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5 重新認識北京需要幾步

重新認識北京需要幾步

緣起

十月是一位來報社實習的大學生。學校在山西。

即將畢業,在成為北漂之前,提前感受北漂。

租房,首先是呆在北京的一項大考。過來人都知道這有多煩。

恰好趕上丟手機這樣噁心人的事,會令心情變得很糟。

但我還是想讓她對北京留個好一點的印象。

畢竟,在這樣一個多元的城市,只留下一絲慌亂,是她與這座城彼此的遺憾。

請輸入標題 abcdefg

重新認識北京需要幾步?

圖:小笑俠

在成為北漂之前,我離開了北京。

但我想重新認識北京一次。——引子

一直對北上廣不太有好感的我,終於也下定決心要北漂一次。去年清明節宿舍幾個姑娘來北京晃過一圈,所以對帝都的印象還停留在四個人沒洗臉看見的升旗,凹了半天造型的“大褲衩”,還有大大小小的衚衕。

噢,對了,還有死活想不起來在哪兒但是巨好吃的煎餅果子(這不是天津的特色嘛)……總體來說,對大北京的印象還是不錯的。

但是今年不是,年後北京房價上漲,又一波逃離北上廣的文章興起,“最近有點為北京感到難過”,那些正在北京打拼的哥哥姐姐們說。然而現在的我,對於房價並沒有太多的感覺,我還沒有能力買得起房子,我難過的是冷冰冰的北京。

初到北京,是2.14情人節當天,聽說很擁堵,原定的出門計劃並沒有執行。第二天正式去報社報道,是嚮往了很久的地方。

在北京的這幾周,並不幸福。

重新认识北京需要几步

心路歷程說起來太長,避免太囉嗦,我挑典型來說,最沉默的是坐在地鐵上,大家的眼睛裡,是沒有笑意的。或許上班累了,也或許又要交房租了……

你可能會反駁我,單從地鐵上能看出什麼?我承認,這一點個人感受不代表北京的一切,地鐵只是一個小小的縮影。直到週末到來之前,對北京的難過都多於好感,我可能需要重新認識北京。

重新認識北京需要幾步?

兩天的時間,老師為我推薦了四步。

重新认识北京需要几步

第一步,美術館。

北京太大了,常常會茫然失措,但是仍然不缺很多又長見識又愜意的地方,比如中國美術館。

我時常覺得自己是個局外人,想要安靜地欣賞這一切,包括美術作品和看作品的人。週末帶孩子去美術館的家長很多,小孩子清脆的聲音此起彼伏,同時還伴著媽媽的噓聲。很多人拿著單反。

與美術館稍微不匹配的是工作人員,看起來年紀不大,許是站的時間略長,大多無所適從。

第二步,書店。

最近越發覺得自己單薄,需要讀書來豐富自己。

所以,有沒有人和你說過,看著滿屋子的書,會有一種幸福感。週六一下午都待在三聯書店,樓梯兩邊坐滿了人,正是午睡的時候,很多人坐在樓梯上,趴著腿睡著了。

重新认识北京需要几步

第三步,街巷。

逛北京的衚衕是一種享受,尤其是誤打誤撞拐進衚衕後,老北京人的生活猝不及防敞開在你面前,它不整齊,但是親切。

理髮店,舊式自行車,好像還能看見戴著鴨舌帽的爺爺騎著自行車叮叮噹噹向前,他的背影和春天的樹完美地合在了一起。

騎著共享單車從三味書屋到景山公園,穿過長安街,這個時候感到春天是真的來了。站在景山山頂看故宮,看大北京,其實它很親切。

第四步,食物。

北京有美食嗎?有。

以前一個人吃飯的時候,從沒有覺得飯菜香過,從來都是為了應付飢飽,而這兩天雖是一個人,但是莫名地覺得好吃。

三聯書店旁的桂林米粉,東曉市街的尹三豆汁兒,佟麟閣路的驢肉餃子……別看店面不起眼,絕對美味,京城一絕。

還有那天下午碰到的繞著圈子騎車拐彎很溜的14歲少女,車很破,笑容很暖,陽光很真。

完成這四步後,我大概認識了一個新北京。

我加總了兩天的運動步數,五萬步。

重新认识北京需要几步

這五萬步,我是帶著憧憬和希望走下來的。所以我很喜歡。這種感覺就像尋寶,你知道它就在那兒,並且它很好,你需要做的就是找到它並發現它的好。

在五萬步中,我第一次真真切切感受到老北京的生活,它不張揚,乘著和煦的風,對你微微一笑。

一個人的北京,似乎沒有那麼差。

北京,一個讓你充滿希望又失望最終還是滿含希望的城市。

走完這些步數,我不能再輕易地判斷它好還是不好,多的是沒發現的事。

可我還沒好好了解它,就放棄了。

或許,把時間拉長,把時間的格子填滿,慢慢地就會有顏色,然後會變成一幅喜歡的畫。

重新认识北京需要几步

故事的最後,我獨自一人騎著車從天安門一路向東,耳朵裡單曲循環好妹妹《一個人的北京》,在一個小時後回到了臨時的家。

這兩天的所見所聞,讓我決定留在這裡,苦也好,累也罷,總要經歷這些坎兒。況且,還有很多很多的小角落等著我去發現。

然而我最終還是走了,因為計劃趕不上變化,總有些事在預料之外。

但你絕不會因此抱怨走過的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