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3 郑州首套房首付提至45%?是谁在制造楼市恐慌?

从4月22日开始,“郑州首套房首付提高到45%”的消息开始在朋友圈扩散,引发很多购房客的恐慌,言之有屋后台也不断有读者发来询问。一时间满城风雨,让笔者想起了2016年那个燥热的夏天。

郑州首套房首付提至45%?是谁在制造楼市恐慌?

郑州首套房首付提至45%?是谁在制造楼市恐慌?

郑州首套房首付提至45%?是谁在制造楼市恐慌?

郑州首套房首付提至45%?是谁在制造楼市恐慌?

如果消息属实,可以预见的后果就是买房的人将要井喷,售楼部挤塌也不夸张,重新回到2016年夏天万人抢房的混乱之中。持续一年多的调控毁于一旦,“房住不炒”彻底沦为笑谈。

对此,笔者联系了在驻郑某商业银行信贷部工作的老伙计,得到这样的回复:“首付上调至4成的政策,一般由银监会牵头在全国范围内出台新政策,才会落实。另外从政策面上看,国家是支持首套房购房的,继续上调的可能性不大。”

笔者又联系了某房产代理公司员工,均收到答复“不知情”或者“未接到上级的消息”而未来政策方面又难以进行预测。“有什么最新政策,银行工作人员都会提前告知,让大家做好准备。目前,没有消息说要提高首付比例。”

根据目前房地产市场的形势来看,首套房首付如果达到四成以上,刚需购买者很难承受,对市场的冲击之大不言而喻,也降低了这个消息的可信度。

这就反映出了一个问题:

楼市信息的不对称性!

房价的变动对购房群体心理预期有着很大的影响,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在很大程度上形成了购房群体对市场风向的盲目性和盲从性。

最严楼市调控下,开发商的日子不太好过。诗酒大会之后,朋友圈谣言的风向开始大规模转向,屡屡出现“全面解除楼市限购”的消息。两会后,朋友圈谣言的风向又开始转变。

毕竟调控已经一年多,却丝毫没有松动的迹象,市场的流动性越来越小,这个时候,个别从业人员铤而走险,刺激一下市场,制造一下恐慌,也在所难免。

1、中介代理销售人员:逼单。

2、炒房投机者:提高市场心理预期。

他们需要找到一个痛点,逼一逼犹豫不决的购房者,误导消费者对房价预期,借谣言炒作楼市,制造涨价预期,从而影响了购房者行为,对市场的会有巨大的影响甚至会引发恐慌。

此类的谣言不止出现在郑州,郑州也不是首发之地。从一线城市如上海,到二线城市成都郑州,再到四五线城市,都出现过类似的消息。可见,这并不是个新闻。

郑州首套房首付提至45%?是谁在制造楼市恐慌?郑州首套房首付提至45%?是谁在制造楼市恐慌?

郑州首套房首付提至45%?是谁在制造楼市恐慌?

开头一个45,剩下全靠编。内容完全一样,仅仅换一个地名。令人拍手称快的是,这些谣言的始作俑者,都已经被拘留了。网络不是法外之地!

值得注意的两件事:

4月25日起,央行下调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

此次央行降准政策,有助于实现更为宽松的房贷环境。

宽松的资金政策,会促使大量资金流入楼市,高负债地产商也在股市上连续暴跌,这都是资金吃紧的反应,而降准释放的流动性,将缓解地产商的压力,也有利于给银行的房贷业务松绑,所以对于楼市来说肯定是利好。

此外,还有一个重磅消息:商业银行存款利率上限行业自律约定将放开!

如今商业银行存款利率上限的行业自律约定将放开,不敢说中国存贷利率已经完全市场化(窗口指导),但这将是中国利率市场化的关键性一招。

市场利率化后贷款的成本应该会更低,而存款的利率会更高,银行在未来的利率定价中会更多考虑市场情况,中国有4千多家银行,数量不算少,在有限的客户下,哪里的存款收益高,哪里就能吸储;哪里的贷款成本低,哪里就能获得更多优质的客户。

虽然央行制定了利率上下限红线,但是同业竞争机制的有效补充,对于杠杆买房的客户来说,无疑将出现更大的选择面,也更加的透明化

对于市场,笔者有以下看法:

1、真正的加息还未到来。央妈的天花板已经拆了(据说上浮到60%到顶),地板是否加高还未确定。一旦基准也上调了,银根缩减让银行雪上加霜,利率上升跳档会更加严重。

2、利率市场化的副作用。各大银行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利率上浮时间也不在一个时间,买房人尚可选择房贷利率相较而言还比较亲民的银行。但是,就怕带有特色的市场化,人再精也精不过银行。

3、房地产调控的周期被历史性拉长。最近半年反复提到的一个短语,“加强金融监管力度”,金融的烂摊子银行来补,总体上来说,钱是不断收紧的。利率上浮到时大概率事件,至少是稳定在某个高位,即使房价真的不涨了,买房所花的钱还是会不断增多的。

4、市场的悖论。一方面上车成本在加速的累加,一方面购房客“房价下跌”预期不断增强,持币观望,这就造成了一个市场悖论。越来越难买的东西,反而去买的人越来越少。这也就是为什么市场上谣言迭起的根本原因。

5、加杠杆的成本也在不断攀升。对于投资者,必须要精确的计算购房持有成本,谨慎入场。低于自住需求的购房者,都需要谣言来刺激购买了,这时候会不会是买方市场的时候呢?

总之,这类消息容易制造紧张情绪,刺激部分购房者恐慌性入市,呼吁购房者们理性判断和对待。

但所谓无风不起浪,如果真的下定决心买房的各位还是早下手为妙,毕竟如今调控趋紧,未来楼市只会越来越像条家养狗,让它咬谁它咬谁,让咬几口咬几口,时间拖越就算首付不上调,其他不确定风险越大。

对于部分发布相关朋友圈的从业人员,还愣着干嘛,还不赶紧删朋友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