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节选自中国妇女出版社出版的《徐小东:陪孩子走过0-4/<font>岁敏感期》。
一个妈妈向我提到, /<font>有一段时间, /<font>她的孩子在幼儿园不愿意下楼做早操, /<font>宁愿一个人躲在教室里。 /<font>老师为此还在家园联系本上提醒她劝导孩子。
/<font>经过与这位妈妈的交流, /<font>我了解到她的孩子攻击性比较强, /<font>经常与班上的小朋友有肢体或语言上的冲突, /<font>所以常有小朋友向她告状。 /<font>可能这种情况多了, /<font>引起了小朋友对孩子的抵制和疏离, /<font>孩子也觉得被小朋友们疏远了,觉得与群体不相融, /<font>他不想看着身边的小朋友跳跃、 /<font>欢笑, /<font>因为他自己开心不起来。 /<font>这位小朋友在家时也十分叛逆, /<font>总与家长拧着来。/<font>
/<font>同伴关系从表面看起来是小朋友之间的关系, /<font>但它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了亲子关系对孩子的心理、 /<font>情绪乃至性格造成的影响。 /<font>像这位小朋友在家表现出来的叛逆和在幼儿园表现出来的交友障碍, /<font>更多地折射出家庭亲子关系的不畅以及由此引发的孩子的不良情绪在同伴身上的宣泄。
/<font>所以, /<font>当孩子在同伴交往中遇到问题时, /<font>家长还是需要首先审视自己与孩子的亲子交流状态, /<font>同时积极了解情况, /<font>帮助孩子渡过社会性发展的难关。
/<font>而且家长还应该知道的是, /<font>这种情绪反应在以后可能还会多次出现反复, /<font>我们要敏感地找到踪迹, /<font>不要什么都无所谓, /<font>以为小孩子嘛, /<font>调调皮、吵吵架, /<font>过两天就又好了。 /<font>我们要做的是, /<font>在这种情况出现苗头时, /<font>适时帮助孩子调适心理, /<font>帮助他进行自我修复, /<font>在不伤害别人的同时也使自己不受伤害。 /<font>因为到小学以后, /<font>伙伴中开始发展小群体, /<font>这时如果还不能适时地进行自我调适, /<font>就会受到同学的疏离和排挤, /<font>到那时所受的心理创伤会更大,与同学之间的关系的修复也更难。 /<font>而且小学时一个班的人数更多, /<font>40 /<font>多人一个班, /<font>老师很难观察或顾及到其中某个同学的情绪问题。/<font>
/<font>
与同事讨论这些例子的时候, /<font>有同事会说: /<font>“袁袁的嫉妒心太重了, /<font>这么小的孩子!” /<font>而我则不同意他们的观点。 /<font>这时用 /<font>“嫉妒” /<font>这个词未免太严重、 /<font>太定论化了。 /<font>对于四五岁的孩子, /<font>她只是产生了一种情绪。 /<font>但是, /<font>如果这种情绪持续的时间很长或经常发作, /<font>那就可能要变成情绪病了, /<font>就像假性近视发展为真性近视一样, /<font>就属于心理疾病了, /<font>这种情绪最终会定型为嫉妒的心理。/<font>
所以我们还是要更敏感地体察孩子, /<font>及时帮助孩子化解心结, /<font>让他能够接受、 /<font>勇于面对、 /<font>化压力为动力、 /<font>奋起直追。 /<font>凡事有输有赢, /<font>这次输了争取下次赢; /<font>别人取得了好成绩, /<font>我为他感到高兴, /<font>我也努力……这种思维习惯和行为模式的养成, /<font>对进入小学以后的校园生活以及接下来的整个人生都将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font>“你看某某怎样怎样, /<font>你看某某怎样怎样……” /<font>这是家长一种不负责任的推卸, /<font>是将别的小孩在自己内心引起的惊叹、 /<font>不适与压力都转而推卸到孩子的身上。
/<font>如果孩子能这样回应你: /<font>“那好吧, /<font>那我也来学某某, /<font>学某某。” /<font>那么恭喜, /<font>你的孩子是神童, /<font>有自行将压力转化为动力的极高情商。
/<font>但绝大部分孩子不会。 /<font>他们只会茫然地看着你, /<font>被说多了, /<font>便去忌恨那个小朋友: /<font>“是你, /<font>使我在家里受到这么大的压力, /<font>原本爱我的妈妈都不爱我了, /<font>原本爱我的奶奶现在满嘴都是夸你, /<font>好像变成了你的奶奶。 /<font>原本我可以无忧无虑地玩耍的时间现在都被剥夺了, /<font>得用来练习写字、 /<font>做算术、认字……”
/<font>谁愿意被这样对待呢? /<font>反过来, /<font>作为爸爸、 /<font>妈妈、 /<font>爷爷、 /<font>奶奶, /<font>我们的孩子有没有这样对待我们呢?
/<font>见过某某的爸爸后就说: /<font>你看, /<font>某某的爸爸怎样怎样, /<font>你看看你!
/<font>见过某某的妈妈后就说: /<font>你看, /<font>某某的妈妈怎样怎样, /<font>你看看你!
/<font>见过某某的爷爷后就说: /<font>你看, /<font>某某的爷爷怎样怎样, /<font>你看看你!
/<font>见过某某的奶奶后就说: /<font>你看, /<font>某某的奶奶怎样怎样, /<font>你看看你!
/<font>如果孩子每每用这种方式跟我们说话, /<font>我们又会有什么感觉呢?
/<font>我们是不是会反唇相讥: /<font>“你老妈在你眼里真这么不行吗? /<font>我就这样了啦! /<font>你爱找谁妈就找谁妈去!” /<font>或者你说: /<font>“我是不行了, /<font>要看你的了!”
/<font>可是, /<font>如果换了你的孩子也这样回嘴, /<font>你又会有什么反应?
/<font>所以, /<font>与孩子相处, /<font>我们一定要学会换位思考。 /<font>不愿听到的话, /<font>我们也不要对孩子说。 /<font>将负面情绪发泄到孩子身上是很不负责任的一种做法, /<font>而且它没有任何积极意义。
/<font>如果我们真觉得某个孩子很好, /<font>在某方面是孩子学习的榜样, /<font>那我们首先要将这种压力转化为动力, /<font>然后与孩子共同讨论: /<font>“我相信宝宝也可以和其他小朋友一样棒。 /<font>明天我们一起到书店去买两本书回来, /<font>放学回来多看看、 /<font>多画画, /<font>或者妈妈每天睡觉前跟你一起看半个小时图画书, /<font>过段时间宝宝肯定也很会讲故事了。”/<font>
声明:本文节选自中国妇女出版社出版的《徐小东:陪孩子走过0-4/<font>岁敏感期》。/<font>
/<font>
/<font>
/<font>
閱讀更多 育兒咖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