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3 钮文新:中国需要强化主权资本定价

钮文新:中国需要强化主权资本定价

2018年4月20日,在中国证监会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朱莉通报称:H股“全流通”试点工作经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目前各项准备工作基本就绪,现正式推出首家H股“全流通”试点——联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在谈起此事意义时朱莉表示:此举是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支持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支持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此言意味深长。它不仅意味着中央希望香港股市成为中国经济战略转型的重要支撑力量,而且从客观上也将为香港股市注入更多的“主权特征”,更加适应中国战略发展需要。

我们需要看到的是,香港主权虽早已回归,但高度自治政策使得香港依然被中国内地视同于境外,其股票市场也保持着所谓“境外特征”。但是,资本定价是存在国度属性的,从全球角度看,各个国家的股票市场都存在明显的“本土属性”,就算是高度开放的美国、英国股市,实际也存在“本土属性”和与之相关联的“主权特征”,而不像市场原教旨主义所说的那样:市场无国界、无国籍。

钮文新:中国需要强化主权资本定价

举个例子,2008年美国发生严重的金融危机,美国各大金融公司股价暴跌。这时候,许多大型外国基金希望购买美国金融公司股票作为长期投资,按理说,这是再正常不过的市场行为吧?而且,这些大型基金的购买,不仅可以强化全球投资者对美国金融市场的信心,同时还可以避免美国金融股股价的进一步暴跌。但是,这样一种“良性的”市场行为却遭到奥巴马政府厉声拒绝。为什么?许多人都认为,这是因为美国政府担心外国资本控制了美国“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但实际不是,因为大多数外国投资者、尤其是主权基金已经明确声明,只作为“财务投资人”,而并不要求决策权,但即使是这样也不行,为什么?其实,只要你买了,你就有随时卖出的权力,而这一买一卖之间,美国大型金融公司的价格就会收到影响,而美国政府视之为“关键资本定价”,其实就是我们所说的“主权资本定价”,它不能受到外国资本的过度干扰,更不能体现它国主权资本意志。

一般情况而言,关乎国家经济安全的“系统重要”公司绝大多数都是上市公司,而且对股票市场整体定价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一般认为,股市走势犹如国家经济的“晴雨表”,这句话实际揭示了“国家经济好坏和主权资本定价”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所以,任何一个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政府都非常股市行情的变化,绝不允许主权资本定价受到非正常因素或恶意势力的干扰,就美国股市情况看,有意干扰市场正常秩序,一经查实,将受到动辄几亿、十几亿、甚至几十亿美元的严厉惩处,尤其对外国金融机构,恶意干扰美国股市价格属于“干扰主权资本定价”,被处罚的力度往往令人瞠目结舌。

钮文新:中国需要强化主权资本定价

所以,中国股市也需要高度重视“主权资本定价”问题。我们经常看到的情况是,中国经济远比世界其他国家更加繁盛,甚至一枝独秀,但股票市场表现却比人家疲弱得多。比如,2008年美国发生金融危机之后,A股上证指数触及1664点,从中国经济的实际情况看,中国股市应当比美国股市更有上涨的理由,更有上涨潜质,但仅仅反弹了不到一年时间,便开始长达5年的跌跌不休,变成全球表现最差的股市,而与此同时,美国股市一路高歌,欧洲、日本也远比中国股市好得多。

为什么出现这样的情况?记得非常清楚,金融危机发生之后,香港股市表现有一度对A股市场影响非常严重。美国股市前夜一跌,香港股市第二天一早直接低开,而A股市场就会受到巨大压力。当时,国内媒体也对此事纷纷报道。当然,从那之后,我们看到香港股市开始渐渐转变,而其关键就是香港股市更加注重“主权资本定价”的问题。香港是中国经济一扇重要的“对外窗口”,香港股市所表达资本价格意愿,无论如何都将代表着中国资本面对国际投资者时的“认同度”。

所以我们认为,H股“全流通”将进一步提高中国资本在国际市场上的“认同度”,有助于中国主权资本定价的准确性。因为,流通股增多,股票流动性将变得更加优异,更便于国际大资本参与投资,从而体现出中国资本应有的流动性溢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