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国家给中小微企业的红包能转化为劳动法人员的工资吗?

现在国家的想法是,人有收入就能保稳定。

只有企业稳,就业才能稳,收入才能稳。

再看企业,没有业务没有现金流,发工资可不是发劳保,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现金。

要想活,就必须压缩成本,否则挺不过去了。

看看宣告清算的公司,几个是真心想退出的?撑不下去了,不得以而为之。

企业撑不住话,所谓工资支出,就是镜花水月了。

作为律师,可以拿出国家的法律条文说职工有什么权利、企业有什么义务。应该说,法律规定中双方的权利义务是比较清晰的。但是,制定条文、规则的时候并没有考虑到现在的这种极端情况,或者说没有专门针对目前状况下可以专门使用的规则。所以说,直接使用既定的规则本身就可能造成更大问题。

国家应该也意识到这个问题,开始那口袋里的余粮给企业发红包:降费(如社保、政府收费)、降税(如小规模纳税人的增值税)、延期办理,引导经融机构积极进行金融扶持(如还贷延期、利率下调等),通过杠杆传导给企业减压。

希望能明显减轻企业的成本压力,能够再挺一挺。

活着,对投资人、对职工、对国家,都是最重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