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8 “天價老酒”背後的祕密:老酒收藏水太深,已有人上當受騙!

一瓶陳釀=一輛奔馳=一套豪宅?俗話說,“陳年老酒,越老越有”,至今不斷有人加入收藏老酒的行列。網站查詢便知,一些知名品牌的老酒價格動輒幾十萬,甚至出現一瓶茅臺老酒賣到378萬的現象。這些高價老酒在網上的確引起了不小的轟動。然而,不少網友在驚歎價格之高的同時,也提出疑問,如此高價的老酒是真的嗎?由誰來鑑定真偽?今天,小編就帶你走進深不可測的老酒收藏市場。

事件:網購平臺售378萬天價茅臺引關注

近日,有網友反映,國內一大型網購平臺上出現了378萬元一瓶的“天價”茅臺。

為了證實網友的說法,記者登錄該網購平臺,並以“茅臺”為關鍵詞進行搜索。按價格由高到低進行排列後記者看到,價格最高的是一瓶378萬元的540ml貴州茅臺酒,相當於每毫升7000元。在這瓶“天價”茅臺的商品頁面,商家描述這瓶酒是“上世紀50年代”“高度”“醬香型”的茅臺酒,生產廠家為“地方國營茅臺酒廠”,酒齡在“58年以上”。

“天價老酒”背後的秘密:老酒收藏水太深,已有人上當受騙!

記者進入銷售這瓶“天價”茅臺的店鋪發現,這是一家專門銷售老酒的店鋪。店鋪中價格最高的4瓶酒都是茅臺,除了上述378萬元的“50年代”茅臺,還有278萬元的“60年代”茅臺、128萬元的“60-70年代”茅臺、55萬元的“1974年”茅臺,另外店鋪中單價超過10萬元一瓶的酒也都是茅臺。

記著在調查中發現,不僅僅是茅臺酒,一些其他知名品牌的陳年老酒也都被標上不菲的價格。某老酒回收商告訴記者:“現在除拍賣會,白酒變現渠道並不多,如果走禮品回收的路大約只能賣到市場價的6至7成。如1982、1986年的五糧液估價15萬至25萬元,成交價多為18萬元左右;而1990、1993年的汾酒估價8千到1萬元,成交價1.1萬元左右。”記者在拍賣場瞭解到,老酒拍賣價格屢創“天價”。如天津某秋拍上,一罈重約6斤的黑釉壇封的1923年山西杏花村汾酒,以204萬元成交;而在北京的某場秋拍上,一瓶1958年產54度五星牌茅臺酒,以112萬元成交等等。

老年份白酒市場的諸多亂象

不僅如此,在水極深的老酒收藏市場,一直存在諸多亂象。

亂象1 誇大年份提高身價

“這邊5年、10年、20年的年份酒都有,汾酒、古井貢酒、口子窖你要什麼牌子?”北京豐臺一家酒水銷售負責人告訴記者,年份酒在其店鋪較暢銷,平均一上午可售出一箱(6瓶),總體收入可觀。而消費者普遍認為酒越陳越香,送禮也有面子。

事實上,年份酒起初流行於國外,是葡萄酒、白蘭地、威士忌等酒類的等級概念。上世紀90年代,“年份酒”概念引入我國白酒市場,指的是酒從原料生產出來(原酒),經過儲存(陳釀)、勾兌成成品的時間,即陳釀時間。如“30年陳釀”,並非整瓶酒存放了30年,而是在基酒中添加一定比例的30年陳酒。

按照中國食品工業協會的說法,存放二三十年及以上的白酒(基酒),用不同年份的酒勾兌後,基酒含量至少超過50%才能標註酒齡。但據山東溫和酒業集團總經理肖竹青透露,一些企業建廠沒幾年就推出10年、30年的年份酒。這些酒廠往往從外廠購買少量年份稍長的原酒做引子,實際上一瓶所謂的“年份酒”裡大部分用的是一、兩年的新酒,標籤標註的卻是時間最長的原酒年份。

