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3 拍这种尺度和内容的真人秀,真的合适吗?

前段时间我给大家介绍过一个怂恿“杀人”的真人秀《达伦·布朗:推》,不少小伙伴看过后都给我留言说留下了巨大的心理阴影。

不过要说“闹出人命”的真人秀,可不止这一部。在咱们今天要聊的电影里,故事甚至更加残酷——《这是你的死亡》。

拍这种尺度和内容的真人秀,真的合适吗?

这部影片虚构了一个“自杀”真人秀,每一位参与者都要走到聚光灯下,在观众的凝视中完成自杀。

那么是什么让他们选择自毁之路,又是什么让人们能够心安理得地消费他人的死亡呢?别急,咱们还是先从影片的故事讲起。

片中男主亚当,是名当红真人秀主持。他出道多年,最近因为一件“英雄事迹”突然爆火。

拍这种尺度和内容的真人秀,真的合适吗?

不久前,他主持的相亲节目《嫁给土豪》直播现场发生命案。一名女选手因为输掉决赛没能成功牵手土豪,被愤恨冲昏头脑,在直播中突然拔枪射杀土豪和女冠军。

拍这种尺度和内容的真人秀,真的合适吗?

千钧一发之际,身为主持的亚当挺身而出挡在女冠军面前,救了她一命。而拔枪女则在杀掉土豪后,自己吞枪自杀了。

节目就这样在令人震惊的悲剧中结束,但收视率却创下了新高。

亚当舍身救人的行为也被镜头记录下来,让他一时圈粉无数。

拍这种尺度和内容的真人秀,真的合适吗?

然而,亚当不仅没觉得自己是英雄,还因为目睹两个人的死亡留下了心理阴影。他在接受采访时义愤填膺地告诉观众——真人秀里充满内幕,唯一真实的部分就是那场突发惨案。

追求利益的节目制作者们用娱乐化的操作玩弄参与者的心,最后还闹出了人命。

拍这种尺度和内容的真人秀,真的合适吗?

在他看来,这样的死亡不仅令人痛心,而且毫无意义。

他下定决心不再欺骗观众,要做最真实的节目,更要让人们明白生命的价值。

拍这种尺度和内容的真人秀,真的合适吗?

拍这种尺度和内容的真人秀,真的合适吗?

拍这种尺度和内容的真人秀,真的合适吗?

拍这种尺度和内容的真人秀,真的合适吗?

与此同时,电视台的女领导因为这次事故意外发现美国法律对“自杀”管得很松——只要当事人神智健全并且出于自愿,那么直播他的自杀就不违法。

于是女领导突发奇想,想到了开办一档直播自杀的真人秀。

拍这种尺度和内容的真人秀,真的合适吗?

她相信再生无可恋的人,也有表达欲。那些想自杀的人,一定想让更多人知道自己放弃生命的理由。而对观众来说,比起虚假的作秀他们更愿意看血淋淋的真相。

好吧,我只能说别人办节目是赚钱,你们办节目要命啊.....

拍这种尺度和内容的真人秀,真的合适吗?

拍这种尺度和内容的真人秀,真的合适吗?

而为了将节目打造成爆款,她拉了另外两人入伙。一个是获奖无数的金牌制作人西尔维娅,另一个就是男主亚当。

拍这种尺度和内容的真人秀,真的合适吗?

于是我们开头所说的自杀真人秀——《这是你的死亡》就这样诞生了。

拍这种尺度和内容的真人秀,真的合适吗?

第一期节目,他们找来一个被家暴的女人。

这个女人因为女儿被丈夫性侵,自己没能力带女儿离开而杀死了丈夫,如今走投无路才报名节目。

她先是在镜头前讲述了自己的悲惨经历,接着便在众目睽睽之下触电,完成了自杀。

拍这种尺度和内容的真人秀,真的合适吗?

几声心跳之间,一条生命消逝。

当镜头定格在舞台上一动不动的尸体时,观众们才真正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而所有人都被这节目赤裸裸的暴力给震惊了。

拍这种尺度和内容的真人秀,真的合适吗?

可想而知,《这是你的死亡》一播出就引发了轩然大波。

喜欢它的人吹捧它的真实——现实中本来就并非人人是明星,很多人都活得相当艰难。

拍这种尺度和内容的真人秀,真的合适吗?

厌恶它的人则斥责它的野蛮——说白了,这节目就是靠消费他人的不幸来获利。比如在电视台里工作的清洁工梅森,就是节目的抵制者之一。

拍这种尺度和内容的真人秀,真的合适吗?

梅森当面斥责亚当

但尽管争议巨大,《这是你的死亡》还是收获了惊人的成功。

节目的收视率空降全美前三不说,“围观自杀”的内容也被包装成了“探讨生命的价值”。

因为节目开通了一个短信投票功能,只要观众对自杀者的故事买账,就可以发短信为其集资。第一期节目结束后,电视台为那个自杀者的女儿筹到了30万美元巨款。

拍这种尺度和内容的真人秀,真的合适吗?

设想一下,那个自杀的女人如果活着,等待她们母女的也是地狱般的生活。而如今她的自杀不仅解脱了自己,也改变了女儿的未来。

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说,她的死比活更有价值呢?

至少,亚当是这么认为的。

拍这种尺度和内容的真人秀,真的合适吗?

