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山西开花小调,哪个地方的最出色?

手机用户81577658429


山西自古以来就是民歌的故乡,各地民歌种类繁多,一般分为大致可归纳为山歌、号子、小调、套曲四大类。在山西不同地区对于山歌的称呼也不尽相同,在晋东—太行山一带,则称为“开花调”,流行地区主要包括左权、和顺、武乡等地。其中以“左权开花小调”最为出色。

“开花小调”歌词的上句常“XX开花”为起兴,下句点题,因而左权当地人把这种形式的山歌统称“开花小调”。在左权民歌中,能“开花”的不仅是指植物,其他任何东西也可以开花,比如说石头。

大家熟知的知名歌手阿宝唱过山西民歌《走西口》,属于山西西北边的河曲山歌,其音调高亢、嘹亮,而“开花小调”则以委婉、清秀见长,在山西省内独树一帜,颇有江南水乡民歌的味道。值得一提的是,2006年,左权民歌“开花小调”被确定为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对于“开花小调”的推广,2004年,左权县举办了国家级大型文化赛事――第二届中南北民歌擂台赛;由著名主持人亚妮编导的反映左权抗战时期的盲宣队艺人真实生活的纪录片《桃花红 杏花白》也曾上映。2017年,3月25日,亚妮携手‘向天而歌’’太行盲艺人在虎峪校区同泽会堂做客“清泽人文讲坛328讲”,开唱小调。

近年来,左权民歌表演在诸大赛中屡获殊荣,《筑路哥哥》、《开花调》曾荣获两届全国群星奖金奖,而且蜚声海外。


太原晚报


左权民歌,有“万首民歌千出戏”之称。20世纪30年代以来,从小调中派生出了一种独特的山歌艺术形式——开花调。左权开花调属“山歌体”,因唱词精巧新颖,以“开花”为比兴,故称开花调。开花调主要分布于左权、和顺、武乡、襄垣各县,其中以左权开花调最为出色。

据《辽州志》记载,上古五帝颛顼之子祝融封于轑阳(上古时的左权县),人们在供奉远祖祝融的祝融祠举行祭祀活动时,曾经反复吟唱、祈祷祖先赐予他们光明和幸福。隋开皇十年(590)恢复县制后,民歌独特的风格开始形成,大腔、小调、杂曲三种形式交相辉映。事实上,从现在左权民歌“大腔”的曲牌结构中,仍然可以找到宋代“唱赚”、元代“散套”的痕迹。明清时期,民歌已经成为人们抒发怀抱、寄托情感所不可或缺的表达方式,《武军山诗抄》《辽阳痴士诗抄》等文集和流传至今的《绣荷包》《闹五更》《禁洋烟》等歌词中都不难找到历史的印记。抗日战争时期,当地人们用民歌宣传抗日。左权开花调,所有唱词一律以“花”为中心。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左权开花调民间音乐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山西晚报


山西民歌淳朴历史悠久,所以也有很多的历史文化遗产,非常值得探索,虽然现在也有各种流派的歌曲,给人么带来了更加复杂和美好的体验,但是古老的民族艺术,这种扎根在土地里的人么的艺术,对日常生活的倾诉的描述,才是最值得铭记的。

说起来山西的民歌,那可真的说不完,山西是一个美丽的地方,也盛产美女,更盛产美丽的艺术,而山西的开花小调就是其中的一种艺术。之所以叫做开花小调是因为这种歌曲的开头都是什么什么开花非常的规矩。就像是前几年非常出名的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一样,这就是一个很典型的开花小调,通过对日常生活的描述,所以有了这样的规矩。
不同于南方的民歌听起来就让人身体都酥了,北方的民歌更加的直白,所以也更加的有节奏,而要说这民歌之乡就是山西的左权了。当然这里的开花小调也就最为出名了现在也成为了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喜欢的人可以去听一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