似臭非臭的氣味後,入油鍋略煎,並配以豬肉片、筍片,小火紅燒。

大名鼎鼎的徽菜經典臭鱖魚,是這樣做出來的

也許有人會問:魚之鮮在於食材和清蒸,可是為什麼要選擇讓一條好魚腐敗?

那麼,不得不提臭鱖魚的典故:兩百年前,徽州某一新任知府酷愛吃鮮鱖魚。一衙役常年給縣衙送鱖魚,但往返山巒險惡,要花費6-7天的時間在路上。時值冬日,天氣突然回暖,行至中途,雖日夜兼程仍無法避免桶中的活鱖魚死去,散發出臭味。該衙役急中生智,忙叫挑夫把魚刮鱗剔腮,剖肚剔腸,在魚身上抹上一層食鹽殺殺臭味,並拿出幾條鱖魚叫一飯店廚師煎燒,以試鱖魚“醃鮮”的味道如何,竟沒想到別有一番風味。

大名鼎鼎的徽菜經典臭鱖魚,是這樣做出來的

等衙役到了徽州府,沒有忙著去衙門送鱖魚,而是將16桶臭鱖魚全部交給了廚師兄長,兄長僱請來城裡的諸多廚師,洗淨臭鱖魚,配姜、蒜、椒、醬、酒、筍等佐料精燒細制,以“風味鱖魚、免費品嚐”的名頭招徠顧客,大家吃過魚後,連連道好。衙役給知府也端去一盤,知府嘗後,嘖嘖感嘆:“風味鱖魚,名不虛傳!”

大名鼎鼎的徽菜經典臭鱖魚,是這樣做出來的

雖聞起來臭,吃起來香的風味臭鱖魚,既保持了鱖魚的本味原汁,肉質又醇厚入味,由此聲名遠揚,一躍而登上徽菜譜。成為不少徽州人離城後念念不忘的家鄉味。

大名鼎鼎的徽菜經典臭鱖魚,是這樣做出來的

▶食材:

鱖魚、肉片、筍片、醬油、紹酒、白糖、薑末、雞清湯、豬油、青蒜

▶做法:

1.新鮮鱖魚洗淨、去鱗、剪開魚肚,抹鹽,然後放在木桶裡醃製(最佳方式是木桶醃製,也有泡沫箱醃製,缸裡面醃製等多種方法都可以,但是切勿採取直接抹鹽然後也無石頭壓的醃製方法,這種醃製方法魚肉不結實,魚的水分不易排出,魚肉無法充分發酵,就達不到臭鱖魚“似臭非臭”的效果,魚肉也不好吃),然後將魚放在室溫25'C左右的環境中,醃製出味。

2.醃製好的鱖魚洗淨,在兩面各剞幾條斜刀花,待晾乾後放入油鍋略煎,至兩面呈淡黃色時,倒入漏勺瀝油。

3.在原鍋中留少許油,下肉片、筍片略煸後,將魚放入,加醬油,紹酒、白糖、薑末和雞清湯,用旺火燒開,再轉用小火燒四十分鐘左右。

4.至湯汁快乾時,撤上青蒜段,用溼澱粉調稀勾薄芡,淋上熟豬油,起鍋裝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