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战国时期长平战争后赵国伤害重大,为什么燕国还是打不赢赵国?

种花家兔纸147712507


要搞清楚这个问题,必须要先看地图,地图最醒目,打仗怎么离得了地图呢:

春秋战国时代,简单粗暴!看那个国家的国力强盛与否,就看土地面积!农耕生产力水平嘛!

战国时代,绝对不会出现工业时代的“以色列”那种国家,凭着金融系统就可以积蓄力量,凭着科技先进就可以打胜仗。

农耕时代,只有老老实实种地,认认真真练兵,才可以打胜仗,别无他途。

战国时代,有土才有粮,有粮才有人,有人才有军,有军国自强。

如上图所示,燕国和赵国比较起来,赵国怕不是比燕国要大上三倍?

所谓战国七雄“秦楚赵齐燕魏韩”,我们从地图来研究,可以认定统一天下的要么是秦,要么是楚,其他五国是没有可能统一天下的。

秦国楚国之下就是赵国了,赵国很厉害的,有秦楚并列第一,没有国家和赵国并列第二、

战国时代,赵国的国力属于第二梯队,唯一的第二梯队。

如果没有秦国和楚国,统一天下的就是赵国了。

燕国和齐国捆在一起也打不过赵国的。

不要信什么名将,什么谋臣可以左右一切。国家间的战争打到最后,打的还是国力!

诸葛亮那么厉害,还是打不过魏国;希特勒的隆美尔德才兼备,德军士兵也勇敢善战还是打不过养了一群“少爷兵”的美国;日军自将军到士兵尽管也都视死如归不怕牺牲的去战斗了,还是要死于钢铁洪流之下。

没办法,工业时代,打仗打的是钢铁。

回到题目本身——战国时期长平战争后赵国伤害重大,为什么燕国还是打不赢赵国?

因为赵国的生产力还在,不就是打了一个败仗嘛!不就是这次败仗死的士兵有点多嘛!

可是,剩下来的依然还是要强过燕国,赵国的国力就算被打残了一半,也还是强过燕国,赵国看着是燕国的三倍呢!

其实,仔细排排,战国七雄之间的战争,也就秦楚之间,秦赵之间打过像样的战争,比如长平之战,比如蓝田之战。

燕国能做的只是派荆轲去刺杀秦始皇,可从来也没有打过一场像样子的战争;

齐国是啥也没做,傻等!直接最后投降,

魏国和韩国也始终没有打过什么拿的护手的与秦国间的"大战”呀!

实力就是实力,不容小觑的,苏联被解体,一分一十五国,剩个俄罗斯,如今也三十年了呢!德国也罢,英国也罢,法国也罢,这些所谓的老牌子强国哪一个敢得罪普京呢?

不是一个级别!

