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6 這些方面做到了,調理好脾胃虧虛不是問題!

脾胃是人體氣血運行的中樞,是氣機升降出入的關鍵,脾胃不好的人氣血生成不夠,容易氣血不足,脾胃虛弱也容易氣滯,化生痰溼,胃腸蘊結溼熱。

所以養好脾胃,對養生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脾胃虛弱的人一定要儘早治療,注意調養,能有個健康的脾胃,才能有健康的身體。

這些方面做到了,調理好脾胃虧虛不是問題!

但是脾胃虛弱,也分很多類型,其中比較典型的包括脾氣虧虛、脾陽虧虛、胃陰不足;他們各自的養生治療方法都不相同。

脾氣虧虛,主要表現為氣短懶言、肢體睏倦、消化不良、飲食減少、飯後脹滿、大便稀溏、面色蒼白萎黃等,治療以補中益氣丸、參苓白朮散、健脾丸、陳夏六君湯等為主。

脾陽虧虛,陽虛生內寒,常會伴有胃脘部冷痛、怕生冷油膩、容易腹痛腹瀉、容易大便稀溏、四肢浮腫等症狀,治療以附子理中丸為主。

胃陰不足,表現為陰虛生內熱,常會伴有口乾舌燥、胃部灼熱隱痛、容易飢餓嘈雜、容易大便秘結、口舌生瘡等,治療以益胃湯、一貫煎等為主。

這些方面做到了,調理好脾胃虧虛不是問題!

不同類型的脾胃虧虛,治療方法大有不同,但是不管屬於哪一種類型,基本的養生方法卻有共同的規律;比如日常應做到飲食有規律,三餐定時定量,切忌暴飲暴食,以容易消化的食品為主,七八分飽即可;儘量避免肥膩難消化的,以及容易刺激胃腸的食品,這一類的食品包括生冷冰凍、辣的、油炸的、澱粉含量高的食品,都要儘量避免,太過甜的食品都比較礙脾胃,必須有所節制。

這些方面做到了,調理好脾胃虧虛不是問題!

養好脾胃是貫穿在日常之間的事情,不是一朝一夕,哪怕經過治療症狀基本消失,日常飲食也要注意,否則極其容易反覆;除此之外,良好的心情也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中醫講思傷脾,如果長期思慮過度,長期抑鬱不歡,也很容易影響脾胃的運化功能,導致脾胃虛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