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4 我們採訪了五組家庭,原來母親節最好的禮物是傾聽

看點最近,網絡上誕生了一個熱詞——“隱形貧困人口”,指的是那些表面風光,實際很窮的人。不少媽媽們用這個詞調侃自己,畢竟,育兒的道路上媽媽們要付出的實在很多!但是,如果我們傾聽孩子的心聲,也許會發現,媽媽們已然收穫了無價的“財富”。今年這個母親節,外灘君採訪了五組家庭,讓媽媽和孩子“聽見”彼此內心真實的想法。歡迎留言,告訴外灘君你和孩子的故事。祝所有媽媽們,節日快樂!

我們常說的“育兒”,其實是教育者對被教育者施加的一種行為。為了推廣育兒理念,我們總是將一個類型的媽媽進行高度概括,比如“虎媽”。這個時候,媽媽原本的那些平凡普通又真實的細節被忽視了。我們總是能聽到“媽媽說”、“爸爸說”,那孩子是怎麼說的呢?

今天是母親節,外灘君採訪了幾組家庭,以孩子為中心,讓他們談一談自己眼中的媽媽。

我們常說好的教育是,孩子聽老師講課;老師也能聽到孩子的聲音。好的家庭關係也應該是這樣,反饋和互動是至關重要的。藉著母親節的機會,我們希望孩子和母親能夠聽到彼此的聲音。當然,這樣的活動應當發生在日常生活中,而不僅僅是在節日中。

我们采访了五组家庭,原来母亲节最好的礼物是倾听

這次外灘君設計的主題是,關於媽媽的細節。其中的問題包括,描述媽媽的外貌、描述媽媽工作時的樣子、回憶和媽媽的相處細節、描述媽媽的變化。

採訪中,外灘君發現這些00後以及10後的孩子,腦海中對媽媽有一張清晰的畫像,他們能回憶起和媽媽相處的點滴細節。有的媽媽在聽完孩子的描述後,露出羞澀、欣慰、甚至驚訝的笑容。

在採訪完孩子後,外灘君也讓媽媽回憶了自己和孩子之間的相處細節。結果發現,“希望孩子平安健康快樂”是媽媽心中最大的心願。除此之外,不少媽媽都遺憾於陪伴孩子的時間過少。

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這幾組家庭的孩子和媽媽都說了什麼吧!

我们采访了五组家庭,原来母亲节最好的礼物是倾听
我们采访了五组家庭,原来母亲节最好的礼物是倾听

楊佳瑞小朋友喜歡畫畫,被問到她眼中的媽媽時,她就畫了一幅畫,還特地在畫中為媽媽“打扮”了一下。

我们采访了五组家庭,原来母亲节最好的礼物是倾听

楊佳瑞送給媽媽的畫

媽媽王津:

作為一名職業女性,特別是在事業起步階段的職業女性,我平時的工作很忙,經常會有加班、出差的情況,因此平時陪伴孩子的時間就隨之減少了。但每天還是會盡量抽出最少半小時的時間陪伴孩子。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或多或少都會出現一些與孩子之間的摩擦。我覺得這是父母必經的過程吧。我和孩子的摩擦主要產生於對孩子獨立性的培養中。但我也時不時地會享受到孩子給我的驚喜與甜蜜。

有好幾次,當我回到家裡,我的女兒從外婆當天給兩個寶寶買的零食中選出她認為好吃的,塞進我的包裡,讓我帶去單位吃;就在昨天,我一進家門我的兒子就從廚房拿出一牙甜瓜遞給我,用稚嫩的聲音說“媽媽給你吃”。

每當此時,一天的疲勞一掃而光,滿心充滿了甜蜜。當然,我還是希望能夠有更多的時間陪伴孩子。

自從有了孩子,我覺得自己變化很大,有句話叫“為母則剛”,確實如此。

為了孩子們,我在工作中全身心地投入,變得更加有責任感,我希望自己能給他們做一個好榜樣。同時,因為我在幼兒園工作,看到園裡的孩子們,我就想到自己的孩子,我就會把他們當成自己的孩子,母愛也因此而爆發。

