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5 「鹽」-養魚法寶:如何加?怎麼加?加多少?

「鹽」-養魚法寶:如何加?怎麼加?加多少?

「鹽」-養魚法寶:如何加?怎麼加?加多少?

在養魚的過程中,鹽被賦予了“神奇”的力量,自古以來備受養魚人的青睞。網上不流傳這一句話嘛:治魚老三樣:下鹽、曝氧、升溫。這裡講的鹽,就是我們今天的主角。可能是早期的觀賞魚專用藥品相對匱乏,造成了鹽在魚病防治方面大顯身手的原因。

因鹽的確可以治療和緩解很魚病症狀,在治療方面也是頗能獨當一面,可以說是養魚必備的“藥品”之一。

鹽之所以可以用於較多魚病的防治,是因為其可以調節“滲透壓”,從而影響魚和病蟲、病菌的生存狀態。

「鹽」-養魚法寶:如何加?怎麼加?加多少?

那什麼是什麼是水族用鹽呢?

水族用的鹽,跟我們日常食用的鹽成分還是有不同的。食用鹽是經過精細加工,並添加了人體需要的如碘等元素。而水族用鹽,主要是粗鹽,也就是不添加碘等特別元素的鹽。為了提高對魚病的預防治療效果,有的鹽會額外添加入鎂、鉀、鋅等礦物元素,就被稱為礦物鹽或生物鹽。現在某寶上的水族用鹽,基本都宣稱自己是礦物鹽,起到一定的噱頭作用。鹽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鈉,氯化鈉才是最核心作用。

「鹽」-養魚法寶:如何加?怎麼加?加多少?

鹽是如何殺菌的?

上面講了鹽是通過滲透壓起作用的。那麼如何治療魚病呢,這就要講到細胞了。由於細菌是單細胞或幾個細胞組成,當外部的滲透壓高的時候,細菌就會失去水分(細胞絕大部分是水),因為大量脫水導致死亡。死亡的細菌細胞會隨著分泌的粘液,最後脫落到水中,細菌死亡了,那魚病也就得到治療了。由於有大量的死亡細菌細胞脫落到水中,因此建議在治療幾天後,更換一部分水,保持水體質量。

魚體液的滲透壓一般在0.5%(一升水5克鹽)左右,當高於淡水中的滲透壓時,水會不停地通過體表進入金魚的體內。為了保持體內滲透壓的平衡,金魚會通過排尿的方式將多餘的水分排出體外。如果水中的鹽度過高,魚就會吸收水分,將多餘的鹽分排出體外,使身體內部的滲透壓保持在一定程度。

而細菌沒有調節滲透壓的能力,當水中鹽分濃度高於體液時,體內的水分就會流向鹽濃度高的水中,繼而細菌會過度脫水而死亡,用鹽來治療魚病用的就是改變水中滲透壓的原理“殺死”有害病菌。

調整水中的滲透壓,讓它更接近魚本身體液的滲透壓,還可以降低魚為平衡滲透壓而消耗的體能,讓魚更放鬆,尤其是在魚治療恢復期間,0.5%的鹽水可以有效地緩解魚為此帶來的過度消耗,更有利於其身體儘快恢復健康。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還有一類病毒性魚病,就不能用此方法治療了,原因是一樣的:病毒沒有細胞質,所以滲透壓對病毒無效。但通常情況下細菌性魚病的概率還是比較大的,所以用鹽來預防和治療,也是一種較為穩妥的辦法。

「鹽」-養魚法寶:如何加?怎麼加?加多少?

鹽的使用細則

首先跟大家說明一個公式:長x寬x水面高/1000x0.3%=用鹽量

其中:長寬高,單位分別是毫米,獲得的立方毫米,除以1000,得到立方厘米,再乘以濃度0.3%,得到用鹽量,單位是克。而濃度0.3%是治療一般魚病的,下面會詳細講解下濃度。如果需要不同濃度的用鹽量,替換為對應的濃度即可!

