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5 中国东方美学|聊聊苏州团扇里的手工艺

中国东方美学|聊聊苏州团扇里的手工艺

在中国,“圆”就是“团圆”,所以人们把圆形或近似圆形的扇子都称为“团扇”,也称宫扇、纨扇。

团扇是中国本土智慧的结晶,与人们的生活的息息相关,不仅是引风纳凉的工具,也是女子遮羞的配饰。

“翩翩公子手拿折扇,吟诗作赋,竞逐风流;大家闺秀手执团扇,半掩脸面,秋波暗送。”

团扇,默默装下少男少女的情愫,在有意无意之间,道出了东方之含蓄美。

中国东方美学|聊聊苏州团扇里的手工艺

古代女子爱扇,迁客骚人亦爱咏扇,人们往往习惯于将自己的情绪灌注在扇子中。

汉代有班婕妤叹“裁为合欢扇,团圆似明月”,唐代有白居易言“素是自然色,圆因裁制功”,梁武帝也曾作诗:“手中白团扇,净如秋团月”。

纵观历代的艺术作品,我们不难发现,古时的娇美人,如若手执一把团扇,则气质立显。而现代的俏姑娘与团扇搭配,则会更添一丝古典美。

小小一把扇子,便能将女子的美展露无遗,这其中蕴藏着的,是中国古代人民的巧思。

中国东方美学|聊聊苏州团扇里的手工艺

自汉代至北宋是团扇的盛行时期,尤以苏州等地的团扇,制作最精、历史也最悠久。银丝蝉翼,云锦彩绘,文人墨客翰墨丹青,能工巧匠精雕细琢,都沉淀在了一柄轻盈的团扇之中。

中国东方美学|聊聊苏州团扇里的手工艺

△ 宋画小品中许多都是团扇扇面,精美绝伦

在文化底蕴深厚的姑苏城中,民间艺人高手云集。不论是团扇、折扇还是檀香扇,苏州的扇子都充满了艺术美感。


但制扇的世界里,从来没有速成,几十种制作工艺,反反复复八十几道工序,常年的修行积累才是最好的捷径。

团扇是工艺的集大成者,丝织品工艺、家具工艺在它身上都有用武之地,更给予了它更大的可能性和变化空间。

中国东方美学|聊聊苏州团扇里的手工艺

团扇通常由扇骨、扇柄、扇面、流苏和其他配饰组成,每一部分的材质、工艺都迥然不同。

扇柄主要使用的材质为:竹、木、牙、角。最受欢迎的自然是竹。竹品类繁多,通常选用名贵的湘妃竹、梅鹿竹、凤眼竹以及自古文人就定其格为雅的紫竹、玉竹。

木多选用较为珍贵的红酸枝、紫檀、黄花梨。至于象牙、虬角,现代比较少见,一般会用一些收来的老物件重新设计制作。

由于材质丰富,涉及到的工艺自然也就更多了,比如大漆、雕、刻、烙花、镶嵌。

中国东方美学|聊聊苏州团扇里的手工艺

△ 苏州制扇师正在选材设计

光是扇框就有圆形,海棠形,梅花形,菱花形,菊花形,秋梨形,芭蕉形,六角形、梧桐叶形各种。

以竹为框的团扇,除了传统的圆形相对简单(要拗出一个规整的圆本就不是件容易的事),其他的异形更是极难。

要经过火烤再弯折竹条,折一个角就要重复烤工几十次。绷上扇面后,还需要沿边。将多余扇框上多余的布料藏起来,使之看不出痕迹,又是一项极其细致和讲求技术的活。

中国东方美学|聊聊苏州团扇里的手工艺

扇面以丝织品为主,包括缂丝、刺绣、绢面、绫、罗、绸、纱、宋锦。虽然都属于丝织品,但差别非常之大,各有各的特质。

如苏州以精巧雅致的绢宫扇为主,扇面覆以洁白的绢丝,或题诗绘画,又或是结合双面苏绣,技艺高超,轻盈妙曼,教人啧啧赞叹。

虽是轻罗小扇,却饱含着无限深意。每一个精巧的细节,都是匠人的精心安排。

中国东方美学|聊聊苏州团扇里的手工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