我们采访了五组家庭,原来母亲节最好的礼物是倾听我们采访了五组家庭,原来母亲节最好的礼物是倾听

媽媽有一張雞蛋臉、黑眼睛; 她鼻子長、不抹口紅。媽媽做諮詢行業,工作時她的表情很嚴肅,總是在電話上bla bla。媽媽對我很嚴格,寫錯幾個字她就不依不饒,她對我的學習很仔細。

媽媽對我很好,她和爸爸經常帶我去holiday,喜歡她給我買smiggle的鉛筆。小時候,媽媽對我很溫柔;現在她監督我學習,變嚴格了。媽媽以前很年輕,現在不那麼年輕了。她抬頭紋多了、白髮多了。

Jane的媽媽:

說實話,以前工作比現在更忙,但是孩子上小學以後,我進行了調整。我爭取每天可以有2-3個小時和孩子一起, 一起吃晚餐、一起閱讀、一起做運動。

我和孩子也是有摩擦的,主要是學習上。我督促她默寫,孩子嫌枯燥;讓她讀中文書,她總是百般推辭,磨磨蹭蹭;做數學口算,她也不愛做,最近這個項目只好取消了。

現在想想,我和孩子的相處沒有大的遺憾。在不同的階段,我都盡心竭力地撫養和教育、陪伴孩子。就是以後可能我對孩子的愛要多外露一些,多親親抱抱、讓孩子知道媽媽很愛她。

我们采访了五组家庭,原来母亲节最好的礼物是倾听我们采访了五组家庭,原来母亲节最好的礼物是倾听

(注:曹女士的兒子剛讀初中,邁入了青春期。為了展現他受訪時說話的語氣,這組家庭的回答以QA的方式呈現。)

Q:你可以描述下媽媽的外貌嗎?

A:媽媽擁有鑽石一般明亮耀眼的眼睛,閃瞎我的狗眼。

Q:你見過媽媽工作時的樣子嗎?

A:媽媽工作的時候不容打擾,比如工作時要是來煩她,她的眼神會殺人。媽媽常常加班,我見過媽媽工作的樣子,很專注和投入,媽媽不幹完工作是不睡覺的。

Q:媽媽和你進行的讓你印象最深刻的一次談話或者為你做的事情?

A:沒有。因為做過太多了。

Q:媽媽性格怎麼樣?她對你是嚴格管制還是溫柔放養?

A:性格暴戾,她經常說“你等著!”她對我嚴格和溫柔都有。對於學習的監督不達目的不罷休,說實話我相當反感。但是我不想惹媽媽生氣,所以不想學習還得堅持。

Q:你和媽媽有代溝嗎?

A:有。我喜歡洛天依這樣的二次元虛擬歌手,我媽說就一假人,人都算不上,還歌手?

Q:那媽媽為消除代溝有沒有做過哪些努力?

A:然而並沒有,她在努力改變我不要去喜歡。

Q:你發現媽媽這些年有哪些變化?

A:媽媽變得溫柔了;“女子單打”變少了;學習管教越來越嚴了……

媽媽曹女士:

Q:你平常工作忙嗎?每天花多久時間陪伴孩子?

A:工作幾乎是滿負荷,並且會有不確定的機動工作時間。每天與孩子共處的時間大約在4-5個小時左右,但這不能算是嚴格意義上的陪伴,對於一個初中生來說,這隻能算是共處。

Q:你和孩子之間是否產生過一些摩擦?

A:對於青春期的孩子來說摩擦在所難免,而我們之間的摩擦屬於多發、高發。隨著孩子自主性的不斷增強,各種事情都會引起摩擦,比如督促學習,督促生活習慣的改正。任何一點小事不控制情緒都會產生摩擦。不談學習母慈子孝,一談學習雞飛狗跳。

Q:迄今為止,你和孩子相處中最幸福的瞬間是什麼?

