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动车是谁发明的,是什么时候成立的?

再见来不及挥挥


先来科普一下:动车就是能够运动的车?非也!

什么叫动车?科学定义:把动力装置分散安装在每节车厢上,使其既具有牵引动力,又可以载客,这样的客车车辆便叫做动车。



几节自带动力的车辆加几节不带动力的车辆编成一组,就是动车组。带动力的车辆叫动车,不带动力的车辆只能叫拖车。简单形象的说:我们乘坐的 普通列车是依靠机车牵引的,车厢本身并不具有动力,是一种动力集中技术。而采用了“动车组”的列车,车厢本身也具有动力,运行的时候,不光是机车带动,车厢也会“自己跑”,这样把动力分散,更能达到高速的效果。



动车组作为一种高科技的现代化交通工具有很多种:按照传动类型,可分为电动车组和内燃动车组;按照动力形式,可分为动力集中型和动力分散型;按照传动方式,又可划分为电传动和 液力传动 两种类型。其最大优点是:可以根据某条线路的客流量变化进行灵活编组,可以实现高密度小编组发车以及具有安全性能好、运量大、往返不需掉转车头、污染小、节能、自带动力等。

而我们通常说的动车指普通的动车组列车,车次为D开头(动车),最高运营速度为200~250公里/小时。主要开行在既有提速线路或城际铁路上,而在高速铁路干线上运行的动车(D字头列车),比高铁(G字头列车)最高运行速度较慢或停站更多,这是两个完全不同层面的定义。



动车是谁发明的?什么时候成立的?这样问就有些宽了,因为种类不同,使用地区不同,所以世界各国的发明和成立日期也就各有不同,不能统一用同一个答案。

德国,制造技术一直领先,是最早制造和运用动车的国家,1903年7月8日,首先运行了由钢轨供电的 动车组 ,同年8月14日,又运行了由接触网供电的 动车组 ,这是世界上第一列由接触网供电的单相交流电动车组 。可以说动车是德国最先发明的。后来日本,荷兰、英国,法国,瑞典,美国,中国也先后发明使用各种动车。



我国第一列商用动车组是1998年在南昌铁路局使用运营的,2007年4月18日5时38分,时速可达每小时200千米的“和谐号”动车组D460次列车从铁路上海站出发驶往苏州,这是中国第一列正式开行的动车组。目前已有几十列动车组 奔驰在全国万里铁道线上,成为铁路运输一道亮丽的风景,为我国的交通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