他始终相信自己是在靠展示死亡的方式,改变人们对生命的看法。

然而他的这种初心,却在随后因为节目的走红而逐渐失去了。

拍这种尺度和内容的真人秀,真的合适吗?

有了第一期节目的成功,第二期节目一次请来了三位自杀者。

他们每个人的自杀,都各有不同的“意义”:有人是为了造福家庭,有人以死揭露真相,甚至还有人是为了公益事业......

拍这种尺度和内容的真人秀,真的合适吗?

节目组顺势引入了竞争机制,观众可以投票选择“本周最佳自杀”。

围观他人的死亡,就这样变成了一场全民娱乐。

拍这种尺度和内容的真人秀,真的合适吗?

但更加荒谬的是,随着花样的不断翻新,这档节目还真的越来越火。

亚当因此名利双收,观众的热捧也越发让他膨胀。他越来越看重节目的效果——也就是收视率,忘记了自己一开始的本心。

拍这种尺度和内容的真人秀,真的合适吗?

于是不久之后,一件意外发生了。

在一期节目中,有个参与者选择往汽车中灌入毒气的方式自杀。但她在台上昏迷了很久也没有死亡,现场观众渐渐失去了耐心。

拍这种尺度和内容的真人秀,真的合适吗?

见此情形,亚当命令导播做出心脏骤停的效果,并将昏迷的自杀者抬下舞台,伪造了她的死亡。

而当他事后跑到后台时,却发现这个被“宣告死亡”的自杀者反悔了——醒来后的她正在车内疯狂挣扎,奋力求生。

然而此时的亚当没有救她,反而走过去杀死了她——因为他“不能让一个反悔的自杀者,毁掉这个节目”。

拍这种尺度和内容的真人秀,真的合适吗?

讽刺的是,他一直声称节目是对“生命价值”的赞同,但为了维护这个理念,他亲手结束了一个求生者的生命。

他口口声声说要追求“真实”,但为了节目效果,他毫不犹豫地伪造死亡,欺骗观众。此时的亚当已经在人们的热捧、在对名利的追逐中迷失了自己,众叛亲离也不自知。

他的搭档西尔维娅从监控视频中看到了他杀人的真相,

拍这种尺度和内容的真人秀,真的合适吗?

而他的妹妹,本来是他在世上唯一的亲人,也因为抵制这档节目而与他爆发争吵、断绝往来。

拍这种尺度和内容的真人秀,真的合适吗?

但这一切,都没能让亚当醒悟。

直到在故事的结尾,他的妹妹也报名成为了节目中的自杀者。

拍这种尺度和内容的真人秀,真的合适吗?

她希望自己的死亡能让亚当看清这个节目的本质,她希望自己是最后一个在节目里表演自杀的人。

她死亡的价值,就是让这个狂热的闹剧到此为止。

拍这种尺度和内容的真人秀,真的合适吗?

而她的目的最终达到了。

只是当亚当从丧亲的痛苦中清醒时,已经为时太晚。在当晚节目结束后,西尔维娅就向警方提交了亚当杀人的监控视频。

拍这种尺度和内容的真人秀,真的合适吗?

不少网友在看完影片后,都提到片中的亚当从一个“好人”变成“坏人”的转变略显生硬。

因为影片对人物的内心变化并没有铺垫足够的细节,因此那些关键性的行为,看起来就像是为了推动剧情而存在。

拍这种尺度和内容的真人秀,真的合适吗?

不过在我看来,这部影片的主题并不全在讲述“娱乐至死”是如何毁掉了一个人,它讲的是人们对生命丧失了敬畏会怎样。

片中的节目制作者,在创造一档“自杀”类真人秀时,考虑的因素竟然仅仅是“违不违法”;片中的观众们,看到一个人在眼前自杀了,第一反应竟然是他死得“值不值得”。

这本身就是莫大的讽刺。

拍这种尺度和内容的真人秀,真的合适吗?

片中那第一个自杀的女人,因为死后为女儿筹得了30万刀捐款,所以她的自杀被认定为是“有价值的”。但生命的价值是可以像这样用钱财衡量的吗?

或者说,什么样的牺牲才是有意义的?

这才是影片向所有人抛出的问题。

拍这种尺度和内容的真人秀,真的合适吗?

也正因为如此,片中特别加设了一条清洁工梅森的故事线。

拍这种尺度和内容的真人秀,真的合适吗?

梅森的扮演者也是本片导演

梅森从始至终都厌恶着自杀节目,但被贫苦的生活所迫,他的内心也曾产生动摇。

在面对两个孩子时,他开始思考如果自己的死能为孩子们换来一大笔财产、换来更好的成长环境,那么这种“牺牲”是不是真的值得呢?

拍这种尺度和内容的真人秀,真的合适吗?

于是,他瞒着家人报名成为了自杀者。

他甚至站在台上幻想了自己死亡时的情景。

拍这种尺度和内容的真人秀,真的合适吗?

但在临死之际,他才发现自己无法放下对家人的爱。而所有的这些牵挂,就是他必须活着的理由,也是他的生命不能用钱财来衡量的理由。

拍这种尺度和内容的真人秀,真的合适吗?

只可惜,在全片中似乎只有梅森一人看透了这个道理。

所以结尾他活了下来。

我想这也正是创作者想表达的观点,无论任何时候,生命的价值都值得我们仔细再仔细、慎重再慎重地去考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