記者梳理發現,四川瀘州陳香酒業成立10年,推出有瀘倉“三十年窖藏”。貴州漢臺酒業有限公司成立20年,推出的“漢臺典藏”系列酒主打“6年基酒+30年份老酒”概念。漢臺酒業企業店客服解釋稱,產品中6年基酒佔多數,只添加了少數30年酒,口感上更醇厚。

伴隨年份酒“酒齡”的增長,其售價也水漲船高。“漢臺典藏”系列酒售價為768元(500m×6瓶),約是漢臺酒業非年份酒價格的3-5倍。汾酒集團出產的“青花30”年份酒售價為每瓶400餘元,高出“青花20”百餘元。郎酒“紅花郎10年”官方指導價為458元/瓶,“紅花郎15年”則達到698元/瓶,相差240元。

酒水分析師蔡學飛認為,一些企業試圖通過標註年份來提高產品溢價能力,但往往是偷換概念、以次充好。因為缺乏年份酒標準,企業可以對所標註年份任意解讀,只要自圓其說即可,而老百姓也普遍缺乏年份酒的科學概念,極易被利用。

亂象2 模糊標註規避責任

記者日前走訪市場發現,儘管聲稱自己是年份酒,但許多產品均未在包裝上明顯標註年份,如汾酒集團出產的“青花20”、古井貢酒的“年份原裝”等,全憑銷售人員對年份進行口頭介紹。

蔡學飛表示,白酒標稱“原漿”、“封藏”等字樣是為了迎合市場,因為在消費者看來,“原漿”就是不摻水的原酒。但事實上,相關協會認為“原漿”不是釀酒專業術語,也不是“原酒”的概念,“年份原漿”也非國家標準中確定的白酒工業基本術語及定義。

“天價老酒”背後的秘密:老酒收藏水太深,已有人上當受騙!

中國酒業協會秘書長宋書玉近期公開表示,為完善年份酒標準體系,中國酒業協會白酒年份酒聯盟和年份酒的商標已正式註冊,未來在年份酒的生產和第三方表述上需商標授權,防止一些概念再對企業產生困擾。

亂象3 生產標準五花八門

數據顯示,我國白酒企業在中食協註冊的有7000多家,其中有5000多家推出了年份酒,前100強酒企更是有八成以上推出了年份酒,整個市場規模超過100億元。

儘管有如此多的年份酒,但由於缺乏統一標準,企業往往對“年份”自說自話,生產標準也是五花八門。

收藏、送禮該如何鑑別老酒?

究竟如何鑑別老酒真偽?藏家們如何鑑別呢?

白酒收藏愛好者劉先生介紹,收藏界承認外觀鑑定結果,但現在茅臺老酒“水很深”,造假手段相當多,資深行家也會“打眼”。劉先生說,“現在沒有一個權威機構,連酒廠也很難出具這樣的證書,當時生產和包裝出去之後,它們對於包裝也沒有鑑定能力,只有把它打開之後,酒廠也只能鑑定是不是他們的酒,比如茅臺酒,廠家只能經鑑定裡是否是茅臺酒,要證明它的年代比較困難。此外,酒廠的人通常是通過感官鑑定,因此想要具體鑑定出酒的年代基本上很難實現,更沒有能力鑑別出具體生產年限。”

“天價老酒”背後的秘密:老酒收藏水太深,已有人上當受騙!

那麼對於網絡上熱炒的一瓶茅臺老酒378萬又如何解釋?劉先生提醒,這個酒可能不值這個價。因為在收藏圈,全國發現的最早的茅臺酒是1954年的,只有一瓶,其他都是55年、56年以後的,市場上比較多的都是58年、59年這兩個年份的,一般市場價值肯定是100萬以下的,所以這瓶酒不會值378萬。“我們搞了很多年收藏,我們知道它真實的行情,但是在市場上,只要購買者認可這個價格,你賣1000萬也能交易。但是想投資的人一旦買到假的就什麼都完了,風險很大。”

那麼茅臺公司能不能鑑定這些茅臺老酒的真偽呢?

