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和公婆住一起,十個月的寶寶只要奶奶抱,為什麼?

赫飄舞


看到這個題目,我只想問你三句:“你的孩子不吃母乳吧?”“你從來沒給孩子換過尿不溼吧?”“晚上孩子也不跟你睡吧?”如果你都回答“是”,那就不奇怪了。

最近演員黃聖依帶大兒子安迪參加了綜藝節目《媽媽是超人3》,黃聖依賣力討好,安迪疏離冷漠,甚至故意跟媽媽唱反調。與其他明星母子水乳交融的親密,形成強烈反差。生動形象地展示了什麼叫做“養而不帶等於沒養。”

由於黃聖依與經紀人搭檔楊子隱婚十年,安迪從三個月就離開母親。安迪從小跟奶奶長大,跟奶奶感情深厚。當問他最愛的人是誰?安迪毫不猶豫回答:“最愛奶奶。”

再明白不過了,黃聖依已經失去了這個兒子。

作為命運的寵兒,黃聖依有名氣,有顏值,有財富,有愛。唯獨自己的親骨肉狠狠打了她一巴掌,給她的人生打了大大的不及格。

財富和名氣甚至愛情能換來一切,唯獨換不來愛孩子的敬服和依從。很多媽媽抱怨孩子不喜歡自己,不找自己,請你捫心自問:

你給孩子親自哺乳了嗎?
你給孩子換紙尿褲,洗澡,拍嗝,做撫觸,哼童謠了嗎?
當孩子因為飢餓寒冷便溺恐懼哭鬧時,第一時間抱起安撫慰藉的是你嗎?
你會長時間凝視孩子,與他咿咿呀呀交流嗎?

如果這些全由奶奶做了,對不起,孩子就會把整天陪伴他的奶奶當做最親的人來全身心依賴。

剛出生的孩子對撫養者,有一種以生命相托的強烈依賴和信任。你的氣味,聲音,臉龐以及對待孩子的方式,深深印在孩子腦海。孩子哭鬧的再厲害,只要那個味道,那個聲音,那個臉出現,就立刻有了安全感,安靜下來。”因此,懷胎十月,不如撫養十月。

很多母親因為工作關係,將孩子交給老人或保姆。有的母親孩子落地任務完成,管生不管帶。有的父母雖然和孩子在一個屋簷下,但埋頭於遊戲,應酬和買買買,對孩子不管不問,孩子成為父母雙全的孤兒。


沒有屎一把尿一把的侍奉和不眠不休的照管,母子間沒有建立起依戀關係,母親就喪失了對孩子的情感控制,在孩子眼裡,你這個生身母親就是個路人,你的話誰愛聽誰聽,反正我不聽。

不管多忙多累多難,做母親的一定要親自帶養孩子。

別等到孩子排斥冷淡你時,才想著去討好他;

別等著孩子已經犯錯犯罪時,再後悔當初的漠不關心。


親子溝通如何說


我來告訴你,為什麼吧!其實主要原因是因為,你陪伴孩子玩耍的時間很少,注意 玩耍 二字很重要,雖然你每天都陪伴孩子,但可能不是高質量陪伴,你也說了,只要是醒著的時間,奶奶就抱著她玩,逗她玩。他一醒來逗她的是奶奶,他當然是對奶奶有印象了。


一 媽媽工作太忙,家務活太多。

我家寶寶有一段時間也這樣。這個我深有體會,因為是我自己一個人看孩子。其實當媽媽的真是很辛苦,自己一個人看孩子,孩子不一定會跟你親,真正親的是,有時間逗他玩的那個人。媽媽一個人,要做家務,要做飯,要給孩子洗尿布,換尿布。

每天疲憊的忙碌後只有很少的時間來開心放鬆的陪伴一下寶寶,真正的逗她兩下的時間並不多,好不容易有點時間,可能還要打開電腦工作,打開手機回答問題,有時候一不小心想放鬆下再多玩一會兒手機,把孩子完全忽略了。有時候累的抱著孩子大人就睡著了。那個時候我每天陪在孩子身邊,其實也顧不上陪孩子玩耍做遊戲,空一段時間就要操心給孩子,做輔食,做一家人的飯,做家務,刷碗洗尿布,等忙這些的功夫孩子爸爸抽出十分鐘陪孩子玩就管用了,孩子反而對爸爸印象深刻。孩子爸爸還會埋怨你對孩子不上心。說你就會玩手機。



