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9 鈕文新:中國股市“中國芯”

鈕文新:中國股市“中國芯”

美國一紙“禁止出口令”,讓芯片突然成為每位中國人心中的“糾結”。目前看,美國還僅僅是針對中興和華為——這兩家中國半導體民用電子產品生產商,目前看這還只是個案,但無論如何我們都需要看到,美國已經把中國列為“戰略對手”,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沒有理由對美國挖空心思制約中國發展心存僥倖,而一切都要按照最壞的情況做好準備。欣慰的是,4月18日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嚴鵬程明確指出:我們已經按照底線思維原則,做好了不同等級的應對預案和政策儲備。

中國人都會記得一句歷史名言:封鎖吧,封鎖個10年8年,中國什麼問題都解決了。當年,這句話或許更多體現在中國針對西方大搞貿易封鎖的“戰略藐視”,但今天重溫此言,我們最大的感受是:中國底氣更足。就算關鍵技術封鎖會讓我們的企業陷入一時之困,但“用不了10年8年”,我們的問題一定會解決得更好。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底氣?因為中國已經告別短缺經濟,而14億中國人“集中力量辦大事的能力”更加無與倫比。更何況,市場經濟已經為中國經濟和技術研發平添了強大的資本活力。看到這幾天A股市場“芯片概念股”的表現嗎?不要簡單地認為這是投機炒作,股價上漲背後的語言實際非常豐富:第一,美國“禁令”必然大大激發“中國芯”的跳動,而出口替代必然大大提升“中國芯”的市場空間和利潤空間;第二,中國投資者願意為“中國芯”的正常律動注入資本;第三,只要相關上市公司不負眾望,它就可以獲得更多的資本支持。

鈕文新:中國股市“中國芯”

所以美國政府要想清楚,不要把事情“做絕”,“做絕”可以難我一時,但你卻可能永遠失去中國市場。根據美國半導體協會(SIA)、國際半導體貿易統計協會(WSTS)數據,2017 年,全球半導體總銷售額 4122 億美元,其中美國半導體企業銷售額高達 1890 億美元,在全球佔比高達 46%。而在中國市場,美國企業的市場佔有率達到 51%。而下圖更是列明美國電子、半導體行業對中國市場的依賴程度。

鈕文新:中國股市“中國芯”

國金證券研究報告

從國金證券研究報告中可見,中美電子、半導體產業已經深度相互依存,所以哪怕中興、華為是個案,美國也必須考慮後果的嚴重性。從媒體觀察,幾乎所有中國人都已經達成共識:在芯片等關鍵技術方向,中國必須加大自主研發力度,而對進口的依賴是靠不住的。實際上,經過多年努力,中國在芯片研發上已經取得了積極進展,比如通信基帶芯片、射頻器件、光芯片等領域均已取得突破,逐漸開始國產替代。但我們還有許多軟肋:目前看,美國公司生產的 CPU、 FPGA、 AD/DA、射頻芯片、高速光模塊、 DSP 等高端電子元器件在全球市場幾乎無可替代。

所以,就像核彈人、衛星人一樣,中國需要一代更比一代強大的“芯片人”,這一點直接關乎中國國家安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