記者從茅臺公司工作人員那裡瞭解到,如果要鑑定,必須當面看實物,但當對方得知酒是上世紀50年代的陳年茅臺後,對方表示,目前只能鑑定2000年以後出產的茅臺的真偽。工作人員還介紹,目前茅臺老酒已經屬於收藏範圍,買賣和定價都是收藏者之間自發形成的。

“天價老酒”背後的秘密:老酒收藏水太深,已有人上當受騙!

此外,白酒行業獨立評論人肖竹青告訴記者,由於老酒無法溯源、外包裝可偽造、國內機構開具的證明不具法律效力等原因,收藏者想要辨清真偽很難。他認為商家出售“天價”茅臺可能只是為了炒作和吸引眼球。肖竹青說,商家可能只能出具當年他從哪裡購買了白酒的憑證,包括髮票和物流清單等,但是這種酒在儲存的過程當中是否被調換過,是無法證明的。而且收藏者也沒有辦法用感官去驗證酒的真偽,所以這種茅臺更多的應該是一種炒作。現在互聯網賣酒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保真”的問題,網上每賣15瓶茅臺可能只有1瓶是真的。這種做舊的酒在互聯網上非常多,現在有完整的產業鏈條在做這種高仿的老酒。

北京潮陽律師事務所律師胡鋼提醒,老酒的鑑定工作可能處於一個市場發育的初期,很多的鑑定工作都是由所謂的業內人士進行判斷,這種判斷本身就具有比較大的不穩定性,並沒有高度專業化或量化的指標來進行精準的鑑定。在這種背景下,相關收藏品的參與者將面臨著比較大的投資風險,我們國家《拍賣法》明確規定,相關的拍賣機構並不對拍品的真實性或者合法性是否吻合這種拍品的說明承擔擔保義務,所以相關的投資人要格外的謹慎小心。

有投資收藏界的業內人士認為,收藏陳年老酒如同收藏字畫一般,十分稀有珍貴,即使大環境波動,不僅價格不會跌,還可能逆市上升。有些藏家也是抱著這樣的想法加入老酒收藏隊伍。關於這一說法,肖竹青表示,收藏老酒歷史悠久,因為原來老百姓很相信一句話,就是“朋友是老的好,酒是陳年的香”。第二,老百姓手上的遊資很多,但是沒有投資出口,現在又找不到更好的投資品,所以大家願意去買酒。第三,目前社會上各種老酒的價格都很玄乎,很多人感覺這種酒既可以飲用又可以保值,所以存老酒的積極性比較高。

在胡鋼看來,現在“收藏熱”的方向輪番起舞,在這種背景下,投資人和消費者可能要衡量,自己真的有那份閒錢嗎?有那份閒心嗎?能承擔的起相關的風險嗎?因為所謂的收藏界有個說法,叫“打眼是必然的,撿漏是偶然的乃至罕見的”,所以大家一定要充分地認清楚相關的風險。

小貼士:年份酒標準將出臺 提高准入門檻

中國酒業協會秘書長宋書玉日前公開表示,歷時12年探討的年份酒行業標準有望在今年發佈。根據標準體系,年份酒企業要取得生產准入資格,且每批次生產量應在中酒協備案。准入制度一旦建立,將消除90%以上的年份酒亂象。

“我在2006年就開始接觸年份酒標準研究,12年來一直在不斷探討,今年終於要發佈了。”4月18日,中國酒業協會秘書長宋書玉公開透露,即將出臺的中國白酒年份酒標準體系要求年份酒生產需要具備以下條件:生產企業要取得中國酒業協會年份酒生產准入資格,且每批次生產量在中酒協備案;生產企業要通過ISO9001-2000國際質量認證3年以上,具備年份酒生產保障體系、年份酒基酒專貯存庫,建立理化檢測實驗室和理化檢測標準,能實現年份酒產品溯源;具備年份酒感官測定資格人員,國家白酒評委不少於3人,省評委不少於5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