A:

從襁褓中看著我的笑臉、幼兒時醒來親吻我的臉的、三歲時為下班的我拿來拖鞋、四歲時第一次說媽媽感謝你生養了我……長大後為生病時為我倒水、送母親節的禮物、留給我愛吃的東西、咳嗽時為我拍背、生氣時哄我……

太多了,每一個記憶裡的瞬間都是幸福美好。大概對於母親來說,沒有比較級的幸福,記憶積累和沉澱下來的都是最幸福。

Q:為了孩子,你做的最大改變是什麼?

A:我能說最大改變是脾氣越來越差麼?其實並沒有任何刻意的改變,一切改變都是某時某情境下自然而然地改變。

我並不希望因為孩子而強調自己妥協了什麼,犧牲了什麼,比如從不下廚卻學習做飯,比如早起準備早餐,比如放棄一些社交,甚至比如控制情緒等等,這些其實都是在原來的生活中,重新對當前重要的事情做了優先順序地調整而已。說真的,最大的改變是因為孩子的成長而成長。

我们采访了五组家庭,原来母亲节最好的礼物是倾听我们采访了五组家庭,原来母亲节最好的礼物是倾听

媽媽有一張和藹的面容。她的臉又圓又光滑,就像一顆甜美的桃子。我覺得她那副眼鏡很好地襯托出她的臉,突出了她的眼睛和顴骨。她是一個校長,負責一個兒童課外機構。主要是培養孩子們的自信、嚴謹和創造性的思維方式。

媽媽平時是個隨和健談的人,但是一旦開始工作,她可以瞬間從一種滔滔不絕的說話狀態中脫離出來,然後投入工作,專注於手頭的任務。她全心全意地工作,嚴謹的治學態度充分體現在機構裡的孩子們所受的教育質量裡面。

我和媽媽一起經歷過一件對我影響深遠的事情,有一次她的錢包在電影院被盜了。坐在我們後面的一個人把手伸進我們的座位底下,鉤走了她的包,偷走了她的錢包、鑰匙甚至還有護照。我當時很緊張,但媽媽很鎮定而且理性地面對這次“襲擊”。她帶著我去城裡各個相關部門,從警察局到銀行到鎖匠到領事館,用堅定的信心處理這個問題。

幾年之後,我從父親那裡聽說,媽媽那天晚上和他說起這件事時,還是有點失魂落魄的。但她在面臨挑戰時的力量和毅力,給我留下了很深的烙印。

我愛我的媽媽,儘管我現在見不到她,我還是要祝她母親節快樂!

安梓的媽媽:

自從兒子去了寄宿高中,我們和他的溝通漸漸變少了。從原來的瞭解他的所思所想,到後來的每次見面時,總有重新認識他的感覺,這樣的變化需要我們做父母的進行調整。

一開始我們會用原來我們熟悉的方法和他交流,發覺曾經能夠激起他興趣的內容已經不再是他的興趣。於是我們會希望他多說他的經歷,幫助我們瞭解他的內心世界,但是他總是說“一切都好”,寥寥幾句,就不再多話。

所以,我們就繼續調整,逐漸習慣不多說教,學會和他平起平坐地對話,多聽少說,習慣坐在一起,享受沉默的溫馨。

在給兒子空間自由成長的方面,最重要的是希望看到他快樂,能有自己可以說知心話的好朋友,能找到自己想做的事情。漸漸地,他對我們的需要越來越少。而在他真正需要我們的時候,我們會在那裡。所以,就像他小時候那樣,一直沒變的就是我們經常會告訴他“We love you!”。