一样的道理,就是赵国被一分为二,燕国也不是个的。


葭明通半瓶历史


本文介绍长平之战后,赵国是如何两连击把燕国打垮的。
一、燕国在赵国背后捅了三刀
公元前259年,长平之战后,秦国一方面兵临邯郸城下,一方面约燕国出兵赵国。

燕武成王终于沉不住气,他趁机策反赵国武垣令傅豹,并在武垣集结兵力,厉兵秣马,大有与秦军形成东西夹攻,灭亡赵国之势。
面对燕国趁火打劫的行动,赵国根本没有兵力去收复武垣,况且一座城池的得失,相比长平之战的损失,对赵国来说也算不上什么,赵孝成王也就咬牙切齿忍了。
公元前256年,邯郸之战结束后一年。秦国王龁率军攻克赵国二十几个县,斩首九万军民!
秦国的盟友燕国,又在背后捅了赵国一刀,攻占赵国的昌城(今河北冀州西北)。此时的燕国,是新国君燕孝王即位的第二年。
赵孝成王忍气吞声,压住火气,赵军没有实力双线开战。
公元前251年,担任赵国相国近四十年的平原君去世,赵国立刻少了一位栋梁之才。
平原君死后,邯郸来了一位来吊丧的不速之客,他就是燕国的相国栗腹。栗腹借吊丧之名来邯郸,实际上是来刺探赵国的军情。
栗腹与他的幕僚沿途观察地形和人气,他们发现赵国尽是妇孺,民间几乎没有成年男子,就连军队中也是老弱众多。
很快栗腹回到燕国,立即向燕王喜禀报:“赵国的青壮年都死在长平,现在他们的孤儿还没有长大,大王可趁此机会大举攻赵!”
燕王喜,是一位即位不到四年的年轻国君,他的父亲燕孝王在位只有三年。燕王喜接手的燕国,是他的祖父燕武成王留下的大好基业。
过去几十年,燕国出过两位伟大的国君,燕昭王和燕武成王。燕昭王开辟上谷、渔阳等郡,将燕国领土大幅北扩,而且一度南下攻占齐国大片领土。而燕武成王,则继续向辽东扩张,向东胡拓地千里,将燕国的疆域定鼎为大国。
燕王喜接手的燕国,是历史上最为强大的燕国,疆土之广,兵锋之盛,都是前所未有。
翻开燕国的历史,其实除了五国伐齐这一次,其他时候几乎从来不胜齐国、赵国,甚至中山国,这也是令燕国非常尴尬的事情。
燕王喜即位虽然只有三年多,但是他知道赵国在长平之战、邯郸之战后元气大伤,自然明白这是抖擞精神,改写历史,重振祖宗雄风的大好时机。
燕王喜起倾国之兵,兵车两千乘,兵力六十万,雄赳赳气昂昂开往赵国。大军旌旗蔽野,杀气腾空,人人决心踏平赵土,大拓燕疆。
二、赵国第一击,廉颇封侯
为了让赵国顾此失彼,燕国大军兵分两路,其中相国栗腹领兵四十万攻鄗,将军卿秦领兵二十万攻代。
这是燕国在长平之战后第三次在赵国背后捅刀子,前两次在秦国拖住赵国军力的情况下,一次策反一座城池,一次攻克一座城池,收获都不大。这一次燕王喜下了血本,大有灭亡赵国的志向。
正如燕国人所料,赵国能够出动的野战军,只有区区数万人,以这样的兵力是绝对无法抗衡六十万燕军的。赵孝成王下诏,全国范围征兵,成年男子凡是十五岁以上,都必须应征入伍。

其实赵国在长平之战和邯郸之战那几年时间已经数次征兵,因此这次再征兵员仍然有限,加上那些身经百战的将士,赵国一共募集了十三万军队,其中不少人都是新兵。
赵军的新兵来不及训练,残酷的战争就已经到来,他们只要到战场上去锤炼了。燕军兵分两路,气势汹汹开拔过来。
燕国相国栗腹,领兵四十万,南下赵国,兵锋直指邯郸。将军卿秦领兵二十万,走赵国代郡,目标是赵国太原郡的晋阳。燕军上下心气很高,试图将赵国新旧两个都城一锅端。
燕军的这种战术,是经过精心策划的,燕军兵分两路后,人数太多不利于统筹的弱点得到一定程度缓解,而赵军人数少不能分兵两路的弱点则暴露无遗。
栗腹本是齐国人,后辅佐燕王多年,包括燕国攻入齐国、破东胡等千秋功业,都有他幕后策划的功劳,动兵之初的确能看出来他的过人之处。
赵国方面,首席大将廉颇,自长平之战被换将,后来一直没有机会统领赵国大军。这次廉颇老将军临危受命,他出人意表,将十三万赵军分为两组,分头迎战燕军。

十三万赵军,迎战任何一个方向的燕军,兵力都捉襟见肘,何况还要拆分为两路,这不是要让燕军各个击破吗?
不过赵孝成王并不反对廉颇的决定,用人不疑,必须如此。廉颇的标签是“以勇气闻于诸侯”,在这个怎么打都处于兵力劣势的战争中,或许廉颇的勇气,可以起到决定作用。
廉颇如此分配十三万赵军,自己统领八万,北上迎击栗腹的四十万燕军主力。将军乐乘统兵五万,从太原郡出发,到代郡迎战卿秦的二十万燕军。
燕、赵的四路大军,很快就在邯郸以北的鄗地,以及代郡遭遇,大战一触即发。
在鄗地,燕、赵两军遭遇。廉颇八万赵军遭遇二十五万燕军,可以说濒临绝境。
在鄗地发生的这场战争,赵军杀死主将栗腹,燕军全面崩溃,赵军追亡逐北。由于是在赵国境内,逃窜的燕军如丧家之犬般四下逃亡,损失惨重。
两天后,赵军大胜的消息传到代郡,此时乐乘正高筑营垒,准备与燕军打持久战,赵军上下得知廉颇军大胜,士气暴增。
而燕军主将卿秦惶恐不安,如果他不能速战速决,不久之后廉颇的大军肯定会赶来,他自愧不如廉颇,这个仗真没法打下去。
卿秦胆战心惊,他下令连夜拔营撤退,可是乐乘怎能让燕军安然撤退。
于是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五万赵军尾随二十万燕军,追着屁股打,卿秦运气不好,被赵军生擒。
廉颇与乐乘,十三万破敌六十万,斩杀对方主帅栗腹,生擒卿秦,可谓战功赫赫。
此战廉颇居功至伟,赵孝成王封其为信平君,意思是笃信而平和。
三、赵国第二击,乐乘封侯
公元前250年,赵国大破燕国后一年,秦国发生了件大事,安国君正式即位只有三天,就蹊跷地一命呜呼。那个曾经在赵国作为质子的异人,在吕不韦的帮助下顺势登基,是为秦庄襄王。
吕不韦虽然位极人臣,但是秦国朝堂之中,排挤他的人不少,特别是秦国军中,像王龁这种宿将,根本不买吕不韦的面子。
赵国利用秦国出现的短暂内耗期,做出非常积极的应对,出兵燕国,以避免将来与秦国开战之时,燕国又在背后捅上一刀。