孩子奶奶一週來一趟。一進門什麼都不幹,抱著她孫子,一天不放下。一天全心全意的誇獎她孫子,全心全意的陪他玩。那段時間我發現孩子只有餓了或者求救的時候才會想到媽媽。

那個時候我的心情和你一樣,非常的寒心。覺得所有的忙碌都是白乾,不值得。

某天寶寶突然就開始只粘我一個人了。估計是那個時候我徹底放手,讓他奶奶看了,我徹底不管了。我只忙工作,其他的時候就是管孩子吃穿,做家務,睡覺。



二 孩子的自主意識發育。

當孩子達到一定的認知以後,他的自主意識強了。這個時候其實他知道,你我他了,他能分清你的,我的,他開始,說不開始懂得拒絕。這個時候他徹底明白,媽媽和她不是同一個人,媽媽是要離開他的,於是他就會變的,開始粘媽媽。他想要儘可能的和媽媽多待在一起。



後來我也總結了那段時間太忙,對寶寶的陪伴時間太少,重點是高質量陪伴,哦。多多的陪伴小孩子就會粘你的。陪伴的時候,要放下手機,放下所有的一切,全心全意的,真心的真誠的,陪伴孩子。什麼事情都不要管,不要一邊做家務,一邊看電視,一邊玩手機,一邊做飯一邊洗衣服,一邊敷衍孩子。當然如果是遊戲式的這種,和寶寶有互動就可以。寶寶也會開心的和媽媽一起,模仿動作。這樣還會加強他的手眼協調能力和精細動作。

十個月可以領著寶寶去爬樓梯了。扶著她,和她互動,她會很開心的。也可以鍛鍊寶寶,撿豆子,擰瓶蓋等一些精細的動作,把一個東西放到固定的罐子裡。把水從一個罐子搖進另外一個罐子。多來點遊戲,多和寶寶說話,進行語言,溝通,動作溝通,眼神互動。用誇張的語言給寶寶講故事,也會很好哦。


寶寶故事


看到這個提問,我能理解媽媽的感受:明明是我生的娃,為什麼不跟我親呢?這種感受讓你覺得委屈,可能還會有點沒面子吧。

每個家庭的情形是不一樣的,在回答之前,我想問媽媽幾個問題:

1、在寶寶出生後8周,媽媽有沒有全天陪伴呢?

2、媽媽哺乳到多久?

3、寶寶挨著誰睡?誰又抱得比較多呢?

回答完這幾個問題,或許你自己已得到了答案。

孩子出生以後,他並不能覺察到媽媽就是生下他的人,他能感受到的是誰一直在他身旁,在他需要的時候陪伴著他,給他吃、陪他玩、讓他覺得安全。

我是奶奶帶大的孩子,雖然長大後跟父母住在一起,但始終沒有奶奶親,我也始終無法做到對父母像對奶奶那樣毫無保留。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這句話真是沒錯。

也是因為我經歷過,所以我自己的孩子,我堅持在留在身邊自己養育,這是作為母親的責任。

回到那句話,每個家庭的具體情形是不一樣的,可能誰也無法給到準確無誤的答案,你才是那個改變這個情形的那個人。


河馬媽媽育兒奇想


婆媳關係只有在生完孩子之後才會崩潰,這是一種非常普遍的現象,因為在中國,婚後和公婆住依然是常態,你和你老公的結合不是兩個人的結合,而是兩個家庭的結合,所以婆媳關係會在育兒上產生很大的分歧。

出生到現在10個月的時間,應該是產後抑鬱還沒有徹底消除的時期,你肯定是看你婆婆不順眼,不然不可能會提出這樣的問題。你要怎麼做才能處理好與婆婆間的關係才是目前最要解決的問題,這個問題解決了,孩子自然就會跟你親了。

教你一個訣竅,這樣會讓你的內心非常好受,婆婆是孩子的奶奶,奶奶怎麼會對自己的孫子不好呢?所以不管你跟你婆婆有多大的矛盾,你們兩個的出發點都是好的,都是為了孩子好才會產生這樣的行為。這樣想以後,你就不會有那麼討厭、牴觸你的婆婆了。

再有一個事情,孩子10個月居然不依賴媽媽,那我斷定你肯定是早就斷奶了,這樣孩子才不會追你,因為媽媽不在,奶瓶在就好了,自然就會把奶奶認定為奶瓶的供應者,所以會追奶奶。這樣想的話,你家寶寶追的並不是某一個人,而是誰給他飯他追誰啊!正好那個人又是你婆婆,所以你恨之入骨,非常不開心。分析過後就知道,沒什麼可生氣的,主動掌握你兒子的飯碗才是王道啊!