0.1-0.2%的鹽浴

主要用於預防,或可配合其他藥物治療外傷(運輸換水途中導致的身體損傷),該種濃度可直接用於缸內,3-5天后換水1/3濃度為0.3-0.5%:主要用於魚病治療,如白點病等常見細菌性病症,用於前期魚病,配合其他藥物,藥浴時間為30分鐘左右。濃度0.6%以上:主要用於急性短期治療,一般用於重症魚病,配合其他藥物,藥浴時間約為10分鐘或以下。

0.5%的鹽浴

這個濃度和魚本身的滲透壓一致,可以使魚感到很舒服,節省體力去對付如感染、外傷等病症,促進魚的新陳代謝,促進生長。但此濃度幾乎不能治病。

0.6~0.8%的鹽浴

最常用到的濃度是0.8%,可以做長時間的,配合添加藥物,呵呵。事半功倍。推薦使用這個濃度。

1.5~2%的鹽浴

這個濃度就可以強力殺菌了。藥浴時間應掌握在30分鐘以內。

5%的鹽浴

海水的濃度是3%,這個濃度是個什麼情形大家就知道了吧。據說不能超過90秒。如果有打算醃鹹魚的魚友,可以嘗試一下超過90秒的時間。

「鹽」-養魚法寶:如何加?怎麼加?加多少?

下鹽的誤區

在“老三樣”中,下鹽存在的誤區最多,包括下鹽的理論及用量。很多人每次換水隨手撒一把鹽,治療魚病的時候不敢多下鹽,只是比平時多撒幾把鹽,這些都是錯誤的做法。大多數人都認為鹽能殺菌,認為下鹽是為了殺菌,這更是一個錯誤理論。高濃度的鹽(20%)有一定的防腐作用,由於鹽的滲透作用會使細菌細胞死亡,鹹肉、醃魚就是根據這個原理醃製的。實際上,食品含鹽濃度高,只能減緩或終止細菌的繁殖,但不能將其殺死。而我們在魚缸裡下鹽的最高濃度才0.5%,根本起不到任何殺菌作用。我們以一個500L水的魚缸算,下鹽濃度達到0.5%,需要用鹽2500克、2.5公斤,這個用量對細菌都不會造成什麼威脅,更何況隨手撒的那幾把鹽了。鹽和藥物同時添加時,最好只添加一種藥物,否則有可能增加毒副作用。鹽不能和福爾馬林(甲醛)同時使用。

「鹽」-養魚法寶:如何加?怎麼加?加多少?

適應病症及用量

1、白皮病

症狀特徵:發病初期,在尾柄或背鰭基部出現一小白點,以後迅速蔓延擴大病灶,致使魚的後半部全成白色。病情嚴重時,病魚的尾鰭全部爛掉,頭向下,尾朝上,身體與水面垂直,不久即死亡。

療法:用2%-3%鹽水浸洗病魚10-15分鐘

2、豎鱗病

症狀特徵:病魚體表腫脹、粗糙,部分或全部鱗片張開似松果狀,鱗片基部水腫充血,嚴重時全身鱗片豎立,用手輕壓鱗片,鱗囊中的滲出液即噴射出來,隨之鱗片蛻落。後期魚腹膨大,失去平衡,不久死亡。有的病魚伴有鰭基充血,皮膚輕度充血,眼球外突;有的病魚則表現為腹部膨大,腹腔積水,反應遲鈍,浮於水面。

療法:用2%食鹽水浸洗魚體5-15分鐘,每天1次,連續浸洗3-5次

3、赤皮病

症狀特徵:病魚體表局部或大部充血發炎,鱗片脫落,特別是魚體兩側及腹部最明顯。背鰭、尾鰭等鰭條基部充血,上下頜及鰓蓋都有充血現象,部分病魚的鰭條末端腐爛(常稱為蛀鰭)。

療法:用2%食鹽水浸洗魚體5-15分鐘,每天1次,連續浸洗3-5次

4、爛鰭病

症狀特徵:魚鰭破損變色無光澤,傷口分泌黏液,爛處有異物,或透明的鰭葉發白,白色逐漸擴大。嚴重時魚鰭殘缺呈掃帚狀或不能舒展。整個魚鰭腐爛,尾鰭與背鰭、腹鰭均有可能腐爛,導致魚死亡。