此次出兵的大将人选,并非信平君廉颇,而是赵军的二号人物乐乘。赵孝成王为什么选择乐乘,因为乐乘提出一个天马行空的计划。
按照乐乘的规划,第一步,赵军从太原郡出发,途经代郡,攻打燕国最西部的上谷郡。第二步,从邯郸出发,沿着黄河而下,攻克武阳东面若干城邑,控制北易水。如果两路赵军都成功,便能将武阳孤立起来。
从地图上看,如果赵军按这个线路进军,必须得发动两场战争,而且深入燕国腹地。这一方案劳师袭远、乘险抵巇[xī],如果不是前一年赵军狂胜燕军,恐怕谁都会认为这样的进军方案是天方夜谭。
正是由于赵军十三万大破燕军六十万,现在任何攻燕的方案,都可以摆上台面,乐乘这个方案虽然激进,但赵孝成王也点头同意了。
于是乐乘统领数万大军,从晋阳出发,风风火火开拔燕国。
燕国在上谷郡的部署,不出乐乘所料,兵力非常单薄。这个郡主要是抵御匈奴入侵,匈奴人又不擅长攻城战,因此上谷郡的城防与中原相比差距很大,兵员也捉襟见肘。燕国对于匈奴的态度,与赵国一样,以关门自守为主,尽量节省兵力。
乐乘则是有备而来,投石车、床弩、云梯等大型器械一样不少,按照中原攻城战的标准对付燕国守军。
燕国在上谷郡的部署,只有靠近赵国的逐鹿城防尚可,像怀安、宣化这等要塞,各不过两千人左右,其他城邑的守军则更少,怎能抵挡数万赵军的狂攻。不到三个月,上谷郡全境便宣告易主。
乐乘拿下上谷郡,加固“10军都陉”西侧的防御,防止燕军反扑。“10军都陉”是太行八陉最北边的一条通道,燕国本来在“10军都陉”中建有居庸关,布有重兵,防范山上的游牧民族。后来燕国占据上谷郡,这“10军都陉”作为燕国内部一条通道,居庸关逐渐闲置。如今赵国控制上谷郡,“10军都陉”势必又成为双方争夺的焦点,因此乐乘拿下上谷郡后,燕国也派重兵重修居庸关,打造防线。
上谷这边战事稳定下来,乐乘回师邯郸补给,再统领数万人出征。自长平之战后,赵国的兵力便严重不足。与燕国的这场战争,本来要兵分两路,但是赵国缺兵少将,因此同一支军队先取上谷郡,回师后取得补给再沿黄河而下。
燕国在燕赵边界的兵力部署,是沿着南易水和北易水的立体防线,但是这两条防线也有侧重,越靠近武阳防御越强。
乐乘军沿着黄河而下,最大限度避开燕军在两条大河沿线的抵御,顺利抵达北易水东北岸,达到燕国的“督亢之地”。