喜歡的話點一下贊,關注一下更好哦!我的頭條號是:小喵媽媽說育兒


小喵媽媽說育兒


這個事,不是壞事,你不應該不開心,你應當高興才是!

婆婆是孩子的奶奶,孩子同奶奶親,也是奶奶愛孩子,親孩子的結果,對於一個和諧和睦的家庭來說,那是好事!

你在網上多看看就會看到,有多少媳婦罵婆婆,說婆婆的,說婆婆不給她帶孩子,說婆婆不喜歡她的孩子,而你卻因為婆婆帶孩子,婆婆抱孩子,婆婆親孩子而有點忌妒,有點委屈,你說說你,是不是有點小心眼,是不是有點犯傻了?

婆婆喜歡孩子,孩子也喜歡婆婆,你應當高興,你應當慶幸,這樣的結果,其實對你來說是最好的,這樣你就可以放開手腳的想幹點啥就乾點啥的,在家裡也有了時間了,搞搞家務,甚至也可以給婆婆洗洗衣服,這多好哇!

再說了,你的寶寶什麼時候都是你的寶寶,婆婆愛你的寶寶也是理所當然,都是自己家人,她們越愛你的寶寶,寶寶也就多了一份愛,寶寶也就會更快樂更幸福更健康的成長的!

還有關健的一點,婆婆愛你的寶寶,也一定會是愛你的,這就說明,你們的這個家庭也一定是和諧幸福的!

讓婆婆愛吧,這也是婆婆的天倫之樂,這也是婆婆親情的真實表現,在你寶寶的幼小的心靈中,這個快樂幸福也會永恆的保留在他的記憶中的!

再說了,當晚上你把孩子抱過來睡覺的時候,你有多少愛都可以愛給孩子呀,你有多少親都可以親給孩子呀!

婆婆愛孩子,其實也是愛你的,你就享受這份愛吧!

最後祝你們家庭幸福,祝寶寶健康快樂的成長!

【社會現象,家庭問題,獨家觀點,解惑釋疑。請您關注從善如劉的頭條問答!】


從善如劉L


如果十個月的寶寶發生這樣的情況,那寶媽應該找找自身的原因了。


十個月的孩子最最純真了,完全不會掩飾,在他們這個年齡段他們最依賴的就是他的照顧者。如果寶寶不親近你,那你應該自己想想究竟是否有花時間和精力陪伴照顧寶寶。

高質量的陪伴

這是很多媽媽的誤區,雖然陪著寶寶,可是心思卻不完全在寶寶身上。現在很對人離不開手機,有了手機依賴症,這樣其實對寶寶有很大的影響。

1、孩子雖然小,但是十個月他也有自己的意識了,對於照顧者是否全身心陪伴其實他已經有了自己的判斷。

2、孩子以後也會喜歡上玩手機,因為在他們眼裡手機比他們更重要,所以家長才會一直盯著,小孩子是最會模仿的。

給予寶寶足夠的安全感

寶寶餓了哭了是否及時的去滿足他安撫他,寶寶最依賴的就是他的第一照顧者,誰照顧寶寶時間多,寶寶自然和誰親近。

所以這位媽媽既然你已經發現了這個問題,一味的難過並沒有用,不妨改變一下自己。用心的去陪伴孩子,相信你一定會有回報的。

我是一個處女座的全職媽媽,育兒道路上一直追求“完美”。 願意和大家分享育兒過程中的點點滴滴。歡迎關注頭條號“天天媽媽育兒說”!

天天媽媽育兒說


寶寶把奶奶當成媽媽了,要引起重視:作為媽媽到底自己哪裡沒做到位?

媽媽們十月懷胎生下寶寶,寶寶出生後又需要媽媽盡心盡力的照顧,在這些時間培養的感情是沒有任何人能替代的。對於寶寶來說,誰給予足夠的安全感和溫暖誰就是媽媽。講起這個話題,我突然想起在狼群長大的孩子,以狼為媽媽的人,只因為狼代替了母親的地位。

現在出現這樣的問題,你應該問自己幾個問題:寶寶需要你的時候你在嗎?你有沒有跟不會表達自己的寶寶多“溝通”?寶寶十個月了你還在母乳嗎?如果斷奶了孩子是跟婆婆一起睡?這些事情是媽媽跟寶寶最能建立親密關係的事情,看一下哪些是自己沒做到的。

