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农村没有儿女怎么养老?

梁如冰lrb


对于养老这个问题,我一直有我自己独特的见解。认真细想,如果儿女在父母有身之年不啃老,父母还需要你养老吗?人家自己大半辈子辛苦打下的江山难道还支撑不起老两口的晚年?现在的年轻人就是自私,让老人看小孩还不善待老人,小孩一长大父母也老了开始嫌弃了,你看你这个也弄坏了,那个也弄脏了,各种嫌弃过河拆桥…

换言之即使在农村,你在自己的有身之年努力挣钱,老了你自己也可以让自己安享晚年!

祝你身体健康


会计小刘


农村没有儿女怎么养老,这个事我有感受,我爷爷兄弟四个,大爷有两个儿子两个女儿,二爷有两个儿子两个女儿,我爷有两个儿子四个女儿,四爷没有孩子,我也不知道为啥没有孩子,我四爷年轻的时候特别疼二爷家的老二,什么都给他,就是想老了让他给他养老,现在他家都去城里住了,他三个儿子都在城里,不会来了,我四爷,现在都90岁了,还在家自己做饭,种点地,,我每次看到他,90岁了还在干活我都难受,他也不去敬老院。




三女一儿


我用我自己所了解到的真实的情况回答这个问题吧,在我们村我了解到的有位老人,叫张广兰,守寡有几十年了吧,她的一生没儿没女,但是呢,国家的政策,使她的养老有了保障,虽然老人不乐意去镇上的敬老院养老,但是呢,每年每到关键的时候或者是有天气不好的情况下,我们村的村委书记还有村里的人们都会去看望她,怕老人有什么闪失。我亲眼所见,村支部书记还带着人把她拉到我们村的卫生室里,就给她打针看病,虽然不是在养老院养老,但是在村子里老人感觉到很亲切很温暖。


天山僮佬


我在农村,我父亲兄弟三个,我大爷我爸老二我叔。我大爷两个女儿都是远嫁,距离家超过一千公里,我弟兄两个,我叔有儿子女儿,我大爷这种情况,在我们农村一般都是侄子管事,但是会留过火,就是钱。不管多少钱。家产肯定谁养老给谁。我大爷赚的都是自己给他女儿寄过去钱,这个情况如果他不生病,我们负责出殡,如果生病了,只有他女儿出钱我们照顾。毕竟他和我大娘一年五六万都给他女儿分了。除了抽烟的钱,他不留钱。


大雨三农


我们村有老两口没孩子,老婆婆是个瞎子,年纪大了,生活勉强自理,拿的低保,两个人还有满60岁后的补贴(社保),那个爷爷会做一些竹制的东西卖,像锅刷,簸箕,菜篮子之类的,小日子蛮好的,就种了菜地,老两口日子过的还是蛮好的


米虫爱咸鸭蛋


在我们老家有一老人,无儿无女,现在已经70多岁了,以下是老人家对自己后事安排及生活情况,希望能给大家一点帮助,不足之处请大家补充。

一:老人家有自己的土地,年轻时自己种地,自给自足都没问题,在他60左右时把他土地和房子分给了他的几个侄子,老人家要求以后自己的后事由几个侄子操办,几个侄子也都没什么意见。

二:农村现在也有养老院,老人家也去住养老院,他说现在身体还硬朗,不想给几个侄子增加负担就主动住进养老院里,没事时也到侄子们家串串门,看看后辈。和大家相处很融洽。





山上的野兰花


这个问题的标题有点不合语法,应该为农村没有儿女的农民怎么养老。其实,对于这个问题,农村没有儿女的老人完全不必担心,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早已不合时宜了。我国自人民公社时期就对农村孤寡老人建立了五保制度,不存在孤寡老人没法养老的问题。

不过,作为农村老年人,在能够劳动的时候,能力自力自理的时候,一般是不愿意入驻敬老院的。大概因为养老院的管理相对严格一点,自由惯了的农村人不愿意进去受拘束。晏子所包的一个贫困户,是共和国的同龄人,生于1979年,已经71周岁了,一生没有妻室,当然是无儿无女。因为年岁已高,劳动能力下降,所以村里列为贫困户,享受低保政策。去年晏子又争取政策,帮其翻修了房子,小日子过得非常开心。暖和的时候,老人还出去打打工,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晏子问他,为什么不去住敬老院,那样不就啥也不用干了吗?老人笑笑说,活动活动身体好,能蹦能跳的,我才不去受那拘束呢,等不能动了再说吧。

其实,这个老人的想法,代表了大多数农村老人的想法。我国虽然建立了五保制度,但并不是所有的无儿无女的老年人老了都去敬老院养老。在农村,孤寡老人养老,还有其他一些形式,比如和近亲亲属签订养老协议,由侄子辈或侄孙辈养老送终。这部分老人一般都有一定的物质基础,将来财产由养老人继承,按农村老人的说法,这叫肥水不流外人田,除了有人为其养老送终,还有人为其承继香火,进行年节祭祀等。

还有一部分老人,年轻时积攒下较多的财产,老来就不用愁养老问题了,不能动了的时候完全可以雇个保姆,伺候其吃喝拉撒。只要生前过得开心幸福,完全不必去考虑死后的事情,死后万事皆空,考虑那么多也没啥意义。即使没有财产,不能雇个保姆,只要生活能够自理,一般也不愁吃穿问题。因为国家实行精准扶贫,对于符合五保条件的老人会全部纳入低保范围,给予经济上的扶持,还会经常有志愿者和社区服务者到家里探望,日子过得也是相当幸福的。

当然,实在没有生活来源,也没有近亲亲属愿意为其养老,到达没有劳动能力的时候,完全可以向村委会提出申请,由村委会安排入驻敬老院,统一进行养老。虽然不那么自由,但老人们凑在一起,也有作伴的,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其实,不管哪种选择,最好还是年轻时积攒下一定的财产,有点积累,只要能动的时候,还是自食其力为好,因为自食其力完全可以自由自在,不用看任何人的脸色。大家说是不是呢?