“督亢之地”是荆轲刺秦王事件中,燕国向秦国献上的土地,这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可是“督亢之地”与赵国并不接壤,又一马平川无险可守,防御能力可想而知。
乐乘的进兵路线,自然考虑到了这些状况,这才深入燕国,在“督亢之地”上夺取临乐、龙兑等城邑。随后乐乘趁势转身渡过唐河与北易水,将武阳以南的汾门城也拿下。
完成以上这些兵无常势的操作之后,乐乘才兵临燕国下都武阳城下。
乐乘当然也不是要真的攻打武阳,赵军也没有这个实力攻克武阳,而是通过这种方式震慑燕国,在谈判桌上捞足筹码。
回顾这次出兵,乐乘两次出击转战千里,对燕国各城邑防御水平和守将能力了如指掌,精准攻击燕国防线的薄弱环节,没有浪费一兵一卒在那些精兵强将把守的城邑上。可见这些年乐乘在研究燕国上是下足了功夫的,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
乐乘建此大功,赵孝成王封其为武襄君。
四、赵国第三击,燕赵易地
公元前249年,吕不韦派大将蒙骜攻打韩国,攻占韩国的成皋、荣阳两座大城,并连同原先周朝洛邑周边的土地,合建成三川郡。
看到秦国大刀阔斧的行动,燕王喜又喜上眉梢。他派了一位叫蔡鸟的大臣去秦国,将北河间武垣及周边十座城邑献给秦相吕不韦,只求秦国出兵攻赵,燕国好再次背后捅刀。

北河间是燕齐争夺的缓冲区,五国伐齐时期,赵国从齐国取得北河间西南部的武垣。赵孝成王初期,田单代表赵国到武垣招募新兵,趁机攻克附近几座燕国小邑。邯郸之战后,燕国策反赵国武垣令,占据整个北河间。
燕王喜将武垣送给吕不韦,用意是希望秦国重兵屯守,以阻止赵国进一步北犯燕国。
赵孝成王怒火中烧,恨不得亲自领兵攻入燕国。当然赵孝成王不可能亲征,赵国将才济济,不用赵王亲自上阵。
赵国的将军当中,对付燕国最有办法的,当属老将廉颇。这一年赵、魏组成联军,赵军由信平君廉颇统领,两军杀向燕国进行报复。
燕国以一国之力,根本不能抵抗赵国的强大火力,何况这次是赵魏联军,燕王喜怎么也欢喜不起来。

公元前247年,如坐针毡的燕王喜与赵孝成王签订“易地和约”,双方交换三座城池,赵魏退兵。
燕国提出用北河间的葛、平舒,交换燕国占领的南易水与黄河以北的汾门、临乐、龙兑,此方案比战前燕国只丢了北河间。赵国提出用临乐、龙兑,交换燕国的武阳和临易,此方案比战前多了唐河以南的武阳、汾门、临易。
经过一番拉锯谈判,赵国将汾门、临乐、龙兑三座城池割让给燕国,燕国将燕以武阳、葛、平舒三座城池割让给赵国。
三换三,看似平等,其实大有玄机。
燕国换回临乐、龙兑,保住了督亢之地,保全了蓟都之前这片缓冲地带,否则赵军渡过永定河便可直接威胁到燕国都城。
燕国有两座都城,上都蓟城,下都武阳。上都蓟城是燕国旧都,当年燕昭王为了向中原发展,在上都蓟城的西南方向扩建下都武阳。武阳是战国时期最大的城池,齐国的临淄、魏国的大梁、赵国的邯郸、秦国的咸阳,都不如燕国下都武阳规模大。武阳像一头昂首挺胸的雄狮,傲然屹立在易水北岸,俾睨中原。
武阳是燕国经略中原的指挥中心,也是燕国的经济中心和军事中心。武阳的兴盛,正是当时燕国强盛的写照。燕国连武阳都割让,等于放弃进军中原,从此告别强国时代。
对赵国而言,得到北河间的葛、平舒,就把吕不韦刚得到的武垣,等时机恰当就可以取之。赵国得到武阳后,可以从“10军都陉”、武阳、北河间三个方向攻击燕国,武阳居中指挥调度,地缘上对燕国形成压迫之势。

地图帝


赵国自长平之战败于秦国之后,国力大为削弱,不仅40万赵军被白起坑杀,而且国内所能供给前线之军资也在战前与秦国长达数年的对峙中几乎被消耗殆尽。

此后,赵国屡受秦军进犯,而其他诸侯国亦想乘机侵赵获利,其中,尤以燕国灭赵或者说至少要从中渔利的欲望最甚。也就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燕王姬喜在群臣的鼓动之下,于公元前251年,命丞相栗腹为主帅,帅大军60万,分三路进攻赵国,赵军在廉颇、乐乘的指挥下,紧急应战,并最终以13万赵军击溃了来犯的60万燕军,创造了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

看到这里,人们不禁要问,为何在公元前260年,赵国刚大败于秦国,而且国力几乎被掏空的情况下,仅仅是时隔9年之后,却又能以区区13万的兵力,大败60万燕军,何也?

