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5 孩子最怕聽到的兩個字,有多少父母天天都在說?

“聽話”世界上最可怕的兩個字

縱觀中國式育兒,“聽話”這個詞,絕對是出現頻率最高的詞彙,它像是一個無形的魔爪,伴隨著孩子童年生活的點點滴滴。

一個孩子坐在地上哭,死死地拽著媽媽的手,要貨架上的拼圖,媽媽講道理無果,很生氣地說:“你到底聽不聽話?”

週六的下午,媽媽說要帶孩子去跑步,一起鍛鍊身體,可孩子卻想和小朋友一起去春遊玩。媽媽試圖說服孩子,可孩子還是堅持要和小朋友一起春遊。媽媽很惱火:“你怎麼這麼不聽話?!”

孩子的書法學得非常快,考試成績也提高得很快,媽媽知道了這個好消息,表揚孩子:“真乖!真聽話!”

孩子最怕聽到的兩個字,有多少父母天天都在說?

聽話,聽誰的話?聽父母的話,順從父母的意願?於是孩子的生活內容,就被全盤納入了父母的意志領地。好像孩子們來到這個世上,不是為自己而活,不過是為了滿足父母而存在著。

若孩子能夠表達,他們一定會說,“聽話”是這世上最可怕的兩個字。

請給孩子不聽話的空間

如果父母總是這樣要求孩子聽話,那麼孩子的自我成長是受到壓制的。他可能不能表達自己的意思,變得膽小,也可能變得叛逆,更加不聽話。

這麼做還可能帶來一個問題,就是讓孩子失去創造力。比如,媽媽看到3歲的孩子隨意塗鴉,就說他畫得不像,偏要他聽她的話,畫出具體的形狀來。

我們知道,這個時候的孩子有著豐富的想象力,豐富到無法用具體形狀來表達,所以要求孩子這樣的聽話,只會限制他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的發展。

我們不能要求孩子跟我們一模一樣,而是要給他超越的空間。換句話說,如果想要孩子成功,那麼請給他不聽話的空間。

孩子最怕聽到的兩個字,有多少父母天天都在說?

父母自省

你有沒有先聽孩子的話。

如果沒有,那麼你們的親子關係就堪憂了,孩子很可能不聽你的。我建議朋友先“聽孩子的話”,問問孩子為什麼要這麼做,是不是從中體會到了什麼樂趣?

如果孩子覺得這樣好玩,那就讓他玩一會兒,玩本來就是孩子的天性。如果板著臉孔監督孩子做事,估計他很快就會興趣全無。

你說的話,孩子能否聽得懂。

這是語言表達的問題。我們需要用孩子能夠聽得懂的語言跟他立規矩。

比如,不要用居高臨下的方式去“教訓”孩子,更不要動不動就以“你怎麼這樣那樣”的句式評判孩子。而是用一顆平等的心去靠近孩子,以及多用“我想/我希望……”去引導和鼓勵孩子。

孩子最怕聽到的兩個字,有多少父母天天都在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