寶寶出生前三年是建立三觀的重要時期,爸爸媽媽的陪伴能讓孩子的安全感更足,從而更有信心去探索這個世界。對於孩子來說並不需要什麼很刺激很激烈的事情,只要你平時多陪她玩一下,多擁抱她一下,多跟她溝通下“嬰語”,她就能記在潛意識裡,影響未來的性格發展。

如果這些事情都讓婆婆代替你來做,那就沒辦法怪別人了,孩子需要你的時候你都沒做到位,她的安全感需求只能放在奶奶身上。你現在選擇輕鬆以後必然就累,現在累點,以後也就省事點。這個道理誰都懂,可是很難都做到。


分享最有趣真實的育兒路,最現實犀利的媽媽經,歡迎點擊關注:媽咪育兒生活記。


媽咪育兒生活記



如果你們是住在一起的,但孩子更偏向於奶奶的話,可能問題就出在你自己身上。

孩子天然的會喜歡跟自己更親近的人,誰帶的比較多,對她關照的比較多,她自然跟誰比較親。

如果你們住在一起,但是照顧孩子是奶奶比較多的話,孩子當然會,更親奶奶。所以想讓孩子更親密的話,就抓住每一個機會和她多親近吧。

其實和孩子親密相處的時間是很短的。她上了幼兒園,就會有了自己的同學和朋友。上了小學,學業會更多,並且和同學的關係也會更親近,那個時候,家人在他心目中的地位就會下降了,所以要培養和孩子的親密感,關鍵就是這前幾年。


二寶媽媽向前衝


和公婆住一起,十個月的寶寶只要奶奶抱,為什麼?根據你的描述,你是從一懷孕就跟公公婆婆住一起,孩子生下來十個月了,寶寶很喜歡奶奶抱,奶奶一走就哭的不行,而媽媽走就沒有關係。看到這種情況,你心裡失落,你心裡很不是滋味,我表示理解。那麼,為什麼寶寶那麼依賴奶奶,而不是依賴媽媽呢?


一、可能從你坐月子開始,孩子的奶奶就照顧你和寶寶,特別是在奶奶幫寶寶洗澡、換尿布、逗他玩的過程中,寶寶對奶奶產生了感情,在寶寶心裡有一種先入為主的感覺。

二、在照顧寶寶的過程中,奶奶摸清了寶寶的喜好,奶奶為寶寶所做的,讓寶寶從心底裡喜歡並依賴。而你可能是滿月後才給寶寶洗澡或者換尿布等,真正陪寶寶玩的時候比奶奶少,相比起來寶寶更熟悉和認可奶奶。

根據以上所述,要改變這種狀況,媽媽必須多些時間陪伴寶寶,在寶寶面前要有耐心,要摸清楚寶寶的喜好,根據寶寶的喜好與他相處。跟寶寶接觸多了,寶寶自然對媽媽依賴了。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用,文海撈夢話育兒祝你心想事成,萬事如意!


文海話育兒


按理說不應該這樣,畢竟你每天都和孩子一起呢!

不知道你天天帶娃的情形怎樣?是不是對娃很沒耐心,尤其是她哭鬧的時候,你會很煩躁,衝孩子發脾氣,而這時婆婆恰到好處的抱起寶貝,安撫他。

一歲以內的寶寶,從嬰兒視力發育來看,她還不能完全看清楚身邊人的長相,但是她會很熟悉身邊人的氣息,尤其是媽媽的氣息,如果你每天都能很好的陪孩子,她有什麼需求會第一時間找媽媽,只有在媽媽懷裡才能找到安全感。

我家寶寶就這樣,每次她啼哭,無論什麼時候,都是我去抱她,安撫她的委屈,她才能停止啼哭,只有在我的懷抱裡她才能從啼哭中安靜下來。如果換做她爸爸或者奶奶去抱,她只會哭的更大聲。有幾次去她奶奶家,她夢中哭醒,我恰好不再她身旁,於是她奶奶跑過去把她抱起來,結果比沒抱之前哭的更聲嘶力竭,直到我走過去接過來,拍一拍,哄哄她,她就又安靜的睡了。以至於她奶奶酸溜溜的說:“至於麼,我可是你奶奶哎!非得媽媽抱才好,看你媽媽回頭給你斷奶了,沒有這口奶,你怎麼辦?”如今她三歲多了,還是一樣跟我和她爸爸親啊!

養孩子就需要媽媽在情感上的付出,在時間上的陪伴,愛的滋潤,誰疼她,誰對她好,不是一句話就能換來的,需要你用心的去呵護去陪伴。她才能感覺到接收到。所以有時間放下手頭上的事情,多陪陪孩子。孩子最親的肯定還是愛他她陪她的媽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