原因可能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综合国力:

战国后期,论国力之强当属秦、赵两国,尽管赵国在与秦国长达三年的对峙中以及在后来的长平之战中损失惨重、元气大伤,但还没有到亡国的时候,在随后的战役中,秦国非但没有灭亡赵国,反而多次被赵军所击退,这充分显示出赵国的综合实力还是很强的。况且经过9年时间的修养生息,尽管国力不能恢复至鼎盛时期,但起码有了一个较好的战略缓冲期,对国力的修补和提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也为后来大败燕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燕国对时局的战略判断有误:

先说此战的发起国燕国,燕王姬喜及其大臣栗腹仅仅只是看到赵国青壮年在长平之战均被秦将白起坑杀,国内尽是孤儿寡妇,无力再战的一个表面现象,据此就武断的认定乘此良机攻赵必胜,并没有听从燕国名将乐毅之子乐间所提出的:赵国连年同秦作战,百姓熟悉军事,若兴兵攻赵,燕军一定会败,故坚决反对出兵的正确建议。所以说从一开始,燕国的决策者就已经对时局做出了一个错误的判断,在这种错误的战略思想的指导下,燕军战败也本是在预料之中的事情。

三、燕赵两军统帅对比:

同样,还是先说燕军。次役燕军统帅为栗腹,此人官至燕国丞相,也是燕国攻赵的积极怂恿者、策划者,此前无军功。也正是此人,以五百金奉于赵王祝寿之名,行窥探赵国国力之实,此举就连燕国自己的大夫将渠也认为颇有不妥,言之:“与人通关约交,以五百金饮人之王,使者报而反攻之,不详,兵无功成。”如此一根本不具备战略眼光也无任何军中资历之人,何以担当60万大军之统帅,又何以取得此战之胜利?

反观赵国,单说主将廉颇,那便是战国后期非常著名的军事家,戎马一生,战功彪炳,早在赵惠文王初年,便屡败秦军,甚至迫使秦军改变战略,实施合纵。后又率赵军伐齐,长驱直入齐境,威震诸侯,也正是由于廉颇的存在,秦国虎视赵国多年而不敢贸然来犯。

两军主将差距如此之明显,再加之燕军自恃人多,准备充足,颇为骄纵,而赵国倾全国之力应战,颇有写破釜沉舟之味道,因此,骄兵必败,哀兵必胜的结果,也就不足为奇了。


悠然南山


赵国是惨,在同秦军浴血奋战的几年里,其他五国的救援可真是"不至"呀。

魏国,要不是信陵君"窃符",这晋鄙的十万大军不晓得猴年马月才到得了邯郸城外。楚国,若不是毛遂提剑挟持楚王,春申君带来的楚军怕是没消息。齐国,这个国家的主政是秦国的应声虫,韩国,就别提了,要是他能保住上党不失,就沒有以后的事了。韩国己臣服于秦,自然使不上劲。而燕国,小国是小了些,但上层会折腾,尤其是老糊涂燕王喜。秦赵打得热火朝天,血肉横飞的时期,燕国看热闹。本来,赵国使者到处求救,援兵迟迟不见。赵国人该怎么恐慌和悲凉?同仇同悲同情同战以保家卫国外,还得靠自己。魏,楚的兵来了,秦国将相不和白起与范睢争权,秦兵几年消耗过度,致使秦王收兵。邯郸之围被除。

四十余万青壮死于国难。算是一代人整个儿地被灭而人口"断层",没个二十几年的成长期,用什么来抵御外来侵略势力?而赵国实在是惨透了。燕国的相国粟腹到赵国访问,本来该支援赵国战后重建,联合两家共同抗秦自救。不想这家伙竟趁火打劫,落石下井,居然回去怂恿燕国出兵来抢劫危难中的邻居。这邻居一看这么不仗义的燕王喜(太子丹的老爹)及其臣下,心头悲愤,昂然奋力而起。打不过秦国,还怕打不过燕国?这一打,就把燕人打趴了。赵国让老将廉颇将兵迎头痛击,击破栗腹,大破卿秦乐间,穷追纵深五百里。围其国都。燕王喜不得已而请和。要不这将渠大夫有脸面,赵国不会善罢干休的。