療法:提高水質,增加溶氧量,添加1%食鹽,長時間藥浴

5、細菌性爛鰓病

症狀特徵:鰓部腐爛,帶有一些汙泥,鰓絲髮白,有時鰓部尖端組織腐爛,造成鰓邊緣殘缺不全,有時鰓部某一處或多處腐爛,但不在邊緣。鰓蓋骨的內表皮充血發炎,中間部分的表皮常被腐蝕成一個略成圓形的透明區,露出透明的鰓蓋骨,俗稱開天窗。由於鰓部組織被破壞造成病魚呼吸困難,常遊近水錶呈浮頭狀,且行動遲緩,食慾不振。

療法:用2%食鹽水浸洗,水溫在32度以下浸洗5-15分鐘

「鹽」-養魚法寶:如何加?怎麼加?加多少?

6、水黴病

症狀特徵:病魚體表或鰭條上有灰白色如棉絮狀的菌絲。水黴病從魚體的傷口侵入,開始寄生於表皮,逐漸深入肌肉,吸取魚體營養大量繁殖,向外生出灰白或青白色菌絲,嚴重時菌絲厚而密,有時菌絲著生處有傷口充血或潰爛。病魚常利用缸壁、沙石或水草摩擦患處。病魚負擔過重,遊動遲緩,食慾減退,離群獨遊,最後衰竭死亡。

療法:用400-500毫克/升食鹽和400-500毫克/升碳酸氫鈉合劑潑灑

7、斜管蟲病

症狀特徵:斜管蟲寄生於魚的皮膚和鰓,使局部分泌物增多,逐漸形成白色霧膜,嚴重時遍及全身。病魚消瘦,鰭萎縮不能充分舒展,呼吸困難呈浮頭狀,食慾減退,漂游於水面或池邊,隨之發生死亡。

療法:用2%-3%鹽水浸洗病魚5-15分鐘

8、隱鞭蟲病

症狀特徵:顫動隱鞭蟲寄生在觀賞魚的皮膚和鰓上,導致鰓部呼吸不暢,魚體常上下翻滾。當魚體受到嚴重感染時,可在數天內出現大批死亡。

療法:用2%-4%鹽水浸洗病魚2-15分鐘

9、魚波豆蟲病

症狀特徵:皮膚上形成一層乳白色或藍色黏液,被魚波豆蟲穿透的表皮細胞壞死,細菌和水黴菌容易侵入,引起潰瘍。感染的鰓小片上皮細胞壞死、脫落,使鰓喪失正常功能,呼吸困難。病魚喪失食慾,遊動遲鈍,鰭條摺疊,漂浮水面,不久即死亡。

療法:用2%-4%鹽水浸洗病魚2-15分鐘

10、絛蟲病

症狀特徵:病魚腹部膨大,嚴重時魚常在水面側著身子或腹部向上緩慢遊動,剖開魚腹可以看到體腔內充滿白色麵條狀蟲體。魚體極度消瘦,失去生殖能力,甚至死亡。有時蟲體還可以鑽破魚腹。

療法:用3%食鹽水浸洗病魚10分鐘

「鹽」-養魚法寶:如何加?怎麼加?加多少?

11、眼球出血症

症狀特徵:魚的眼球突出、出血水晶體混濁,瞎眼或眼球脫落。

療法:用用3%食鹽水浸洗病魚10分鐘

12、錨頭鰠病

症狀特徵:發病初期病魚急躁不安,食慾不振,繼而魚體逐漸瘦弱。仔細檢查魚體可見一根根針狀蟲體插入肌肉組織,魚體四周發炎紅腫,有因溢血而出現的紅斑,繼而魚體組織壞死,嚴重時可造成病魚死亡。當寄生的蟲體較多時,魚體上似披蓑衣一樣。

