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8 “春咳”高发期,做好这些预防,让孩子少受罪!

“春咳”高发期,做好这些预防,让孩子少受罪!

“回南天”后,春季反复多变的天气也给不少人带来了感冒、咳嗽 。专家表示,这个季节的咳嗽,多以燥性咳嗽为主,也被俗称为“春季燥咳”,春咳也分寒与热,不同类型的咳嗽要用不同的药物治疗。止咳如果不分类型,不辨寒热虚实,胡乱服药,不但起不到治疗效果反而会加重病情。

“春咳”高发期,做好这些预防,让孩子少受罪!

春咳也分寒与热

“中医将咳嗽分为寒、热、湿、燥等不同类型,需要辨证治疗。”专家认为,春天的燥咳,多由春季干燥的气候导致,有寒燥与热燥之分。寒燥咳嗽是多由天气转冷时穿衣较少着凉引起,表现为咽痒咳嗽、声重气急、咯痰稀薄色白,常伴鼻塞流清涕、头痛、恶寒发热无汗等症状。单纯的寒燥咳嗽一般在治疗感冒的同时就能治好。热燥咳嗽由受风热性感冒引起,表现为咳嗽频剧,气粗或咳声嘎哑,喉燥咽痛,咯痰不爽 。患者若自行到药店选用止咳药,需先分清各种药的具体作用。比如针对寒咳要疏风散寒, 热咳要疏风清热 。

专家提醒,燥咳初起往往伴有鼻塞、头痛、微寒、身热等表征,被误诊为感冒的几率很高。很多人就服用感冒药来治疗,其实燥咳是春天的燥邪侵犯人体所致,只属于一种外感疾病,若不及时治疗,甚至用一些不相干的抗生素等,会逐渐损耗人体正气,病情就会由外感转为内伤咳嗽,使得病人的病程延长,病情更严重。

“春咳”高发期,做好这些预防,让孩子少受罪!

预防春咳四要点

1.抓住机会,教育孩子

有人开玩笑说,有一种冷,叫做“你妈觉得你冷”。说笑间反映出部分家长对孩子的感受过于包办的做法。其实冷不冷,只有孩子主观的感受说了算,因为大人不可能时时刻刻来跟着孩子,根据他的活动量随时判断冷热。

  与其如此,倒不如抓住这个时机,教育、引导孩子要每天关注次日天气的变化,主动感受冷热,记得带伞、加减衣物,玩耍前也要适当的热身和准备,脱下来的衣服物品要照看好。加强孩子照顾自己的观念和能力。

“春咳”高发期,做好这些预防,让孩子少受罪!

2.鼓励户外运动

有朋友认为,既然外边花粉颗粒、病毒那么多,干脆让孩子呆在家里好了。这样的观念是十分错误的。

  因为孩童时代是身体抵抗力发育的关键时期,最实用的练兵就是交战,可谓是“遇强则强”。只有接触这些外源性物质,机体才能够知己知彼,建立起正常的免疫力。

  但鼓励户外运动需遵循“逐渐适应”的原则。在花粉漂浮、泥土飞扬的情况下,还是要先让孩子戴上口罩,先到户外公园溜溜弯,没有症状的话,再进行去往丛林、草地的春游。

一旦发现孩子发生皮肤红斑、丘疹、咳嗽等过敏症状时,要第一时间到医院就诊,最好查明引起过敏的原因,好在日后留心避免接触此类物质。

“春咳”高发期,做好这些预防,让孩子少受罪!

3.充足的饮水和营养,保证睡眠

营养和睡眠是健康体魄的基础。要助力孩子身体的成长、免疫系统的发育,加强营养是必须的。但服用保健品倒是不必,应多吃清淡食物和富含维生素A、C、D的蔬菜、水果,蜂蜜、山药、核桃、梨、藕、荸荠、莴笋、枇杷等甘淡凉润之品,均对慢性咳嗽有一定的防治。平时要多喝水 ,家庭里可用梨、银耳、百合、蜂蜜等做一些粥来润肺。另外,冰糖炖梨也是润肺的办法,对干咳、痰少而黏、咽干喉痛等肺阴虚的症状有效 ,而生姜有疏风散寒的作用, 寒咳的人比较适合喝生姜水。

“春咳”高发期,做好这些预防,让孩子少受罪!

吃够的同时也要睡够,避免睡眠不足产生的劳累、疲惫,抵抗力自然下降。

水是生命之源,充足的水分、足量的尿液可以保证肾脏代谢,将有毒物质、炎症因子代谢出体外。随着活动量的增加,由汗液流失的水分和盐分也随之增多,很多孩子是因为没有补充足够的水而生了病。

  每日的饮水量可以参照每千克体重补充100毫升水来计算,采用含有适当盐分的水(如运动饮料、口服补液盐)效果更好。

“春咳”高发期,做好这些预防,让孩子少受罪!

“胜败乃兵家之常事”,对于孩子的抵抗力也是一个道理,得病在所难免。但要注意病情不可拖延,持续、迁延的上呼吸道炎症可以诱发肺炎、鼻炎及中耳炎,轻则损害听力等功能的发育,重则危及生命。

  因此,要十分重视孩子的病情,鼓励户外活动并不等于一味的放任不管。已经有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时,要及时看医生,遵嘱服药,早日把病治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