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4 渡己渡人,便是慈悲

佛说:平常心是道,何谓平常心?平常心即是无造作、无是非、无取舍、无断常、无凡无圣之心。我们只有心无杂念,将功名利禄看穿,将胜负成败看透,将毁誉得失看破,才能获得平常心。世事无常,在各种磨难面前,在各种诱惑和欲望面前,我们若能保持一颗平常心,那么就能成佛得道。


凡事能站在别人的角度为别人着想,广积善德,便是慈悲。佛与魔的区别不在于法力高低,而在于是否有一颗慈悲的心。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世上善恶有报,在世上行恶必遭恶报,心怀慈悲行善必有善报。常怀慈悲之心,才能度己度人。


渡己渡人,便是慈悲​​


人总是在受批评时自弃,受赞美时自得。别人嘲讽你,你就回敬他;别人吹捧你,你就讨好他,最后就把自己变成了自己最讨厌的那种样子。其实,很多时候,批评不等于攻击,奉承不等于崇敬,献媚不等于忠心。愚者受批评时句句反驳,智者受赞美时句句反思。正确的态度当是:人誉之一笑,人毁之也一笑。


所有的烦恼只是对人生的一种考验,既不是人生的崩溃,也不是人生的一箭穿心。川流不息的时光里,需要每个人去承担无奈和伤痛,不必向谁展现自己的脆弱和忧伤,能少叹息一次,就是对人生重新认识的信念。任它人生风雨漫卷,谁会记得你曾经伤心,不要让你内心收藏过多的悲情,生活不缺那个。


渡己渡人,便是慈悲​​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恶人虽能一时得志,但罪恶会陪伴他的一生,还要受到自己良心的责罚和别人的责罚,这便是恶报。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做了亏心事,自然心难安稳。佛说:不必非要把恶事做出来才是恶,只要起心起恶也是恶,无愧于心,心自安。


放下才能得到解脱。困扰我们的是心灵,而不是当下的生活,如果以一颗平常心去对待生活中的一切,就会祛除心中的杂念,享受一种自在安宁的人生。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断的得到,不断的失去,无论得到还是失去都应坦然接受,不要以得到为喜,更不要以失去为悲,记住:放下诸多事,心中自然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