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如何把握古诗词的情感主题?

胡帅波


💐欢迎您来到“老穆说语文”问答领地,老穆将用最大的热忱和最好的回答来回馈您!💐


老穆解析

谈到古诗词,不得不谈到诗词本身及作者所流露出来的“情感态度”。

在中高考中,“情感态度”题一直是古诗词鉴赏考查的核心内容,主要考查学生鉴赏评价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

穆老师就拿江苏高考和苏州中考为例,看一下“情感态度”题在历年考试中的考查情况,如下图:

图一:江苏高考图二:苏州中考

那么,我们在古诗词鉴赏中,该如何把握“情感态度”呢?请大家接着往下看!


老穆支招

一、古诗情感二、如何抓情感三、诗词体裁分类(体裁不同,情感不同)


试题例举

试题一:试题二:

试题三:


💐希望穆老师的回答能够帮助到大家!💐


老穆说语文


读一首古诗词,我们必然要在品味诗词句语言的基础上探究诗人想要表达的情感。

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情感有:

1、忧国伤时:如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反映离乱的痛苦;同情人民的疾苦;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2、建功报国:如建功立业的渴望;保家卫国的决心;报国无门的悲伤;山河沦丧的痛苦;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

3、思乡怀人:羁旅愁思;思亲念友;边关思乡;闺中怀人。

4、生活杂感: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昔胜今衰的感慨;借古讽今的情怀;青春易逝的伤感;仕途失意的苦闷;告慰平生的喜悦。

那如何来探究诗词中的这几类情感呢?从以下四个方面分别来阐述。

1、知作者(了解作家的生平、思想、创作风格)

例如: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 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辛弃疾:一生力主抗金,曾经在抗金斗争的最前线出生入死,南归之后又遭到投降派的排挤和打击,所以其词书写力图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豪情壮志,多为回忆过去如火如荼的战斗生活,或者表达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悲愤情绪,风格豪放悲慨。

情感主题:抒发作者收复失地的壮志豪情以及壮志难酬的抑郁悲愤感情。

2、看标题

做古诗词题时,一定最要关注诗词作者和题目,在标题中会隐含着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例如: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表达诗人对朋友被贬的同情、关心以及对朋友的思念、牵挂 之情。

例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通过“送”“归京”两个词语可见抒发作者与朋友分别时依依不舍以及因离别引起的惆怅之情。

3、抓关键词

例1、刘禹锡的《秋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

诗中“我言、胜”这几个字可以看出诗人一改以往诗人对秋引发的忧伤之情,而“从晴空、排云、引诗情”可以表现诗人积极乐观和奋发向上的不屈的斗志。

例2、崔颢的《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最后一句”最为明显,抒发了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

4、悟景语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几时回,断肠人在天涯。

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通过枯,老,昏,古,西,瘦六个字,将诗人的无限愁思自然的寓于图景中。

也就是说,对于诗歌主题的把握一定要从作者、题目、关键词和景物描写当中判别作者是喜是悲是思乡还是报国未酬。所以离不了深厚的积累,对作者的了解,对意象的分析,对字词的把握,才能更好的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敏家的小淘气


如何把握古诗词的情感主题?

关于古代诗歌,是汉语言文学的最精彩的一笔。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更是中考、高考的必考题型之一。这是最容易失分的题。每个学生不得掉以轻心。

诗词是一种文化,给人的是思想、情感以潜移默化影响。刘勰的《文心雕龙》中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这句话是谈创作与欣赏的关系,写作文章的人因感情怒放而通过辞章表达出来,阅读文章的人通过文辞来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古诗词中考、高考主要考理解、背诵。及赏析。

赏析古诗词,中考、高考皆出自课外。

一、从题目入手。看题目能获得哪些信息。如高适的《别董大》一看就是别离诗。一般别离诗表达的情感:有留恋、安慰、嘱咐、祝愿、伤感、同情、期待等情感。再如王建的《十五夜望月》这类作品多数是渴望团圆,思家思亲。或是有劝慰之意。又如张旭的《山中留客》,题目意在留客。为了留客,写了哪些内容。然后再赏析。

二、看作者、识背景。了解作者了解诗。重点作者的人生经历,要简单知晓。例如作者是王维、孟浩然,这多数是田园诗人,而王昌龄 、岑参、高适,多数写边塞诗。陆游、辛弃疾多数写爱国诗。这也不太绝对,除了看作者,最重要的是识文

三、明意象,知文意。先通读诗词,结合注释简单疏通文意。了解诗的大概意思。明意象,知文意。植物有梅、兰、竹、菊,柳、草等。动物有燕子、鹧鸪、蝉等。时间、地点、有黄昏、早晨、夜晚。长亭、短亭等。梅花象征高洁,不屈的精神。柳暗含别离。鹧鸪多是表达悲伤等。

四、懂文意,悟真情。情为心声,景为心境。情景交融,设身处地想一下究竟作者传达出什么情感。诗词表达的情感往往与人类共同的情感上是相通的,很容易产生共鸣。

1、咏史类。借古讽今,忧国伤时。抒发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报国无门,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感慨。也有对统治者昏庸腐朽的揭露。山河沦丧的感慨。

2、边塞诗。多数表现爱国思想,勇于杀敌。保家卫国的决心。也有描写战争残酷,对战争的反感,战争造成离乱痛苦。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对人民的同情。及思家思亲的情感。

3、山水田园诗。对田园,山水优美风光描写,表达对田园风光的赞美、喜爱、向往之情。及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热爱之情。也有表达一种闲适恬淡的心境。及隐逸的情怀。对官场追名逐利的蔑视。

4、离别诗。传达出羁旅之思,思家思亲。或是离情别怨,依依不舍情怀,闺中怀人。表达心愿。及共勉的情怀。


总之,古诗词阅读,多阅读,找方法,会鉴赏。这是对人们的基本要求。今天就写到这,也希望能给人一点帮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