六国,秦国。能不屈不挠抗击秦国的只有赵国的君臣民众,虽然赵王及其左右的决策使赵国蒙受了巨大损失。

其余五国,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祸不及身,得过且过。

正是这种散沙样的结构,才让秦国各个击破。韩国一臣服,秦兵踏上这块"跳板",首先与硬骨头赵国恶战,赵国破亡。秦兵的铁蹄所到之处,无不残破。太子丹穷途末路,使荆轲刺秦王。不果,燕国加速灭亡。这就是邻里操戈,各自为政的惨痛代价。





劉一千五


两个原因:1,燕国太弱。2,赵国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燕国太弱

燕国是典型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一个国家。

如果没有子之之乱,燕国可能在整个战国时期都不会有出彩的表现,

是子之之乱将燕国一棒打醒。

当时齐国军队在50天的时间内,就将燕国全境占领,如果不是因为各国反对齐国对燕国的吞并,那么可能战国七雄要变成战国六雄了。

燕国居于北方,在春秋和战国的大多数时间里是没有存在感的。他的南方是齐国、中山国和赵国组成的一道屏障,这三个国家实力都不弱,所以燕国根本就没有争夺中原的可能,大多数时间之内作为一个旁观者!

数百年的相对安定,让燕国不被刀兵所伤,但是也让他们失去了战斗能力。

强大的军队是要通过战争来洗礼的。在乐毅伐秦的时候,占据绝对优势的齐国大军被田单数千人打得大败就可以看出燕军的战斗力太次了!

同时,燕国军队的作战意志极低。以勇著称的秦舞阳,在面对秦国的宫廷卫士时,竟然被吓得脸色花白,导致没有完成配合荆轲刺秦王的工作。

以后勇著称的秦舞阳都是这样,那么燕国的普通百姓,在战场上面对尸山血海的时候,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呢?肯定早已经吓得双腿发软了!

赵国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长平一战,让赵国大伤元气,几乎一代人死去。但是,赵国仍然有一支军队存在,那就是防御匈奴的17万代地边军。

这支军队常年和匈奴人作战,而且因为没有投入长平,而保证了军队建制的完整。当这支军队在廉颇的带领下,与燕军作战的时候。足可以做到以一敌三,打败燕国的50万大军还是没问题的。


历史风暴


据清乾隆《高平县志》记载:"城之左右沿山,南北五十里,东西二十余里,悉秦,赵故垒"。

秦赵长平之战,耗时三年,以秦军坑杀赵降军40万人为结局,为震怖赵人之心,释放了200多身高不及车轮的孩童回到赵国,散播秦军杀威。

史载,长平战败的消息传至赵国,赵国家家举丧,全国陷入震恐。

接下来发生的历史事件有,白起坑杀40万降卒,自感不容于赵国,于是建议把事情做绝,乘胜进攻邯郸,灭亡赵国。秦相范睢担心白起功高,故意拖延了数月。当秦军再度侵赵时,信陵君窃符救赵,击败了秦军。秦昭王再度征召白起为帅,白起拒绝,秦王大怒之下,令其自裁,此后秦军最终在邯郸城下无功而返,赵国得以保全。

燕国在秦赵大战时,作壁上观,看到赵国落败,燕国心中窃喜。

燕国是老牌贵族公国,自西周分封以来,燕国传承800多年。然而燕国久居燕北苦寒之地,在中原叱咤风云的各个诸侯国争霸称雄时,燕国默默无闻地打了800多年的酱油。唯一的闪光点是来自燕昭王在位时,奋发图强,趁着齐国刚愎自用,自绝于诸国时,组织五国伐齐,一举将秦国最大的敌手齐国给拽了下来,为秦国最终统一六国剔除了最大的障碍。

齐国强大时,杀燕人,破燕都。不管是军事、政治、经济都是燕国继续作为诸侯国存在的最大的威胁,所以燕国拼尽全力让齐国从霸主的神坛上跌落。

齐国后来虽得以复国,但看惯了春花秋月,心灰意冷,自此马放南山,不修兵革,与世无争。燕国南部最大的威胁,自此从齐国转移到了赵国身上。

赵国本来与燕国并不接壤,后来赵国拓展领土,北收代地、楼烦,东破中山,南败齐国,最后赵国的领土大多数与燕国直接接壤。

赵国自赵武灵王改革军事以来,兵利革坚,四处征战,鲜有败绩,是东方六国在战国后期综合国力最强大的国家,此时的六国能够单独与秦国相抗衡的只有赵国。史载,秦赵五战,赵胜三场,不落下风。而且秦军虽然名将辈出,但是赵国也不遑多让,廉颇、赵奢、庞瑗、乐胜、李牧等都是一时名将。赵国对于燕国而言,简直就是一个高山仰止一样的存在,而赵国对于土地、财富的追求更让燕国整日提心吊胆。

