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6 焦作经典史话(31):司马懿鹰视狼顾像引起曹操猜疑

焦作经典史话(31):司马懿鹰视狼顾像引起曹操猜疑

司马懿鹰视狼顾像引起曹操猜疑

司马故里晋王城位于温县安乐寨村,长宽各1.5公里,占地约2.25平方公里,城开四门,城墙由夯土而筑,高约三丈,宽约丈余,有内城、外城之分。内城为宫殿区,建有寝宫、御园、亭榭。外城为官衙及百姓寓所。城池气势恢宏,规模庞大,透着一种帝都皇城之气,名曰晋王城,俗称古晋城。后来由于朝代更迭,城池毁于一旦。根据有关史料记载,早在三国战混年代,怀川人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司马炎祖孙三代四人,怀着一统天下的梦想,各自从一般国家公务员干起,勤奋工作,忍辱负重,以柔克刚,运筹帷幄,前仆后继,历时65年一路打拼,最终结束了三国战乱分裂局面,建立了华夏大一统王朝——西晋王朝。至此,中国进入一个长达51年的和平发展时期。之后,由于“八王之乱”及“五胡乱华”,华夏民族复又陷入东晋十六国、南北朝混战年代。要想了解司马懿祖孙三代四人如何带着焦作的泥土芳香与梦想走上社会,然后一路打拼,前赴后继,最终建立华夏大一统王朝——西晋王朝的历史,还需从司马懿与曹操说起。

根据有关史料记载,司马懿出生于东汉光和二年,也就是公元179年,出生地为河内郡温县孝敬里,字仲达。孝敬里,指温县安乐寨一带。

司马一姓源于上古lí之后程伯休父。西周时期,程伯休父官至司马,执掌国家军队,后因平定许方有功,周宣王允许以官职为姓。从此,世上有了司马一姓。

司马懿13世祖司马卬,系项羽当年所封十八诸侯王之一——殷王,建都都朝歌。殷王后因投降汉高祖刘邦,结果被楚军所杀。

高祖司马钧,系汉安帝时期征西将军

曾祖司马量系豫章太守;

祖父

司马俊颍川太守。

父亲司马防生于东汉建和三年(149),死于东汉建安24年(219)。

司马防比曹操(155-220)年长6岁,两人不但是同龄人,而且 司马防还是曹操入仕举荐之人。

当年,曹操以举孝廉进入京都洛阳为郎官(一般侍卫),算是有了第一份工作。曹操发迹掌控汉庭之后,司马防曾任洛阳令、京兆尹(类似今北京市长)等官职。年老离职回家,常回到温县故里居住。

司马防,高8尺3寸,仪状魁岸,与众有异,博学好古,倜tì傥有大度。喜欢汉书名臣列传,能熟背各类典籍文章数十万言,年少入仕为官。年老离职回家,喜欢独自闭门看书。日常,虽然儿子们一个个几经成年,但说让,不敢进;不说让坐,不敢坐;不指有所

,不敢言。父子之间相处,十分严肃。

从以上情况来看,司马懿八兄弟生活在这样一个博学、严肃的儒家官僚家庭环境之中,其对孩子思想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事后,司马懿祖孙几代只所以能够取得如此辉煌业绩,这与司马氏祖传家风是密不可分的。

司马防死于建安24年,享年71岁。

司马防育有八子,即司马朗、司马懿、司马孚、司马馗、司马恂xún、司马进、司马通、司马敏。司马懿排行老二。

司马懿生在官宦世家及东汉乱世,自幼聪明过人,年少精通儒教,酷爱兵法,成年之后胸怀天下,常在家乡一带交朋会友,演练各种阵法,只等有朝一日入仕为官,驰骋天下,名声在外。

当时,东汉尚书崔琰yǎn曾对司马朗讲:你弟弟聪明懂事,做事果断,英姿不凡,不是你所能比得上的。

建安六年(201),温县县令发现司马懿,熟悉兵法,才华出众,一表人才,名声不凡,推举司马懿做了河内郡上计掾,负责上报租税等事宜,类似现在市政府机关工作人员。时年22岁。