孩子長大了,需要我們說的話越來越少,最後剩下的其實就是這句“We love you!”。

我们采访了五组家庭,原来母亲节最好的礼物是倾听我们采访了五组家庭,原来母亲节最好的礼物是倾听

我的媽媽是一個非常時髦的姑娘。她非常時尚,而且經常和我一起探討時尚。我就經常告訴她時尚界有趣的東西,每次她都會對我分享的東西感興趣。

她在內存芯片設計公司擔任銷售負責人。工作的時候,她非常專注;做事情效率很高,做決定快狠準。

我媽總是跟我嘮叨,“錢不好賺,省點花”。紐約的生活費很高,她經常控制我的預算,告訴我要妥善安排自己的消費。

在中學,媽媽嚴格控制我玩電子遊戲。為此,我們也經常爭吵。但是,自從我放棄打遊戲後,她對我就很寬容了。我開始好好學習,她也開始好好待我。她給了我自由的空間讓我學習。

後來我在高中三年級和四年級獲得GPA高分,她也很驕傲。當我告訴她我想參加SAT課程時,她支持了我的想法,也為我上校外的SAT課程花了很多錢。

現在媽媽是我最好的朋友,我會毫無保留地和她分享所有的想法,比如告訴她有女朋友這件事。她就教我如何成為一個善良體貼的男朋友,提醒我出去玩之後要送女孩子回家。所以我真的要說,她不僅是我的媽媽,也是我最好的朋友。

現在我在紐約讀書學攝影,媽媽很支持我,也為我取得的成績感到自豪。她支持我現在想做的一切。比如,當我問她我想要一個新的相機設備時,她會很開心地買給我,只要我寫五頁PPT來描述購買的原因就可以了。

媽媽Jennifer:

有一天 / 你攤開手掌 / 牽起我手 /問我 /美麗是什麼?

於是 /我蹲下 /與你凝望 /用你的高度 /一起看著你的世界

你 / 就是我的美麗

這是我很喜歡的一段文字,也呼應了我對孩子的教育理念。

我一直都把自己定位為孩子的朋友,也希望成為他們心目中最好的朋友。孩子們自小和我就沒有秘密,任何喜怒哀樂都會主動跟我分享。

因為我上班常出差,孩子們就學會獨立自主、凡事要自己面對解決。但週末假日,我一定會陪伴孩子們,去做他們喜歡做的事。

比如一起學畫、一起學大提琴、一起跳爵士舞、一起爬高樓拍照。看著哥哥拍的那些照片、聽著妹妹演奏大提琴,我也會像粉絲一樣的崇拜他們,如同我的偶像。

當然,就算是朋友,也會有意見不合的時候。哥哥從小喜歡打電動,不喜歡唸書,為此我和青春期的哥哥,有了衝突。但在十年級,某天他突然告訴我,他再怎麼打也打不進職業隊,因為牛人太多了。所以立馬和電動斷絕關係,專心念書。

為了孩子,我最大的改變就是常保一顆赤子之心和他們一起瘋狂、去夜店、去追星,這都是我們一起做過的。在陪伴的同時,我也會有很多另類的想法,鼓勵孩子走和別人不同的路,堅持所愛,快樂過日子。

這些孩子只是中國萬千家庭的縮影。也許每個孩子的語言表達不同,家庭中的互動細節也不同,但是優質的家庭關係應當是,父母和孩子之間彼此在乎。

很多家庭教育專家都認為,家庭成員之間說“我不在乎”(I don’t care)可能是很危險的事,“冷漠和無所謂”是很多家庭危機的製造者。

如果父母和孩子之間彼此在乎,雙方都會避免讓對方難過,讓對方摔跟頭。如果你時刻抱著這種想法的話,你就會發現當你有怒氣、想抱怨的時候,你自然就會剋制,你也會時不時想聽一聽孩子的聲音。

我们采访了五组家庭,原来母亲节最好的礼物是倾听
我们采访了五组家庭,原来母亲节最好的礼物是倾听

關注外灘教育

閱讀 3000+篇優質文章

我们采访了五组家庭,原来母亲节最好的礼物是倾听
我们采访了五组家庭,原来母亲节最好的礼物是倾听

現在加入《人鼠之間》閱讀課,

掌握藤校閱讀寫作力!

點擊下圖,立即夠買

我们采访了五组家庭,原来母亲节最好的礼物是倾听

↓↓↓點擊閱讀原文,進外灘教育微店購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