此刻,赵国新败,青壮皆死于外,国内尽是老弱,燕国心想,此时若攻击赵国,虽说不能直接灭其国,削弱赵国,占领战略要地,对于燕国而言也可以大大改善其国防压力。

趁你病,要你命。

有时,战争的发动,并不是因为有了过错,而是你存在本身就是过错。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其势然也。

赵国虽然损失惨重,但是在信陵君的帮助下,也击败了秦国,此时正在休养生息。赵国像一个受伤的老虎,在舔着伤口。燕国虽有心猎虎,但心里没有底,因此还以祝贺为名派使者往赵国去,查探虚实。结果使者所见,赵国境内,多数是孩童,青壮年确实不多见。

使者回国汇报完情况,燕国君臣决定攻赵。燕王派遣宰相栗腹为将,领兵60万,战车两千乘,兵分两路进攻赵国。栗腹自恃兵多,分兵攻代,自己亲自率领主力攻击鄗地。

边关警报,赵国对燕国趁火打劫的行为非常恼怒,同仇敌忾,发誓要击败燕人。各个诸侯国也不齿燕国的作为,没有给燕国协助。

赵王在国内征召年满15岁以上的男子,又从驻防北境的李牧军中调一批生力军,凑足了25万人,交给了名将廉颇来指挥。经长平之败,赵国损失了大量的人员、器械、粮草、辎重,此时出兵25万,已是赵国能拿出的最大的本钱了。

冷兵器时代,军队主将对军队的战斗力的影响非常强,所谓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燕军的主将栗腹,名不见经传,在此战之前,没有特别大的战役指挥履历,而廉颇是成名已久的名将。栗腹与廉颇对垒,胜算能有几何?栗腹自以为兵多,可以不战而屈人之兵,没有料到赵国能雷霆一击,因此一战一下,大败亏输。赵军大破燕军,追击500里,包围燕国首都。燕王不得不遣使求和,割地赔款。

赵国因为重兵在外,恐为他国所乘,加上赵国家底不多,此战虽是大胜,但是赵国也有不小的损失。此时的赵国脆弱到经不一起一败,于是就坡下驴,许和,撤兵回国,饶过了燕国。

燕国此次本想一劳永逸,改变一直被赵国威胁的国防压力,没成想自己损兵折将,在国际间,徒惹人笑。究其原因,无外乎燕国此战为不义之战。

上兵伐谋。燕国攻赵,并没有从军事、政治、经济、人心等各个方面分析赵国的战争潜力,单以人口下定结论,认为赵国必败,此庙算之上,已差了一招。

其次伐交。燕国本身国力并不强大,此次攻赵,心存欺敌之心,没有联络其他诸侯,因此不能重新燕昭王时五国伐齐之战时的荣耀。

再次伐兵。燕国攻赵,在赵国腹地进行大战,距离赵国的经济、政治重心很近,赵军便于获得补给,而燕军大兵驻扎于外,辎重补给很难获取。

此外,单从士兵战斗意志而言,燕军疲弱,远不如处于四战之地的赵军。

燕军在谋略、外交、战场选择、士兵战斗意志、主将指挥能力等诸多方面都存在缺陷,即使赵军不派兵出击,只把守各个要塞,燕军久攻难下,也必然会徒劳无功,最后为赵军所乘。

相反,赵军就聪明的多。在大军进攻到燕国国都后,以军事压力逼迫燕国求和,快速撤出战场,避免出现辎重补给等问题,从而获得全功。


而知而行的历史


这是因为有时间代差!也就是说,燕国攻伐赵国的时候并不是在长平之战后立马进攻的赵国!在当时,因为秦国要灭赵,所以大家都出手保赵国(信陵君窃符救赵)燕国不敢在这个时期联合秦国伐赵!

燕国攻伐赵国是在长平之战数年之后!这时候赵国已经有在慢慢恢复!因为赵国是一个同时拥有草原政权与农耕政权的国家,其政治中心有两个,一个是邯郸,一个是代郡。草原政权恢复兵力非常快。在当时,赵国已经又有二十万的部队了!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双方打的是局部战争,并非全面大战!赵国是全军事化国家,军纪好,单兵作战能力强,这一点可以碾压任意战国!赵国在长平消耗了大量作战物资,肯定不能再打消耗战,而遭遇战是赵军强项,击败燕国无可厚非!


