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德國人慘遭拿破崙蹂躪,卻反而因此改良了基因

在拿破崙面前,舊的德意志被徹底打垮。然而日耳曼不愧是一個優秀的民族,記吃也記打。早在蠻族時代,他們就知道向先進的對手——羅馬人學習,最終反過來滅掉羅馬帝國。千餘年後,面對拿破崙的萬丈光芒,德意志人同樣沒有單純的膜拜、屈服。

在被拿破崙蹂躪得最慘的普魯士,貴族們意識到,傳續了千年的這套陳舊的封建傳統,嚴重束縛著民族的騰飛。同時,下層民眾對於法佔地區(如萊茵河諸邦)的新制度也非常羨慕,如果政府不能主動改革,就面臨被下層革命推翻的危險。這兩種因素加在一起,促使普魯士開始了充滿陣痛的改革。

而德意志各邦的愛國者,也都把普魯士看做民族解放的希望,紛紛聚集過來,共商大業。

改革的總設計師是政治家施泰因男爵(1757-1831)。他自幼受英國教育薰陶,目睹法國大革命的成就,痛感德意志封建制度的落後,主張學習英國建立人人平等的憲法國家,解除封建束縛,從而把整個德意志民族的所有階層都動員起來,擰成一股繩為民族自由而奮鬥。

德國人慘遭拿破崙蹂躪,卻反而因此改良了基因

1807年,普王腓特烈.威廉三世任命施泰因為首相,開始三方面的改革。第一是廢除農奴制度,消除農民對容克貴族的人身依附義務,還將部分土地分給農民。第二是規定城市擁有自治權,由市民選舉參議會治理城市,當然有資格選舉的市民都是有錢人,窮鬼沒有投票權。第三條是改革政府,立法權和行政權分離,省長由國務會議任命,而國務會議直接受國王監督。

通過這三方面措施,就能打破過去容克貴族的封建束縛,建立更強有力的資本主義國家政權,也把全國人民調動起來。

毫不奇怪,改革遭到了容克貴族們的強烈反對,他們甚至勾結法國佔領軍來對抗改革。恰好,施泰因改革的最終目的就是趕走法國佬,恢復德意志的自主。他對拿破崙打的敗仗幸災樂禍,並且希望德意志各邦聯合起來,在奧地利領導下向法國反攻。容克貴族就把施泰因的這些立場,向拿破崙揭發。

拿破崙聞訊大怒,下令把施泰因逮捕槍斃。懦弱的普王馬上免去了施泰因的職務。於是改革的總設計師倉皇逃到俄羅斯,擔任沙皇亞歷山大的顧問去了。

德國人慘遭拿破崙蹂躪,卻反而因此改良了基因

(戎裝騎馬也不能掩飾腓特烈威廉三世的猥瑣之情)

總設計師逃了,普魯士的改革卻在繼續。1810年哈登貝格男爵(1750-1822)擔任首相後,接替了施泰因的事業。

相對來說,哈登貝格更務實和圓滑。比如在土地改革方面,他雖然廢除封建農奴制,但規定只有符合若干條件的農民才能贖身,贖身時必須把三分之一乃至一半的財產都交給貴族,而且贖身的時間長達幾十年。在分配原來共有土地時,也不光是分給農民,而是容克貴族也要分一塊。這樣對容克貴族而言,他們的利益得到了保障,因而對改革的牴觸也就下降了很多。哈登貝格又頒佈了新的稅務制度,規定經商、擇業自由,打破封建行會對工商業的束縛。哈登貝格還減少了對猶太人的歧視和限制。

德國人慘遭拿破崙蹂躪,卻反而因此改良了基因

在哈登貝格領導下,普魯士的人民認同感強了,農民幹勁大了,商人膽子大了,猶太人也更活躍了,社會和經濟有了高速騰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