齐东晏子


现在的农村,根据我的经验,农村没有儿女的养老一般有以下三个方法。

首先,没有儿女的老人也只是没有直系亲人,但是他们有非直系亲人,像侄子侄女,外甥外甥女等等。这样他们老的时候,他们就会靠其中一个来养老,也等同于他们的子女。他们过失以后,他们的房产,储蓄,土地等等一切都归帮他养老的人所有。

第二,如果这些老人没有直系亲属,也没有非直系亲属,那么就有当地村民委员会帮助养老。也就是村民委员会指定一个愿意去为他服务的人,让这些老人有一个幸福的晚年。当然了,同直系亲属一样,他们百年以后,他们的所有财产都归这个帮你养老送终的人。

最后,有些老人会在年轻的时候多存一些钱,在他们自己没有生活能力的时候住到养老院。时下农村的养老院正在发展,我想信农村的养老院会变得越来越好,也为日后农村的养老问题多了一些保障。

总之,随着我国养老制度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无儿女老人的养老问题会变得越来越不是问题。


最美莫过乡土情


你好,很荣幸回答你的问题,如果满意,记得给个关注和点赞

在农村,如果没有儿女养老,一般分两种情况,第一种是五保户,第二种是失独老人。

第一种五保户,现在国家的政策相当好,完全是按照高标准给的,逢年过节有东西送,有补助金,村里给盖房子,去世的话,村里送或者有相近的一些亲人帮送,如果是亲人送的话,五保户所有的财产都归这个人所有有。

五保户也分正常人和非正常人,非正常人的话,主要包括智力和身体有一些问题,这种的话一般会有一个一对的帮扶政策,但是这种政策呢,往往五保户得到的利益更少,我的舅爷爷就是智力不太好到死都没有吃饱饭,所有的钱和救济物资全部他侄子给领了,就是为了死的时候有人送一送。

第二种失独老人,这么说太武断了,其实不正确,这种家庭在农村也有两种情况,第一是有一个女儿没有儿子,在农村很少有父母随女儿去过的,一般父母都是女儿给钱,偶尔来照顾看一看,最后如果去世的话,也是本家的一些侄子帮忙送,如果去世家里的财产谁送谁得。第二种就是准确的是失独家庭,农村没有丁克这一说不考虑,这部分人养老只能靠自己,去世的话,谁送财产归谁。

这是我所处的地方,和我所见闻给出的一些解释,不一样地方,可能事情处理起来就不一样。

希望所有的老人都能安享晚年。


农村大阳阳Baby


中国历来的传统是养儿防老,即使现在的农村人思想,仍然在很大程度上是养儿防老。不仅是以前,现在在农村对儿子一样非常的看重,认为儿子才能传宗接代,儿子才能享用自已的姓,才是自已的延续。所以说在过去农村的思想就是生儿子比生闺女好,生儿子养老不用担心,生闺女长大后依旧是其他家族的人。而家里只有闺女而没有儿子的的家庭,一般都会对养老有所担心。

而现在形势却恰恰相反了。由于女性的地位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只有闺女的家庭养老,现在都亨福了;相反那些有儿子的家庭,或者儿子多的家庭的农村老人,现在生活可悲惨了。那些没有生儿养老的农村老人,现在却过的逍遥自在!这是事实,大家可以细心的观察周围的人,基本上都是这种情况,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反差?

首先就是闺女出嫁不需要父母花钱,而且还会进钱。而嫁妆也是看家庭条件怎么样,女孩结婚女方家里基本是不会花到钱的。但是儿子结婚就不一样了,彩礼钱这么高,往往父母都已经60多岁了还要忙打工赚钱,忙着给儿子挣彩礼钱或者还债。而儿子结婚后还要带孙子,还要提供孙子生活费用,基本上老人赚的钱全都贴到儿子身上了,可以说是给儿子当牛做马。

而只有女儿的家庭外孙不用带,有他爷爷奶奶看管。平时女儿隔三差五就带着老公回娘家。过年过节就更不用说,基本上是生活费用全由女儿包了。而且老人之前没有大的花费,多年来也存了很多钱,因此生活上根本不用愁。当老了不能动的时候,女儿就会把老人接过去住或回娘家侍候,养老也不用担心。而且女儿多的也一样能当儿子用,可以招上门女婿,现在农村光棍那么多,很多男人都愿意上门,这并不丢人。

虽然没有儿子养老,但现实却比有儿子更逍遥自在,生活压力小,吃穿不愁,烦心事又少。相比有只有儿子的农村老人,不管年龄多大,只要儿子有需要,就得向前冲。这就应了哪句话,养儿防老不靠谱,闺女养老多了才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