療法:用2%食鹽水和3%碳酸氫鈉混合藥浴,每天2次,每次10分鐘

13、魚鯴病

症狀特徵:同錨頭鰠一樣寄生於魚體,肉眼可見,常寄生於鰭上。魚鯴在魚體爬行叮咬,使魚急躁不安地急遊或擦壁,或躍於水面,掙扎、翻滾。魚鯴寄生於一側,會使魚失去平衡。病魚食慾大減,瘦弱,傷口容易感染,皮膚髮炎、潰爛。

療法:把病魚放入1-1.5%的食鹽水中,經2-3天浸泡可去除寄生蟲

14、魚蛭病

症狀特徵:寄生在魚的體表、鰓及口腔。少量魚蛭寄生時對魚體的危害不大,寄生數量多時,觀賞魚表現不安,常跳出水面。被破壞的魚體表呈現出血性潰瘍,嚴重時則出現壞死。魚鰓被侵襲時,會引起呼吸困難。病魚消瘦,生長緩慢,貧血直至死亡。

療法:用2%鹽水浸洗20分鐘

15、感冒和凍傷

症狀特徵:病魚停於底不動,嚴重時浮於水面,皮膚和鰭失去原有光澤、顏色暗淡,體表出現一層灰白色的翳狀物,鰭條間粘連、不能舒展。病魚沒精神,食慾下降,逐漸瘦弱直至死亡。

療法:用小蘇打或1%食鹽水浸泡病魚,增加光照,適當升高水溫,靜養可漸漸恢復健康

「鹽」-養魚法寶:如何加?怎麼加?加多少?

16、燙尾病

症狀特徵:病魚體表、鰭條(尤其是尾鰭)、鰓絲、腸內出現許多大小不同的氣泡,身體失衡,尾上頭下浮於水面,無力遊動,無法攝食。魚體上出現了氣泡病,如不及時處理。微小氣泡就能串連成在氣泡而難以治療。在金魚尾鰭鰭條上有許多斑斑點點的氣泡,小米粒大,嚴重時尾鰭上既有氣泡,還有像血絲樣的紅線。如魚體再有外傷,傷口會紅腫、潰爛、感染疾病,導致尾鰭沒有尾鰭膜,露出鰭刺血絲。胸鰭和背鰭也會佈滿氣泡,管理不當也會造成死亡。

療法:0.8%鹽水長時間藥浴

17、外傷

症狀特徵:觀賞魚受到機械損傷,會引起不適甚至受傷死亡,有時雖然傷得並不嚴重,但因為損傷後往往會繼發微生物或寄生蟲病,也可引起後續性死亡。受傷魚體的鱗片脫落、鰭條折斷、皮膚擦傷出血,嚴重時還會引起肌肉深處的創傷。受機械損傷的觀賞魚失去正常的活動能力,仰臥或側遊於水面。

療法:1%鹽水加黃粉長時間藥浴

18、腸炎

症狀特徵:病魚呆滯,反應遲鈍,離群獨遊,厭食甚至失去食慾;魚體發黑,頭部、尾鰭更為顯著;腹部膨大、出現紅斑,**紅腫,初期排洩白色線狀黏液或便秘,嚴重時,輕壓腹部有血黃色黏液流出。有時病魚停在水族箱角落不動,作短時間的抽搐至死亡。

療法:1%鹽水加黃粉或抗生素長時間藥浴

19、矇眼病

症狀特徵:魚眼睛白蒙、混濁。

療法:1%鹽水加抗生素長時間藥浴

濃鹽浴注意事項:濃鹽浴對魚或多或少有一定的副作用,魚在水裡可能會急竄、狂遊,如果時間沒到但是感覺魚出現極端異常現象,務必馬上轉移到清水裡搶救!

「鹽」-養魚法寶:如何加?怎麼加?加多少?

寫在最後

鹽是魚的萬能藥,魚缸下鹽,掌握好濃度和換水是關鍵,當看到一條生病的魚兒,被我們精心呵護重歸活潑,那是多麼開心的事情啊。

當然,小編養魚經驗有限,加不加鹽?如果加,如何加鹽?一直都是養魚界爭論的話題,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如果您對鹽在水族應用中有獨到的見解,也歡迎在下方留言,大家一起探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