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30 散養在雲南大山裡的豬,渾身黑漆漆醜醜的,吃起來老香了!

愛吃並且懂吃的小夥伴們肯定知道雲南的火腿,對宣威火腿、諾鄧火腿肯定都不陌生,但對撒壩火腿可能就不是那麼熟悉了。撒壩火腿是用一種叫做撒壩豬的豬後腿做的,而這種撒壩豬則是雲南六大名豬之一,和普通豬有著很大的區別。

散養在雲南大山裡的豬,渾身黑漆漆醜醜的,吃起來老香了!

撒壩豬從外觀上看就是黑漆漆的一頭豬,醜萌醜萌的,但是肉質可是比那些粉粉嫩嫩的豬好多了。撒壩營是雲南昆明祿勸彝族苗族自治縣的一個地方,因為豬產自那裡,所以得名撒壩豬。

撒壩豬是採用傳統的生態散養養殖,飼養管理粗放,常採用吊架子育肥法,通常仔豬2~3月齡斷奶後就轉為放牧,大多放牧在寬敞的草叢草場和田間地頭,一般每天放牧前後早晚各補飼一次青粗飼料進行吊架子,吊到一歲左右,體重30~50千克後轉為舍飼育肥直至出欄。

散養在雲南大山裡的豬,渾身黑漆漆醜醜的,吃起來老香了!

這樣餵養的豬至少需要1年半以上的時間才能夠食用,純正的撒壩豬生長週期長、肉質十分鮮美、營養價值高,但產量卻比其普通豬低很多。近年來,撒壩豬越來越受大家的歡迎,市場反應也非常好。

由於撒壩地區自然地理狀況複雜多樣,各地氣候、飼料、飼養管理差異較大,生產要求和生活習慣不同,使撒壩豬形成了大、中、小型三種類群。其中大型稱為“八卦頭”,頭大、耳大、腹大不下垂,身長、尾粗長、面部微凹,四肢粗壯“穿套褲”,較晚熟。小型稱為“狗頭”或“油葫蘆”豬,嘴筒細,尾細、耳小、身短、四肢細短、被毛稀疏。中型稱為“羊頭”或“二虎頭”,介於大、小兩型之間。

散養在雲南大山裡的豬,渾身黑漆漆醜醜的,吃起來老香了!

撒壩豬的食用方法很多,最出名的撒壩火腿是精選撒壩豬後腿切成琵琶的形狀,低溫冷涼、排血,將配製好的鹽分三次上鹽、堆碼、清表面,上掛通風陰涼處6個月左右自然熟化,就有了火腿特殊的香味和玫瑰色的紅色切面,是雲南人餐桌上不可少的一道美味。

散養在雲南大山裡的豬,渾身黑漆漆醜醜的,吃起來老香了!

除了後腿,其它部位的肉也十分好吃,據說因為撒壩豬,很多撒壩營的老百姓都過上了好日子,因為現在的撒壩豬已然成為了“香餑餑”。一塊地道的撒把豬肉,簡單的烹飪一下就是美味,因為豬肉本身就是香,這可是普通豬肉不能比的。

散養在雲南大山裡的豬,渾身黑漆漆醜醜的,吃起來老香了!

作為雲南的六大名豬之一,撒壩豬肉真的很值得一吃,小夥伴們來了雲南有機會的話記得嘗上一嘗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