优己


二战法国已经被德国打败了。但是意大利依然打不过法国残兵败将。一个道理。



六朝粉黛丗颜色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燕赵冲突的起因,是燕国觊觎赵国的土地。

在战国时代,燕、赵两国长期以前关系很好,冲突甚少。当年乐毅受谗,从燕国投奔赵国后,致力于两国的和平,他的儿子乐间则留在燕国,被封为“昌国君”。公元前251年,赵孝成王办大寿,燕王喜派宰相栗腹带了五百金作为寿礼,前往邯郸城为赵王祝寿。此时赵国刚刚经历长平之战与邯郸之围,国力已是大不如前,壮丁多战死沙场,国内人口比例以老少居多,严重失衡。燕相栗腹考察赵国后,得出一个结论:赵国已经不堪一击了,这正是燕国出兵抢地盘的良机。

回到国内后,栗腹向燕王喜报告说:“赵国的壮丁基本上都在长平之役中战死,留下的孤儿们还没长大,这是伐赵的最佳时机。”这个报告受到了燕王的重视。自从燕昭王死后,燕国在军事上乏善可陈。只是这个国家的地理位置僻处北方,邻国不多,外患也不多,所以没有很强的危机感。如今邻国赵国倒了霉运,燕国人想乘机捞一把,可谓是投机心理作祟。

燕国臣僚中最熟悉赵国事务的人,莫过于乐毅的儿子乐间,燕王喜召他前来,把栗腹的建议说了一下。乐间反对道:“赵国地处四战之地,全民都熟悉战事,断然不可伐。”燕王不以为然地说:“我出动两倍于赵国的兵力讨伐,这样还不行吗?”乐间没有迟疑地答说:“不行。”燕王还不服气,又说:“那我出动五倍的兵力,这样总行了吧。”乐间仍然坚持说:“不行。”

燕王喜不再理会乐间,转而征求其他大臣的意见。其他人都纷纷说:这是伐赵的良机,以多打少,必定可大获全胜。燕王下定决心:伐赵。

燕国的实力不容小视,为了确保兵力上的优势,燕王出动了六十万大军。燕军兵分两路,一路由宰相栗腹率领,共有四十万人,进攻鄗邑; 另一路由大将庆秦统领,率二十万军队进攻代地。

燕国以举国之兵伐赵,震动赵国。在与秦军的惨烈交锋中,赵国精锐尽失,如今面对六十万的燕军,如何应敌呢?关键时刻,赵孝成王总算有自知之明,起用了在长平战役中被撤职的老将军廉颇为大将,率领八万大军奔赴鄗邑,迎战栗腹的四十万燕军;同时,另一名大将乐乘率五万人马,在代地迎战庆秦的二十万燕军。

在两个战场上,赵军的兵力上都居劣势,只有敌方的四分之一或五分之一,然而廉颇与乐乘却捍卫了赵国军团的荣誉。鄗之战与代之战的结果出人意料,赵军以寡胜众,不仅大破燕师,还击毙燕师主帅栗腹,俘虏了另一员敌将庆秦。乐毅的儿子乐间乘机脱离燕军,投奔赵国。

这两场战役证明人多并不一定能打胜战,燕军的战斗力与赵国不是同一级别。这下子燕王喜慌了,他做梦也没有想到竟然是这样的结局。他领着残兵败将逃回燕国。赵国人却不肯善罢甘休,不狠狠教训一下怎么行呢?廉颇不愧是赵国第一名将,在重创燕国兵团的入侵后,他乘胜追击五百里,反客为主,杀入燕国境内,包围燕都。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燕王喜现在终于明白了这个道理,可是有点太迟了。如今赵军反倒兵临城下,燕王手忙脚乱,赶紧派人前去向廉颇请和。令人奇怪的是,这么一场伟大的胜利,史书却轻描淡写。这是因为战国已进入晚期,此期的六国史料,后来多数被秦始皇给毁了,因此战争的细节便不得而知了。


君山话史


战国后期,天下唯秦赵最强。两只老虎相斗,即便是一只老虎受伤了,但是也不是什么阿猫阿狗能挑战权威的啊。

赵国长平之战,埋了四十多万的人口。但是赵国仍然保存有一定的实力,那种战斗的气息仍在。

另一方面,刚刚被秦国打败了,心里本来就是极度不爽了,偏偏这个时候,你燕国居然以为我式弱好欺负。这事儿搁谁谁能忍?强大了很久的赵国反正不能忍。所以燕国偷鸡不成倒蚀把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