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3 鈕文新:中國需要強化主權資本定價

鈕文新:中國需要強化主權資本定價

2018年4月20日,在中國證監會例行新聞發佈會上,新聞發言人朱莉通報稱:H股“全流通”試點工作經過各方面的共同努力,目前各項準備工作基本就緒,現正式推出首家H股“全流通”試點——聯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在談起此事意義時朱莉表示:此舉是為了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全國金融工作會議精神,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支持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支持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此言意味深長。它不僅意味著中央希望香港股市成為中國經濟戰略轉型的重要支撐力量,而且從客觀上也將為香港股市注入更多的“主權特徵”,更加適應中國戰略發展需要。

我們需要看到的是,香港主權雖早已迴歸,但高度自治政策使得香港依然被中國內地視同於境外,其股票市場也保持著所謂“境外特徵”。但是,資本定價是存在國度屬性的,從全球角度看,各個國家的股票市場都存在明顯的“本土屬性”,就算是高度開放的美國、英國股市,實際也存在“本土屬性”和與之相關聯的“主權特徵”,而不像市場原教旨主義所說的那樣:市場無國界、無國籍。

鈕文新:中國需要強化主權資本定價

舉個例子,2008年美國發生嚴重的金融危機,美國各大金融公司股價暴跌。這時候,許多大型外國基金希望購買美國金融公司股票作為長期投資,按理說,這是再正常不過的市場行為吧?而且,這些大型基金的購買,不僅可以強化全球投資者對美國金融市場的信心,同時還可以避免美國金融股股價的進一步暴跌。但是,這樣一種“良性的”市場行為卻遭到奧巴馬政府厲聲拒絕。為什麼?許多人都認為,這是因為美國政府擔心外國資本控制了美國“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但實際不是,因為大多數外國投資者、尤其是主權基金已經明確聲明,只作為“財務投資人”,而並不要求決策權,但即使是這樣也不行,為什麼?其實,只要你買了,你就有隨時賣出的權力,而這一買一賣之間,美國大型金融公司的價格就會收到影響,而美國政府視之為“關鍵資本定價”,其實就是我們所說的“主權資本定價”,它不能受到外國資本的過度干擾,更不能體現它國主權資本意志。

一般情況而言,關乎國家經濟安全的“系統重要”公司絕大多數都是上市公司,而且對股票市場整體定價發揮著重要作用,所以一般認為,股市走勢猶如國家經濟的“晴雨表”,這句話實際揭示了“國家經濟好壞和主權資本定價”之間的正相關關係。所以,任何一個發達市場經濟國家的政府都非常股市行情的變化,絕不允許主權資本定價受到非正常因素或惡意勢力的干擾,就美國股市情況看,有意干擾市場正常秩序,一經查實,將受到動輒幾億、十幾億、甚至幾十億美元的嚴厲懲處,尤其對外國金融機構,惡意干擾美國股市價格屬於“干擾主權資本定價”,被處罰的力度往往令人瞠目結舌。

鈕文新:中國需要強化主權資本定價

所以,中國股市也需要高度重視“主權資本定價”問題。我們經常看到的情況是,中國經濟遠比世界其他國家更加繁盛,甚至一枝獨秀,但股票市場表現卻比人家疲弱得多。比如,2008年美國發生金融危機之後,A股上證指數觸及1664點,從中國經濟的實際情況看,中國股市應當比美國股市更有上漲的理由,更有上漲潛質,但僅僅反彈了不到一年時間,便開始長達5年的跌跌不休,變成全球表現最差的股市,而與此同時,美國股市一路高歌,歐洲、日本也遠比中國股市好得多。

為什麼出現這樣的情況?記得非常清楚,金融危機發生之後,香港股市表現有一度對A股市場影響非常嚴重。美國股市前夜一跌,香港股市第二天一早直接低開,而A股市場就會受到巨大壓力。當時,國內媒體也對此事紛紛報道。當然,從那之後,我們看到香港股市開始漸漸轉變,而其關鍵就是香港股市更加註重“主權資本定價”的問題。香港是中國經濟一扇重要的“對外窗口”,香港股市所表達資本價格意願,無論如何都將代表著中國資本面對國際投資者時的“認同度”。

所以我們認為,H股“全流通”將進一步提高中國資本在國際市場上的“認同度”,有助於中國主權資本定價的準確性。因為,流通股增多,股票流動性將變得更加優異,更便於國際大資本參與投資,從而體現出中國資本應有的流動性溢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