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3 宜川战役:打得胡宗南三天日记写的全是“痛心何极”

70年前,1948年4月22日,人民解放军西北野战军收复延安。时间退回到一年多之前,1947年3月,国民党部队在解放战争中对陕北和山东进行重点进攻,胡宗南的20万大军攻占了当时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表面上看这可是空前的大胜利,但是随后胡宗南的部队在陕北的山谷沟壑中却如陷入泥潭。从撤离到收复,仅仅用了一年多的时间。

从撤离延安到沙家店歼灭整编36师,在长达5个月的时间里,毛泽东的活动范围非常狭小,就在以瓦窑堡为中心,东西不超过50公里,南北不超过100公里的区域,其中在瓦窑堡以西的王家湾住了一百天之久,每天大功率电台和全国各地无线电联系不断,但胡宗南就是发现不了。

最典型的是宜川战役,当整编29军3万人在瓦子街陷入重围甚至遭到全歼时,整个西北战局也为之一变。

解放军进攻宜川早有先兆。1948年春节过后,刘戡和整27师师长王应尊、整90师师长严明前往西安晋见胡宗南,2月17日接到前线通报,称解放军6个纵队抵达宜川西北60里的英旺乡以北地区,几人匆匆赶回驻地,却又接称情报不确切。但仅仅隔了6天,解放军真的来了——2月23日,整24旅旅长张汉初报告,宜川遭到解放军攻击。

宜川战役:打得胡宗南三天日记写的全是“痛心何极”

刘戡

整编第24旅是前一年在清涧战役覆没后重建的部队,全旅只有3500多人,还有一个团担负韩城守备任务,留在宜川内外的部队只有2700多人,加上连胡宗南都不满意的部署和工事,显然无法应对解放军的主力围攻。张汉初在发现敌情之初,就开始要求增援。

从胡宗南的反应可以看出他的局限。西安绥署参谋长盛文一再力陈宜川的重要性,“宜川一旦失守,黄龙山势必失陷,黄龙山一失,关中几百里大平原将失去门户,所以宜川非尽一切力量救援不可!”胡宗南曾经亲往巡视,当然明白这个道理,临到决断时却犹豫不决。他给蒋介石打了电话,又让盛文向国防部请示是否要增援,得到首肯之后才下达命令,要刘戡指挥整27师、整90师出击,这已经是2月24日了。

刘戡接到命令,急忙部署队伍集结和规划行军路线。整27师师长王应尊回忆,刘戡连作战会议都没有召集,便匆匆下达了命令,要求各部队在2月26日前抵达洛川旧县出发位置,准备增援宜川。

整29军在1947年进攻延安时有3个整编师,下辖9个旅18个团。但随着在陕北作战的消耗和其他战场的调动,实力已经大为削减,只剩下2个整编师共4个旅。各步兵旅虽然恢复了3个步兵团的建制,但有的团没有建立完毕,有的团另有守备任务。整29军出动时,从军部、整27师师部、整90师师部,到整31旅、整47旅、整53旅、整61旅旅部,足足7个司令部,指挥的只有8个步兵团,共约2.4万人,这已经是胡宗南唯一能拿出手的机动部队了。

宜川战役:打得胡宗南三天日记写的全是“痛心何极”

1948年,陕西宜川战役期间,解放军部队夺取宜川城南制高点凤翅山

瓦子街战斗结束后,解放军发现了刘戡和整90师师长严明的遗体。刘戡在3月1日15时军部遭到围攻后,在转移途中引爆手榴弹自杀。严明死于当日中午,死因说法不一,一说师部遭遇袭击时阵亡,一说和刘戡同样选择引爆手榴弹自杀。

宜川战役:打得胡宗南三天日记写的全是“痛心何极”

1948年,陕西宜川战役期间,大批国民党军俘虏被押出宜川城

对刘戡来说,自杀似乎是早已注定的选择。1933年长城抗战期间,他担任第83师师长,因作战失利就曾拔出手枪试图自杀,多亏身边的参谋长眼疾手快,一把将枪夺了过去。全面抗战期间,刘戡的参谋长魏巍决定投奔八路军,刘在送行时呜咽“我可以保证,在抗日期间,我坚决抗日,不打内战。抗战胜利后,如果国共两党争天下,我还要为三民主义奋斗到底”,也算履行了自己的誓言。

宜川战役:打得胡宗南三天日记写的全是“痛心何极”

1948年3月3日,解放军登上陕西宜川城

兵败将亡的消息传到西安,胡宗南连续三天在日记中只写下“痛心何极”四字,同时向蒋介石自请处分。蒋介石对胡宗南复以“撤职留任、戴罪立功”,又将西安绥署参谋长盛文撤职查办。不久,刘戡、严明的遗体被解放军礼送回西安,安葬在长安县太乙宫。1948年5月17日,两人被追晋陆军上将衔。

宜川瓦子街战役改变了陕西战局。彭德怀感叹:“一九四七年三月,我们一次只能消灭敌一个旅,过了一年,一次就能消灭五个旅,这个变化多么大啊!”但他念兹在兹的还是粮食不足,“此役后,如果有粮食时,可以回师围攻延安,而且围延打援,也是一个好办法。因为没有粮,故未拟议”。

但是,这一战的影响力并不只及于陕西。通常认为,刘伯承、邓小平率领解放军晋冀鲁豫野战军挺进大别山,是国共战争的战略转折。但这只是开端,却并非扭转局势的那一个点。刘邓挺进大别山后,国民党军依然可以“摊薄调剂”,从各个战场抽出33个旅进行围攻。到宜川瓦子街战役结束后,随着整29军覆没,国民党部队不断被摊薄的战线终于断裂。

多米诺骨牌的第一张一旦被推倒,连锁反应已经无法停下。从此,国民党军只能“腾挪补空”。晋南、豫西的机动兵团回师关中,剩余守备部队面对解放军进攻,只能死守。此后几个月,洛阳战役、宛东战役、宛西战役相继爆发,名城要邑相继丢失,国民党部队援军疲于奔命,却没能救出任何一支友军。

宜川战役:打得胡宗南三天日记写的全是“痛心何极”

1948年,西北野战军的炮兵在行军

4月16日,西北野战军发起西府战役,围攻西北重镇宝鸡,胡宗南不得不调动主力前往增援,驻守延安的国民党整编17师完全陷入了人民解放军的包围之中。为了避免被全部歼灭的命运,该师放弃延安,仓惶逃跑。

4月2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撤出延安一年一个月零三天后,终于收复了这座革命圣地。为此,中共中央特意致电西北野战军全体指战员,表示祝贺与慰问。

宜川战役:打得胡宗南三天日记写的全是“痛心何极”

1948年,刘伯承在庆祝收复延安大会上讲话

中国人民解放军收复延安,意味着国民党军队所谓“重点进攻”的神话已经彻底破产。人民解放战争即将进入新的全面反攻的阶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