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7 人到中年的80后,对未来为何会如此恐慌?

导语:最近父亲住院我和姐姐都从外地赶了回来,身为80后尾巴的我也已经到了而立之年,可是,对未来深深的恐慌已经成为了我每日的梦魇,仿佛过着过着就老了一般!

人到中年的80后,对未来为何会如此恐慌?

对于年龄,我从不像别的女人一样晦如莫深,今年我35周岁,可我依然觉得自己还年轻,和身边90后的同事相处并没有太大的违和感。但遇到家中老人生病、孩子上学、一起战斗多年的同事离职等问题,我不自觉的就会对未来产生恐慌。这恐慌还得从同事纷纷离职说起,我常在上班路上想:他们有的都在这儿工作10+年,最后都走了(有的是对环境厌倦了,有的是职业生涯进入瓶颈期了,有的是被迫离开了……)都说私企不养老,他们的离开和周边同事的年轻化,不由得我就想:我能干到什么时候?有时候就想我也辞职吧,趁着35岁跳槽可能还会找到好工作,可转念一想1、我到底适合做啥?(虽然现在这个年纪谈职业生涯规划有点太扯了,但对于目前只是维持工资收入不降低,但并不由衷喜欢的工作来说,我这样想应该也不成什么问题吧?)2、如果换工作后工资低于现在的水平能不能接受?生活质量会不会下降?3、车、房贷、孩子学费缴费后,还能否攒下钱来、零花钱还有没有、私房钱还能不能存下?……一个假想反倒引出了一连串的问题和无解的恐慌,这么多牵绊,我已不能轻率地做出任何决策,随着年龄增加,对未来挣钱的能力感到恐慌,不知你们是否也是这样?

下面就是我的回答:

我也是一名80后,其实所有的恐慌只有一个原因---缺乏安全感!

人到中年的80后,对未来为何会如此恐慌?

1.没有钱带来的不安全感:钱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我们这个阶段,有钱基本就能解决一切问题,父母找个保姆照顾着、子女送到好的学校、自己每天有事业可以打拼,归根结底,有钱就能解决你现在所有的困扰,但是事实就是这么残酷,我们没有父辈的吃苦耐劳省吃节用,所以才很多人落得30而立却没有存款的境地,而没钱,在现在这个社会确实是影响特别特别大!

2.远在他乡带来的不安全感: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交通的便利让我们在年轻的时候忽略了距离的问题,当父母老了,生病的时候不在生病,过生日的时候不在身边,甚至手机不会用都没人教一下的时候我们才会发现,父母真的老了,而子欲养却亲不在了,留下陪伴父母的时间越老越少,年纪大了真的会思念故土!

3.不知如何改变带来的不安全感:这个阶段比下年龄太大,比上又经验不够,在管理岗位还好,其它岗位能提升的空间就真的很小了,跳槽找工作很多公司已经不要年龄这么大的了,投资又没有太多的存款和渠道,即使有堵上一切的决心也要想想家庭环境是否允许,不变是等死,改变是找死,真实的社会写照!

说下我最近的真实故事:

父亲突发心梗住进了icu,我在外面安了家,姐姐也是外地的,10点接到电话真的是买了最近的飞机票往回赶,加上火车的时间,到了家已经是晚上11点多了,那个时候看到妈妈真的是特别无助,在这种情况下我甚至还不如送爸爸到医院的那几个朋友,icu每天的费用是4000多块钱,即使有医保每个月的费用还是在30000左右,现在昏迷了15天,从回来的第二天开始,我觉得突然就长大了,知道要开始承担责任了,而这个责任,就是赚足够多的钱,让我可以陪在父母身边,走完有我们的最后一段人生路!

人到中年的80后,对未来为何会如此恐慌?

我们这个年纪,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但是可以肯定的是,经济问题是要第一解决的,父母看病、子女上学、个人投资都是需要钱来支撑的,所以与其想这么多,还不如想想如何在剩下的20年里,赚够父母养老的钱、自己养老的钱、子女结婚买房的钱来的实际,毕竟有钱真的可以解决很多问题,其它的,放放再说吧!

结束语:

80后从垮掉的一代逐渐变成了现在社会的中流砥柱,但是各方压力带来的迷茫彷徨我想是多数人的现状,过着过着,竟然就到了中年!

往期精彩推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