消息一出,当时担任朝廷司空的曹操,为了招揽人才,决定选拔司马懿进入自己府邸做官,也算是对司马防当年举荐自己入仕为官的一个报答。曹操时年46岁,主管朝廷礼仪、德化、祭祀等。

司马懿获悉,凭着年轻气盛,感觉曹操父亲曹嵩系东汉大太监养子,出身宦官之家,名声不太好,对曹操一片好意并没有表现出多大热情,但又不便回绝,索性辞去郡府公职,装病回到温县老家,明说是为了养病,实为继续回乡韬光养晦去了。

曹操获悉司马懿已辞职回乡养病,心里一怔,自言自语:年纪轻轻,没听说他患有什么疾病,不会另有想法吧?当后来得知司马懿系装疯辞职回乡,心里很是不高兴,骂司马懿是一个疯子。

建安十三年(208),曹操废掉三公,自任汉朝丞相,见北方基本平定,于是将兵锋一转,试想一举灭掉南方孙权、刘备集团,考虑天下即将一统,自己年岁越来越大,需要加快对21岁长子曹丕的多方培养,经再三挑选,决定强召司马懿为相府文学掾,具体负责向曹丕教授儒家经典。

当时,曹操对前往征召司马懿的使者说:如果他再装疯卖傻,推三阻四,就把他抓起来。

时年,司马懿29岁,曹丕21岁。曹操已53岁。

此时,司马懿审时度势,见曹操大权独揽,权倾天下,北方已被其平定,南征即将开始,要想胸怀天下,干出一番大事业,已别无选择。如果再次称病推辞,弄不好会招来不测之祸。权衡再三,于是应诏走进了曹丕官邸,做了曹丕儒家经学老师。之后,司马懿凭着搏学多才及深谋远虑,每与大谋,辄有奇策,很快赢得了曹操、曹丕父子信任。

同时,曹操凭着多疑性格及善于洞察对方心灵的经验,感觉司马懿并非系一般热血青年,而是一位有着鸿浩大志之人,直观告诉他,此人不可不防。

说是有一天,有人向曹操讲,说是“司马懿长着一幅鹰视狼顾相,主公不可不防啊”。

鹰视狼顾:系相学中的一种面相。说是一个人若是长着一幅鹰视狼顾相,往往比较凶狠、贪婪而多疑。顾,就是回头而望。

比喻人有所畏惧。但另一方面也说明,此类人具有鹰一般的犀利目光,狼一般的敏捷机警。传说春秋时期的越王勾践,汉初的韩信,都属于鹰视狼顾相。

曹操听后,表面装出一幅不以为然的样子,事后则有意在司马懿前行时,突然令其回头而望,见对方脸向后,目光犀利,而身不动,自己脸色不由一怔。

就曹操而言,本身就是一位表面上爱才宽容,实际上比较计较而又多疑之人。

司马懿见曹操脸色异常,心里也是一愣,猜想对方脸色突变,必然与自己面相表情、姿态动作,有着某种联系。

就司马懿而言,按照《晋书》有关记载,司马懿是一位“内忌而外宽,猜忌多权变”之人。意思是说:善于猜忌,但对人却装得很宽容;用人多疑,但又能灵活应对各种变化。

从此以后,司马懿与曹操两人,已陷入相互猜疑阶段。

常言“伴君如伴虎”。此时,司马懿作为曹操手下一名小吏,如果稍有闪失,轻者会被曹操赶出相府,重者会带来不测之祸。司马懿已进入如履薄冰阶段,可谓福祸难测。

焦作经典史话(31):司马懿鹰视狼顾像引起曹操猜疑

焦作经典史话(31):司马懿鹰视狼顾像引起曹操猜疑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焦作--——城市文化名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